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成长手记

陪伴你慢慢成为你自己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1)


一直以来,“神经病”这个词在吵架骂人中的情绪发泄作用要远超过它所指的实际意义。


“你是个神经病,所以我不和你一般见识。”

“你有(神经)病,所以我要离你远一点。”

仔细品味,这个词实质上也携带着鄙视和恐惧的意味。在日常用语中,它几乎就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代名词。

人们对精神病人一直抱有一种“非理性的恐惧”,也许是因为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可控性”。

假如有人发现自己患上了“精神疾病”,自己或家属很可能会有强烈的病耻感,在思想上否认疾病的存在,甚至会采取一些行动来阻碍治疗。

比如有些抑郁症儿童的家长,拒绝为孩子进行治疗;一些疑病症患者,宁愿相信自己的确有某种未被检测出的生理疾病,也不愿意踏入精神科半步。


一方面,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心理咨询/治疗工作的存在意义,不知道这些工作具体能为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另一方面,已获诊断的精神疾患人群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几乎放弃了“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坚信自己需要终身服药。

他们可能对心理咨询/治疗持有一种“无用”的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我国精神卫生服务和保障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有特殊的社会背景。

但真相是怎样的呢?

心理咨询/治疗真的有用吗?它们对治疗精神疾病是有效的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从一些不同的角度来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

01

精神病院的故事:

被一个实习医生治好的“陈年病患”

Brett Kahr医生在他的临床案例集中,记载了他和精神分裂患者Steven Froggit(化名)一起工作的案例。

开始工作时,Brett还是一名精神科的实习医生,他准备一起开展工作的病患Steven那时40岁左右,在精神病院已生活了20多年。

Steven Froggit是精神病院的“最危险”病患,受到妄想和幻觉的影响,他曾多次妄图杀害精神科医生。他的精神分裂症呈现出紧张型和偏执型交替出现的特点。

在漫长的紧张症期间,他整天像一具“真”的尸体那样躺在床单下面,一动不动;到了同样漫长的偏执期,他展现出多种可怖的被害妄想:被火星人强奸,被士兵的刺刀刺中肛门,头脑中的思想被BBC在晚间新闻档期广播等。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2)

除此之外,Steven认为自己是一只住在猪圈里的猪。他拒绝洗澡,个人卫生症状非常糟糕。护士们在他的对抗中感到筋疲力尽,几乎放弃了帮助他改善个人卫生状况的努力。

这就是我们的个案Steven Froggit在与Brett医生一起进行心理治疗工作之前的初始状况。

当时,在一个药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机构里,还从未有人尝试过为病患提供“心理治疗”。

Brett医生和Steven无疑都是幸运的。

作为一个实习医生,Brett的想法和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得到了当时的精神科医生支持,而Steven并不排斥接受这样的“私人会谈”,对于只见过几次面的实习医生Brett,Steven有一种“天然的喜欢”。他对精神科医生说:“我喜欢Brett,私人谈话会很好。”

于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有机会一起开展工作,开始了长达3年,每周三次的高频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3)

和Steven这样的病患建立工作同盟是困难的。好在,治疗的进程总体上是稳定的。

最初,Brett医生尝试尽可能多地了解清楚Steven的妄想和幻觉材料,形成一个更为连贯的画面。从细节中穿入Steven的世界,Brett越来越能够了解到他的患者一直在承受着怎样的恐惧和痛苦——那些正常人无法理解的可怕幻觉,在病患的世界里却是真实的。

Brett对Steven妄想中的细节所展现的好奇心起初遭到了Steven的嘲笑,但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参加每周三次的治疗。也许,是Brett对他的关注和了解他的意愿激励着Steven。

不知不觉中,这种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为Steven带来了变化,他不再那么语无伦次、咄咄逼人,不再用他爆炸性的妄想材料来“轰炸护士”。

与此同时,Brett医生没有停止对Steven的关注和了解。他开始查阅Steven的医疗档案,不放过任何可能帮助他理解病患的细节。他甚至在那些无人问津的更早期医疗档案中,找到了关于Steven的最早病例记录,包括一些旧信件和文件,尝试着重建Steven的生平。

Brett医生开始和Steven一起阅读这些资料,探索Steven的妄想之下隐藏着的秘密。在这个过程中,Steven终于慢慢从精神病患的“壳子”中现身出来,开始越来越多地展现出真实的自己。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4)

Brett认为Steven对自己的妄想“症状”和早期经历之间的联系,了解得比他通常透露的要多。只是在透露更多之前,他需要测试医生的可靠性,忠诚和同情。

也就是说,是治疗关系的质量决定着Steven是否愿意在探索自己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18个月以后,Steven的行为举止已经不再那么疯狂,他越来越清醒,不再感到自己“是”个僵尸,也不再做出攻击行为。在精神科医生的允许下,他停止了药物治疗。Steven开始参加医院的园艺小组,个人卫生状况也越来越好。

治疗仍在继续,但中途Steven因为父亲的突然死亡一度退回到了“僵尸”状态。

有两三个月的时间里,Brett只是陪伴在Steven的床边坐着,他告诉床单下的“僵尸”Steven他来参加他们的治疗了。他试着做一个普通人,没有给出任何诠释,只是用自己的“存在”向Steven传递出一种极大的允许和陪伴。

七八次之后,史蒂文竟然开始从床单里往外看,有几秒中,他们的目光相遇了。

三个月后,Steven又恢复到了父亲去世之前的状态。他开始和Brett谈论他的哀伤、遗憾,在他面前哭泣。他也告诉了Brett更多自己的传记细节,比如关于母亲的部分。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5)

Brett开始了解到,Steven的母亲会在她自己感到痛苦的时候殴打Steven,对他尖叫,并定期给他的灌肠。此外,她曾经拿着一把切肉刀追赶Steven,并大声地喊着“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他!”

随着对Steven早期生活中的创伤细节的了解,Brett越来越能够理解Steven曾经的妄想中所呈现的那些与死亡的斗争。

经过三年的工作,Steven已不再报告任何妄想,也不再有暴力行为。他获得了一份园艺助手的工作,不再需要精神药物。他花很多时间听唱片,尤其是德国军事音乐。

Steven后来一直住在精神病院里,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其他的地方比那里更像家了,毕竟他已经在那里住了20多年。

在开始与Steven的工作之前,Brett曾经做过两个梦:在一个梦中,他被纳粹折磨,但活下来了;在另一个梦中,他吞下了一个剃须刀片,但是活下来了。

26年后,当他回忆和总结Steven的案例时,意识到自己的梦可能是一种难以解释、无法言说的“反移情”证据——这些梦代表了他在治疗之初,可能已经感知到了Steven充满“杀婴恐惧”的内心世界,尽管那时他还不能完全理解。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6)

Steven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支持性的、稳定的心理治疗工作对于疗愈的重要意义。Brett所给予Steven的稳定陪伴和支持,和在其中灌注的关注、尊重、同理,是让Steven恢复正常的重要因素。

也许,Steven可以代表那种通常会令人恐惧的“精神病人”。但即使是这样严重的病人,在稳定的心理治疗的帮助下,都可以达到停药、恢复正常功能的状态,我们对于心理治疗能否治愈精神疾病的质疑也许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了

真正促成疗愈的因素,是在关系中展现的爱——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全然关注、去“看见”的意愿和善意。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案例)

02

换个视角看待精神疾病,

你还会恐惧吗?

▍“精神疾病”其实离“日常生活”很近

精神疾病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基因等生理方面的原因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但在生理因素以外,养育环境、成长经历、创伤经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方面因素概括来说,就是一个人的成长背景:他是怎么样活下来的。

大部分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都曾经历一些严重的创伤,比如:遗弃、虐待、严重忽视、性侵等。

他们可能长期生活在精神状态不佳,介于“有病”和精神病性人格之间的家属身边,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

比如:有一个偏执型人格特征的父亲,经常一言不合就曲解事实,暴力制裁;或者有一个喜怒无常、歇斯底里,经常指责、抱怨、羞辱他人的母亲。

表面上,创伤往往和事件绑定在一起,有一个特定的剧情:谁伤害了谁,谁又被伤害了。这里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因此每个人也有一个自己的剧本

所以,在剧情中拉扯,永远没完没了。

实际上,“创伤”的关键在感受上。感受中混杂着情绪,情绪出现之前是很多未被觉察的起心动念。

创伤就是指这些没被看到的、没被承认和接纳的,或是被刻意压抑的情绪能量和根植身体的身心反映。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7)

创伤是普遍的,不一定都会引发严重的精神疾患,每个人都曾经历很多创伤。对大部分人而言,创伤引发的只是神经症水平的不健康,还算不上精神疾病。

然而,在神经症和精神疾病之间,并没有一道戛然而止的红线,有的只是在症状程度上和器质(指精神疾病在大脑、神经等人体内环境造成的改变)方面的差异。

注:神经症性障碍(neurotic disorders)或称为神经症,最初指相对较为普通的心理问题,个体没有脑异常的迹象,没有表现出广泛的非理性思维,没有违反基本的规范,但体验到主观的痛苦或自我挫败的模式或不适当的应对策略。精神症性障碍(psychotic disorders)或精神症,被认为在性质和严重程度上有别于神经性障碍。神经症患者的行为非常显着地偏移了社会规范,还伴有深度的理性思维和一般情感过程的混乱。1980年版出版DSM-III后,传统的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症的划分就被取消了。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用“谱系”来描述和界定精神疾病,将人类行为置于一整个光谱之上,从正常到非正常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划分标准。精神疾病越严重,就越损害人的机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在“有病”和“有精神疾病”之间,也没有一条绝缘线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8)

▍人们为什么害怕精神病人?

人们对神经症水平的“有病”习以为常,在争吵中可能会脱口而出:“这人有病吧!” 但对精神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充满恐惧,避之不及。假如自己患病了,也会有 “病耻感”。

这种恐惧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受到对其了解程度的影响。

比如抑郁症,从DSM手册上的诊断来说,两个诊断标准——抑郁发作和持续性抑郁症(PDD)都属于精神疾病。

在十年前,假如一个人抑郁了,他可能就会被当做一个“精神病人”来对待。但在“996”“内卷”“躺平”等词语流行的当代,抑郁已经不是什么可耻的事了。

人们害怕那些行为明显异于常人的少数人,也害怕成为“少数人”。假如少数人后面还有极少数人,那最可憎最可怖最可妒的也往往是那极少数人。

人们也害怕不可控的事物。而精神疾病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混乱的行为中就代表着一种不可控的未知。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9)

▍(精神)疾病可能是一种“创造”

我们想一想,一个粉嫩温香的小婴儿成长到一个罹患精神疾病的成年人,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在生理因素之外,是什么促成了这种结果?

压力和冲突日复一日地重复,假如情况很糟,超过了承受能力,一个困在这里的人需要做出怎样的“反应”才能让自己活下去?

他可能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暴君,以暴制暴;他可能承受不住,直接杀了自己;他也许可以通过求助,或靠自己逃开了这个环境……假如这些路都行不通呢?一个人如何在压力长期超出承受能力的环境中生存?

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可能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身体远比我们所想的更智慧、更忠于自己。比如,抑郁就是最常见的一个“选择”,还有厌食症、强迫症、惊恐发作等等。

就像深海中的潜水员身负重压必须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存活,一个溺水挣扎的人也必须要有一根“救命稻草”才能继续挣扎下去。疾病形成了一种“平衡”,虽然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疾病所表达的,也要尝试去理解疾病所“承担”的。在某种程度上,疾病就是人应对环境的一种“创造”。

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家庭都是这种情况。比如,父母情感失衡,面临离婚,或者一方有出轨情况。孩子如果承接到这部分的能量,他可能抑郁,严重点可能双相,或者他厌学,拒绝去学校上学。

所有这些都是无意识的选择。我们没有一个科学可验证的实验来“检测”这个动力,但这个动力是真实的,就在那里,等着被看见。

我把这解读为生命自发做出的选择——为了和解,出于爱。

心理治疗对哪些精神类病效果好(治疗真的能治好精神疾病吗)(10)

于家族而言,有代际相传的“家族遗传病”,比如连续几代都有早夭事件发生,连续几代都有人死于某种疾病,也有隔代出现的精神疾病患者。

从家族能量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情况,家庭中“病” (这里主要指精神疾病)得最重的那一位,往往也是承受最多的那位,最有爱的那位。

承受什么?承受这个家庭/家族未被疗愈的代际创伤——那些冲突的、有张力的、未遂的情绪能量。它们可能是这一代的,可能是上一代的,也可能是往世的。

最终,精神疾病这个结果也许是不幸的,但它不恐怖,也不可憎。假如能够换个视角来看待它,看到它所承担的、它想要解决的,那么它可能就会转变成疗愈的巨大突破口。

(未完待续)


来源:公众号默拾趣(Mo-shiqu):记录“成为自己”的历程和与生命相关的感悟,分享能够触发疗愈的书籍、方法。我是媄仪,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