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陈江

群众关注的人居环境问题(时评西湖汤屋)(1)

杭州西湖景区满觉陇茶园边有一座建筑,因酷似大导演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里的“汤屋”而成为网红打卡地。2022年11月,又因涉嫌违建,相关部门对“汤屋”予以没收处理并公示,这座网红建筑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公示两个多月后,汤屋究竟如何了?据钱江晚报报道,有关部门“慎之又慎”,决定对汤屋进行保留,不做拆除。因为“这个建筑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观赏性。我们也是响应市民游客的诉求,努力保持外观现状,同时对周围的参观环境做了一些提升,尽可能地满足外围的参观打卡,让市民游客有比较好的参观体验。”

总算等来好消息。本来以为“汤屋”难逃被拆除命运的人们,心上的石头终于落地。考虑到汤屋的特殊性,怎么样合法合理,又能回应民众关切,看来有关部门确实动足了脑筋。如此一来,以后市民游客游览西湖风景名胜区,来到满觉陇村,还是能看到“汤屋”伫立在青青的茶园间。

生活在城市,说起违章建筑,大家都不陌生。占用道路的违法搭建、侵占绿地的私家菜园、私搭乱建的车库小屋……不仅损害了城市形象,也给周边百姓生活带来不便。毫无疑问,这种通过扩大空间获利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和管理,其他人就会纷纷效仿。因此,城市管理必须依据刚性制度,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治理力度。

然而,对于很多城市来说,违章建筑问题一直是社会治理中的难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它的复杂性。具体到网红“汤屋”的实际操作,确实存在违规的部分,如何处置?考虑到它的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在景区的观赏价值,有没有可能将它当作一个特殊的个案,给予灵活的柔性处置方式?这一切,都考验着相关行政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智慧。

试想一下,诸多市民和游客为何要挽留一座违章建筑?恰恰在于它的特殊性。汤屋实际上已成为景区和茶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电影的魅力和辐射,汤屋不单纯是一处冰冷的建筑,而是在周边环境中不断升华为一种审美和文化活动。人们在这样的参观打卡中,情与景交融,留下深刻记忆,萌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一旦“汤屋”这种环境中的象征物被拆除,整个景观的和谐就会遭到极大破坏。

从没收、公示再到今天的保留景观,收归国有,相关行政部门没有对汤屋简单粗暴地一拆了之。而是倾听民声,顺应民愿,将人文的理念和智慧用于社会治理,传递了细腻的人文情怀,展示出城市管理中的柔性力量。这种治理方法和手段,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