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笔者跟朋友去威海的时候,从临港区的“蔄山镇”经过。

笔者以前就知道这里,因此看到“蔄山镇”这个带有生僻字的路牌时也并不吃惊,不过朋友倒是第一次来,他不由得问:“开头哪个字怎么读啊?”

为了详细解释朋友的疑问,我们专门去找到了“西蔄山”村的地名碑,这块地名碑不仅正面标有“蔄”的读音,背面还有关于村庄名称由来的记载。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1)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2)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3)

原来,“蔄”读作“màn”,指的是姓氏,因为明代中期蔄姓来此建村,村庄地处山岭,故名“蔄山”。

“蔄”字很生僻,这个姓氏也很少见。在胶东半岛范围内,文登张家产镇的嶅山村是蔄姓人的主要分布地(嶅山村以前探访过,详情可见:你见过“蔄”这个姓么?威海文登这个村有不少蔄姓人)。在过去,蔄山镇亦属文登管辖。明代来此建村之蔄姓人,多半与嶅山村的蔄姓有渊源。只不过年代久远、史料缺乏,暂时不太清楚两者之间具体是何关系。

“蔄”虽然是一个生僻字,但在过去文字手写的时代,这倒也不是个问题。这个字的结构其实不复杂,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繁体字的“問”,只是读音稍微特殊。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4)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打字逐渐成为潮流,不管是文件、路牌还是身份证,都陆续采用这种方式打字。由于“蔄”这个字长期没有收录到电脑字库当中(包括一个草字头一个简体字的问也没有),蔄姓人和蔄山镇的居民都曾遇到字打不出来的困扰,近些年来,常有蔄姓人因为姓氏打不出来而无法在银行开户之类的报道。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5)

在无奈之下,蔄山镇只能以形状相似的字作为替代(类似于古代的通假字)。经过一番挑选,“苘”这个字被选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蔄山镇的路牌都写作“苘山镇”。不过,字虽然换了一个,但发音仍沿用原来的读法,以至于外地的朋友如果按照字典把“苘山”读作“qing shan”的话,当地人就会纠正说:“不读qing shan ,读man shan。”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6)

实际上,就生僻程度来说,“苘”这个字比“蔄”也好不到哪去。只不过它的笔画比较简单,因此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根据字典的解释,“苘”(qǐng)的含义是一种可用来制绳索的草本植物。这个字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并不高。

用“苘山”来代替“蔄山”,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好在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蔄”这个字终于收录到了字库当中,现在当地最新的路牌和地标,都已经把“苘山”改回了“蔄山”。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7)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8)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9)

然而,“苘山”这个名字虽是“通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当地人对“苘山”也多少产生了一些认同感。因此,在蔄山镇的商业街上,不少商铺的门头上仍然写着“苘山”。一路走下来,既能看到“蔄山”,又能看到“苘山”,也算是一道有趣的人文景观了。

威海蔄山在哪(威海有个蔄山镇)(10)

值得一提的是,“蔄”的简化版写法“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问”暂时还没有通用,一般的输入法都打不出来。但我们这次去蔄山镇,也已经看到了这种写法。

就笔者个人感觉来说,“問”与“问”虽然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但如果把“蔄”的“問”简化为“问”的话,总感觉少了点东西。“蔄”这个字虽然写法复杂,但沿用之,也是对姓氏、地名历史的一种传承和尊重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