文图 杨廷水

胡大人回锦衣卫(胡娘娘与贾都督)(1)

胡大人回锦衣卫(胡娘娘与贾都督)(2)

鲁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坛山腰里三道箍,不出娘娘出都督。娘娘出了个胡娘娘,都督出了个贾都督。”这里的“胡娘娘”和“贾都督”是谁?要想弄清楚,就得从这段话的关键词说起。

坛山,指位于枣庄市峄城区政府驻地北、海拔230米、有着家喻户晓“仙坛晓翠”美誉的那座山。坛山,县志载名仙坛山,又名凤山、玉带山,相传,明代一县令在山上筑坛,祭天地、山川和五谷之神;又传,有仙人在山上设坛作法,练出仙丹,乘鹤而去,留有仙气。峄城区政府成立前,其驻地先后是兰陵郡、承县、峄州、峄县等治所所在地,城池虽有迁移,但始终依靠仙坛山而建,因此,坛山乃镇邑之山。一条四季流淌的大沙河从山的东北奔袭而来,沿着山阴,绕过西山脚,向南,奔向大运河。1959年,坛山被山东省林业厅命名为“山东省森林公园”。东麓,建有仙台山小镇;南麓,“坛山森林公园”正在建设中。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鲁南辞赋协会主席韩邦亭创作《仙坛山赋》。

三道箍,指环绕坛山的三道明显的陡峭带,远远看去,像三条玉带箍在山上。这虽是远古时期地质地貌变化所致,但融入镇邑之山、筑坛祭神、作法炼丹等传说,便增添了坛山的神奇与厚重。

娘娘,泛指皇帝的老婆(皇后、妃、嫔、婕妤、美人、才人等)。不出娘娘,意思是皇帝的老婆中没有峄县籍的闺女。都督,古代军事首长的官名。出都督,意思是峄县出了位军事长官。整句话连起来,不出娘娘出都督就是说峄县虽然没有出过皇帝的老婆,却出了一位军事长官。

娘娘出了个胡娘娘,意思是说活着的娘娘没出现过,埋了的娘娘却有一位,那就是“胡娘娘”。“胡娘娘”是明朝第三任皇帝朱棣的贤妃权氏,出生在朝鲜,她不姓“胡”,姓权。古代,称北方边地、西域各族人民以及外国人为胡人。“胡娘娘”可简单理解为外族(外国籍)娘娘。明清时期,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按照规定,朝鲜要定期向朝廷贡女。1408年(永乐六年),朝鲜国17岁权氏被甄选入宫。1409年2月,权贤妃因姿容秀美、聪明伶俐、善于吹箫,深得朱棣爱怜,被封为贤妃,统领六宫。1410年10月,权氏随朱棣北征。胜利归来的时候,权妃不幸病死于临城(现在的枣庄市薛城区),葬于今天的峄城区榴园镇娘娘坟社区,东离峄城区驻地15公里。权妃墓三面环山,背靠白茅山,东有狮山,西为象山,前有湖,南部敞开处,直面平原;封土堆高约8米,底周60余米,其上树木高耸、茂密。权妃墓于1980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8路公交车从峄城汽车站通往娘娘坟社区。

都督出了个贾都督,是指明朝时期峄县出了一位姓贾名三近的都督,简称“贾都督”。1592年(万历二十年),宁夏出现叛乱,朝廷便下旨封文武兼备的贾三近为兵部右侍郎(正三品,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到宁夏督军平叛。赋闲在家的贾三近,思虑再三,还是以父母年迈、身体有病为由请辞。“贾都督”既是贾三近职业生涯中最后官职的称谓,更有调侃之意,因“贾”与“假”谐音,寓“假都督”,没有带兵打仗之实的都督。贾三近是峄县知名人士,1534年(嘉靖十三年)出生,1568年(隆庆二年)高中进士,位列山东第一,授予翰林庶吉士,后又先后担任吏科左、右给事中(从七品),吏科都给事中(正七品)、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大理寺左少卿(正四品)、光禄寺卿(从三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四品)。1592年(万历二十年)因背疽去世,享年59岁,葬于贾氏祖茔(位于峄城区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的枣台路东侧)。贾三近赋闲在家期间,主修首部《峄县志》。据学者考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很大可能是贾三近。峄城区榴园镇贾泉村建有三近书屋,存有贾三近石刻手迹和他用过的上马石,以及曾摆放在贾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等文物。

坛山与胡娘娘、贾都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硬是扯到一起,足见峄县人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在封建时代,有女嫁入皇宫,成为皇帝老婆,这是娘家人无上光荣。毕竟,皇帝老婆虽多,但与明朝六七千万人口相比,那还是稀缺资源。这样好事,峄县摊不上属于正常。皇帝将死去的老婆葬在峄县,是视峄县为风水宝地,虽为哀荣,也够人们津津乐道。贾三近官至正三品,在那个时代,已属于凤毛麟角,峄县人能不骄傲吗?

壹点号 半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