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的一天,沈阳一家乒乓器材经销商的销售主管像往常一样给阿迪达斯乒乓中国独家总经销的杭州康群贸易有限公司下服装的期货订单,为日常销售作库存储备。
但很快,对方回复她说,公司决定暂时不接受期货订单,具体原因不详。许多有关阿迪达斯乒乓项目退出市场的不利传闻便已经在业内流传:负责推广、销售的北京分公司办公地点撤消,杭州总公司的办公地点也从开发区搬迁到了更偏僻的地方……内部员工陆续传来跳槽、离职的消息。进入中国市场六年不到的时间,难道真的要“关门大吉”?阿迪达斯乒乓的相关人员对这些传闻既不肯定,也不否认。
7月28日,18点36分,阿迪达斯乒乓球中国区业务部经理黄茂更新了微信朋友圈:“思前想后,先在这来一个说明:阿迪达斯德国总部认为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所以双方决定到年底停止合作,也就意味着乒乓球这个项目的停止……”
虽然并非官方声明,但这份个人说明也算让传闻已久的另一只“靴子”落了地。无论是签约经销商还是乒乓器材行业内部,貌似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一事实。有业内人士对《乒乓》记者说:“阿迪达斯乒乓球长期以来问题很多……”似乎大家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阿迪达斯乒乓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进入市场不足6年时间,便匆匆叫停?所向披靡的全球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为何偏偏倒在了乒乓器材市场?
自2009年12月率先在欧洲市场推出乒乓球系列产品。2010年1月的德国慕尼黑体育用品展上,阿迪达斯公司首次向全世界公布进入乒乓用品市场。这个消息,在大众市场营销人士看来,是其在多元化产品策略的基础上,又迈开了一步!而对于乒乓器材领域来说,无疑是小池塘里突然闯进了一只大鳄,而且 “有名”、“有钱”!
但阿迪达斯乒乓球却强调,他们是带着“创新”的使命来到中国,要带给广大的乒乓球迷一种全新的运动感受,“阿迪达斯不是要来瓜分市场,而是要把市场这个饼做大。”一位业内人士向《乒乓》记者解读了这个“做大”的含义:阿迪达斯乒乓球“看中”的并非专业乒乓器材领域这个市场,而是业内俗称为“成品拍”的休闲乒乓产品,期望在休闲乒乓领域有所作为。
在乒乓器材领域颇有名气的中山冯记负责人就曾经告诉《乒乓》记者,在其企业全年产量中,专业底板只占8%左右,其余都是“成品拍”。而在阿迪达斯公司看来,在这个蓝海领域,还没有一个强势品牌可以与其竞争。那位业内人士对此也持肯定看法,“阿迪达斯的眼光是没错,但路子走错了!”
而所谓“路子走错了”,就是因为阿迪达斯乒乓球选择了从专业器材领域迈出它的第一步。
“第一步”的考量事实上与阿迪达斯在各运动领域以往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签约知名球员、赞助该领域顶级赛事。通过该领域专业市场的优异成绩,影响更为广泛的大众休闲市场。
按照阿迪达斯的这一策略,其产品在相关领域的占有率都应排在前三甲之列。而在乒乓球行业,日本特玛苏公司的“蝴蝶”品牌在全球一直稳稳的占据着第一把交椅。虽然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地,排名第二、三名的品牌略有不同,但无疑都是在乒乓器材领域深耕几十年的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阿迪达斯虽然是一个“大”品牌,但对于专业器材来讲,他们更为信赖这些“老字号”企业。含着金勺子而来的阿迪达斯乒乓球未能足够重视这些无论品牌价值、市值都属于“轻量级”的对手。
或许是觉得,和足、篮运动相比,运作一个乒乓球项目很easy,阿迪达斯公司授权了一家从未涉足过乒乓器材领域的中国台湾企业作为该项目的运营商。但以防万一,在收取高额权利金的同时,设置了重重制约条款,而“戴着镣铐舞蹈”也为阿迪达斯乒乓球短短6年时间走向终点,埋下了伏笔。
根据阿迪达斯公司的“策略”,在与签约经销商的约定中,阿迪达斯乒乓球要求经销商进货的品类,器材需要占比70%。“鞋服是阿迪达斯的强项,根本不愁卖。所以,当然希望大家更多的推销器材产品。”一位早期在阿迪达斯乒乓球供职的人士向《乒乓》记者介绍说。这一举措,在业内人士看来,阿迪达斯无疑是用自己的短板在市场上进行PK。
斯帝卡品牌CEO马特斯帮德斯汀根先生曾在接受《乒乓》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国的乒乓器材消费者是最为挑剔的,为此中国分公司在接收货物后,对底板品相的甄选一年比一年严格。但当首批阿迪达斯乒乓球底板系列产品送递到签约经销商手中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说:“很难想象一大批面材和手柄厚度都切不整齐的底板,是阿迪达斯出品。”
签约经销商的困扰不难回答。阿迪达斯乒乓球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但他们参照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寻找到了两家在乒乓器材研发、制作领域知名颇高的企业进行“贴牌”加工。
然而,与阿迪达斯总部极为强势与成熟的代工厂标准化加工模式不同的是,乒乓底板制作里至今还不能完全离开手工艺人的存在,这当中的门门道道,显然不是阿迪乒乓只花制作费就能解决的问题。
结果,阿迪达斯乒乓球的首款底板系列产品便遭遇了滑铁卢。而这家业内知名的代工企业负责人对《乒乓》记者说,这个局面是他早就预料到的。在这批产品交付前,他曾专门询问了对方,这批产品是销往中国还是欧洲?他还特别向对方强调说,这批产品可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不过最终,这批货物的销售地点还是中国。
套胶产品方面似乎幸运一些,阿迪达斯乒乓球的套胶产品是委托德国ESN公司制作生产的。ESN公司经过德国多尼克、优拉、岸度以及韩国骄猛等众多品牌的多年宣传,俨然已经成为了乒乓套胶性能的金字招牌。据《乒乓》记者采访了解,阿迪达斯乒乓球凭借品牌优势,虽然与ESN公司的合作远远晚于前几家品牌公司,但还是获得了ESN公司A类客户的礼遇。这也保障了阿迪达斯乒乓球套胶产品在性能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可惜的是,阿迪达斯乒乓球在其套胶产品推广中却对ESN只字不提。“德国总部方面不允许!”曾经阿迪达斯乒乓球市场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此回复《乒乓》记者。在阿迪达斯公司看来,除非是自己公司研发的新技术,其它一概不能宣传,更何况是为代工企业作“推广”。于是,在各品牌都极力吆喝自己的产品“卖点”时,阿迪达斯乒乓球的套胶产品却以“高冷”之姿推向了市场。在缺少官方推介的情况下,甚至连一些签约经销商都不知道,这批性能不错的套胶为ESN出品。
而随后出现的产品物流问题,更是让经销商们伤透了脑筋。
2010年初推出的阿迪达斯品牌乒乓球台PRO800,在同年1月的德国慕尼黑体育用品展上一经亮相,就直指业内最高水平,并且顺利签下同年3月份德国柏林乒乓公开赛的指定球桌。虽然纯德国进口的PRO800球桌售价高达五位数,但经过德国公开赛的检验又有阿迪达斯品牌傍身,指望用它大干一场的经销商不在少数。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如此昂贵的洋宝贝运送到签约经销商处就已经是“残次品”。原来在德国原产地,物流运输基本是完整的机械化流程,阿迪乒乓为PRO800设计的简易环保包装既美观又可以应付长途跋涉。但一进入国内,传统物流的暴力拆装直接让产品变得面目全非。而国内占据乒乓球台主要市场的红双喜、双鱼两家品牌,在产品包装上都是格外牢固,充分意料到了物流搬运过程中,对产品的损伤。而且,产品拆装方便,一个店员一人就可以在短时间安装完成,而PRO800在安装时不仅需要不时参看说明书,即使是熟练的安装工人,也需要两个人操作近4个小时。
器材品类的“出师不利”,给签约经销商初始的信心泼了一盆冷水,大家开始期望能从“万无一失”的鞋服类产品中打开局面。
阿迪达斯乒乓球的鞋服类产品采用期货的订购方式,也就是在签约经销商看过样品后,预订产品数量。签约经销商对此大多是信心满满,可当服装产品陆续到货后,纷纷傻眼了。原来,在大家下订单时,并不知道,相关产品型号是欧版的标准,因为即使是斯帝卡、多尼克、优拉这样的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品,也是按照亚洲型号标注尺码。依据以往销售常态,乒乓专业服装的团购占经销商出货量的80%左右,尺码齐全往往是能否成交的最关键因素。由于尺码问题,团购量被严重压缩。“结果,一件2XL的球衣,估计只有姚明穿才合适。零售也难卖呀,打乒乓球的,有几个能穿得了那么大的尺码?”所以,首批阿迪达斯乒乓球专业服装大多积压在经销商们的库房里。此后,产品版型、款式、出货周期不稳定等等问题,一直成为签约经销商们每次订货会“声讨”的话题。“作为阿迪达斯这样的大品牌怎么会在这些问题上出现问题?”一位签约经销商如此抱怨。
在大众运动用品市场运作得如鱼得水的阿迪达斯,在乒乓球市场却一再犯下在经销商们看来很“初级”的错误。
一般而言,产品方面的不足,只要能及时调整、修正,并不会导致一个强势的知名品牌迅速走向衰败。事实上,在2011年引进了更多乒乓专业领域人才后,阿迪达斯乒乓球在专业器材产品市场的表现的确有了很大提高。如果同期在市场推广营销上助力成功,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签约顶级运动员、国家队,赞助相关领域的顶级赛事,这些运动类品牌惯用的营销手段,对于提升该领域的产品销售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遗憾的是,国际乒联主办的几大重要赛事也早早“名花有主”,而作为仅仅是授权操盘乒乓球项目的杭州康群贸易有限公司,也不得不算“细帐”,销售成绩的不乐观,在推广的投入也变得谨小慎微。
一位曾经在阿迪达斯乒乓球负责市场推广的工作人员告诉《乒乓》记者,早期的一些赞助、推广,完全是应“总部要求”作出来的,至于市场反应和效果,并不在考量范围之内。于是,我们观察到的2011年阿迪达斯赞助了2011年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成都站),在没有电视转播、媒体关注的情况下,市场推广效果可想而知;其后,又为了配合“总部”开拓青少年市场的设想,2012年5月,赞助了首都高校乒乓球锦标赛、“校长杯”乒乓球比赛,这类当地乒乓爱好者都鲜少关注的比赛,商业赞助的反响可想而知。
2011年初,在众多国内外顶级球员均有合约在身的情况下,adidas最终只能与两位当时世界排名前十的乒乓球运动员:冯天薇(世界排名第二)和李娇(世界排名第十)签订了赞助合约。在乒乓器材领域,男女队员对市场的影响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此次阿迪达斯乒乓重金签约的行为,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并不划算”。
更重要的是,不同于大众消费品,对于乒乓项目消费者而言,品牌签约后,球员是否真正使用该品牌的器材,才是重中之重。但“刁钻”的中国消费者很快发现,冯天薇在比赛中使用的并非阿迪达斯器材,甚至于在参加团体比赛时,因新加坡国家队有相关品牌赞助,她都没有穿着阿迪达斯乒乓球战袍出场。
阿迪达斯乒乓球真的甘当“冤大头”?只签一个形象合约?事实上,为了让冯天薇使用阿迪达斯乒乓球的底板,阿迪达斯乒乓球团队颇下了一番苦功,希望自己的签约球员早日使用自家的产品。几经周折,性能、设计终于得到了冯天薇的认可后,她本人还在微博中曝光了以她个人命名的新款底板。但面对现实即将到来的奥运会的压力,在有关人士的劝说下,产生犹豫的冯天薇最终决定,2012年奥运会之前,暂不更换器材。而这一决定,也成为了阿迪达斯乒乓球未再与其续约的原因之一。
《乒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阿迪达斯乒乓球也曾一度计划赞助乒超联赛,但就在即将签定协议前,被国内某民族品牌以更高赞助额度“夺走”;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球鞋赞助,也因各种原因不了了之。
没有球星、没有大型赛事赞助。阿迪达斯乒乓球在市场推广上的表现留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很不“阿迪达斯”。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真正将阿迪达斯乒乓球推向终点的却是阿迪达斯公司自身。adidas乒乓球中国区业务部经理黄茂说:“研发一双乒乓球鞋的成本,时间和过程和一双篮球、跑步鞋是一样的,但是销量却是天壤之别,加之今年并入网球,阿迪达斯公司重心移到已在市场多年的网球上面。对于一个传统行业来说,既然没有速度,那就靠质量和时间说话,但是德国显然也不具备这个耐心……”
高额的权利金,“使其器材产品方面不能从质到量取得突破,虽然套胶性能确实优秀,但是价格门槛又不能让他们快速的打开市场。”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阿迪达斯在乒乓项目这个小众领域中,品牌效应对产品销售的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看阿迪达斯的广告你就能发现,品牌和产品的影响受众群体是青少年。而乒乓项目的主体消费者是中老年群体,他们更看重的是品牌在本行业的专业程度,而不是所谓的知名度。
阿迪达斯的产品研发优势、渠道优势,在乒乓球项目上丝毫没有得到体现。再有,乒乓器材整体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群体有限,是个讲究耐力的‘长跑’项目,阿迪达斯却想‘短跑冲刺’,失败是难免的。”
阿迪达斯虽然在乒乓项目“失败”了,但似乎它却是这六年后惟一的“赢家”:数额不菲的权利金已收入囊中;在2013年推出羽毛球项目时,聘请该领域知名品牌的高管负责运营,貌似都是通过乒乓项目吸取到的经验和教训。
作为曾经的湖南地区代理商侯先生感慨道:这又给我们上了一课。大品牌再有实力,也不是什么都能玩得转的,只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大品牌,专业、专注、专心更重要!
阿迪达斯对“作大乒乓市场”的“承诺”也宣告失败,而它的失利,很可能令其他知名运动品牌不敢轻易染指乒乓器材领域。而如何作大乒乓用品市场这张“饼”,对于ITTF或是国内外众多的乒乓器材品牌们,答案依旧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