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陈寅格
有一定文字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自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本没有性的分别。
甚至连如今指代男性的他字,在先秦还是无定代词,意思是“别的”;到了汉晋,他字才逐渐有了关于人的义项;唐朝以后,“他”才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在“五四”之前,“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
若要特别区分男女,则往往以“伊”字作第三人称代词来指代女性。
而如今,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常习惯以“她”字作第三人称代词来指代女性,这又是为什么呢?
源起鲁迅曾在《咬嚼未始“乏味”》一文中提及:“那是译she(英文她)的,并非无风作浪。”
也就是说,“她”作为第三人称出现,是“西学东渐”中,中国文人对英语文献翻译提出的需要。
而最早提出这个问题,主张使用她字和它字的是近代史上中国著名的文字学家刘半农(刘复)。
刘半农,诗人、文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刘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别号曲庵,笔名含星,寒星等
所以,鲁迅说,她字和它字是刘半农的“创造”。
而且,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刘半农就提出了创造“她”字的主张,但是这个设想只是作为他与好友之间私密的谈论,而并未公开。
叶绍钧(叶圣陶)先生则出于“新文化”对男女平权的要求,在1919年发表了《女子人格问题》《这也是一个人?》等文章。其中,叶老使用了“他+女”的形式作第三人称以指代女性,说明中国文人对汉语中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已不单单是出于翻译外文的需要,它更承载着某种启蒙和解放的使命。
百家争鸣- 刘半农派
直到1918年8月15日,周作人在第五卷第二号《新青年》上发表了其翻译小说《改革》,首次公开提及“她”字:“中国第三人称代词没有性别之分,狠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并用,这原是极好的······”
而叶绍钧(叶圣陶)先生出于“新文化”对男女平权的要求,在1919年发表了《女子人格问题》《这也是一个人?》等文章。其中,叶老使用了“他+女”的形式作第三人称以指代女性,说明中国文人对汉语中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已不单单是出于翻译外文的需要,它更承载着某种启蒙和解放的使命。
根据现有的材料,刘半农对这个问题首次公开意见则是在1920年,距今已有100年了。在这一年的6月,刘半农在英国伦敦写了一篇专论《她字问题》,刘半农首次深入研究了她字的问题,并表示“把‘她’字假定为第三位的阴性代词”。与此同时,刘半农,还进一步认为,“第三位代词,除‘她’字外,应当再取一个‘它’字,以代无物。”
刘半农在欧洲留学期间
尽管刘半农早就主张使用“她”字,但诚如他自己所言,他“至今还没有用过”她字。因为他“自己对于这个字的读音上,还有些怀疑,所以用的时候也很少用(好像至今还没有用过,可记不清楚了)。”(《她字问题》)
事实的确如此。
刘半农对“她”字的创造其实是存在疑惑的,他无法确定汉语中是否出现过“她”字,他更无法去确定“她”的读音。因此,作为严谨的文字学家,刘半农并没有将其不确定的构想立刻付诸其文学实践当中。
之前所提的周作人先生在《改革》中所用的第三人称女性代词亦不是刘半农所创造的“她”,而是一个“怪字”,他在字右下方注上一个小小的女子,形成“他+女”的形式,这种形式后被叶圣陶所用,前文亦提及。如:
周作人虽觉得“她”字极好,但又考虑到印刷的不便,姑且用了杜撰的法子,在“他”字下注一个“女”字来代
- 钱玄同派
1919年2月,钱玄同在写给周作人的信里认为,刘半农的“她”字设想并不好,因此,他自己提出了另外三种办法:
1.照日本译“彼女”的办法,竟写作“彼女”二字,阳性者则单称一“他”字。
后来,胡适又提倡用“那个女人”来指称第三人称的女性,也是借鉴了日本在“彼”之后加上一个“女”的做法,用“彼女”表示第三人称阴性代词。此用法的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是表述太繁琐,不如用“她”简明。
2.照半农的意思,造一个新字。但半农所要造的“她”字,我以为不甚妙;因为这字右半边的、“也”字要 作“他”字用,若使许叔重解此字之形,当云:“从女,从他省,他亦声。”我想照此意思,不如造一“女它”字;“他”字 古写作“它”,从“它”即是从“他”。若解其形,当云“从女、从它—它古他字—它亦声。”如此,则“他”字和“女”字的意思都完全了。
3.不必造新字,老实用就写一个she字。
周作人致钱玄同信
- “寒冰”派
在刘半农公开自己对于“她”字的构想后,除了类似钱玄同的学者持有保留和温和的建议外,更有一批学者不赞成甚至极力反对创造她字。据说,蔡元培和陈寅格都曾根本反对他字的分化。
至于原因,或可见于当时以“寒冰”署名之人的文章,他的文章最直接的对刘半农的构想进行了无比激烈的批评。
1920年初,还在刘半农发表《她字问题》之前,寒冰在上海《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这都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这篇文章针对刘半农创造的"她"字,认为没有必要:首先,第二人的“我/汝”等字,并没有阴阳性可分,第三人称也无需再分;其次,"她"和"他"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而读音时并不能区别,所以该字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时事新报》,原名《时事报》。1907年12月5日创刊于上海,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报纸。
该文发表不久,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中,便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这篇文章则是为刘半农站台,对刘半农的创造表示支持。
紧接着,寒冰发表了《驳<她字的研究>》,与之针锋相对。二者如此激烈的对峙,也使得“她”字问题逐渐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
此时的刘半农先生虽身处异国,却也读到了《时事新报》上的文章。这使他不得不深思熟虑,并最终写出了一篇研究文章《她字问题》。
在国内的寒冰也立马相驳斥,发表了《论<她字的问题>》。
看来当时的争论是相当激烈的,甚至是动了感情的。甚至让刘半农觉得:“为了讨论一个字,两下动了些感情,叫我心上很不安。”
- “伊”字派
由于对“她”字的研究还尚浅,周作人在接受了别人对他“杜撰”的怪字的批评以后,便首先提出用“伊”字作第三人称代词以指女性。
钱玄同极支持他的意见,认为“伊”字不是创新字,易于被大众接受,易于印刷;“伊”字不必读古音;这些优点使得“伊”字略优于“她”字。
当时很有影响的著名作家,大都在文学作品中选择使用“伊”字,而不是“她”字。
如叶绍钧在1920年出版的《新潮》二卷五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伊和他》;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所收的1920年7月以后的作品,都是用的“伊”字。
但这样的趋势下,刘半农并没有人云亦云,他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伊”字和“他”字的声音不同,是“伊”的优势,但事实上,用“伊”字还是不如“她”的几点是:
①口语中用“伊”字当第三位代词的,地域很小,难求普及;
②“伊”字的形式,表现女性,没有“她”字直观明了;
③“伊”字偏于文言,在白话文中不甚调匀。
受“伊”字的影响,学界在确定为第三人称代词时,为了区分“她”跟“他”的音,甚至曾将“她”的读音标记为“yī”。
《国音常用字汇》在1920年《国音字典》基础上重修,并改书名。用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两种注音。
比如,在上世纪20年代初,由赵元任主持录制的《国语留声机片课本》中,“他、她”分别读作“tā、yī”;30年代初正式公布的《国音常用字汇》也完全采用了这一读法,并将其规定为法定的标准音:“他”读“tā”,“她”读“yī”。
“她”的登场- 《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她”不是处女“她”?
1920年9月4日,身处异国的刘半农创作了一首名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抒情诗。这首诗很快被同在伦敦留学的赵元任编谱成了歌曲,后传至国内,流行至今。也正是这首诗,使得“她”字的用法在中国得到了播散。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教我如何不想她》中的“她”是中国文学中第一个铅字付梓的“她”。
但事实并非如此。
刘半农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今人许建铭书。
学者张宝明认为,第一个印刷发表的“她”出现在1920年11月1日第8卷3号《新青年》上,由俞平伯撰写的诗歌《题在绍兴柯严照的相片上》的开头一句的第一个字就是“她”。
而在小说领域,最早使用“她”的则是沈雁冰(茅盾)。1921年5月1日,茅盾在翻译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西门底爸爸》时便率先使用了“她”字。
- “她”字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随着对“她”字研究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她”字的起源起疑,他们认为“她”字本身并非是由刘半农独创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学者通过查对相关文献而证实了“她”字其实自古有之!
原来早在南梁陈之间,由顾野王所编《玉篇》卷三女部中就已收录了“她”字,注明该字同“姐”字,古文亦作“毑”。
宋代小學匯函本《玉篇》亦可见“她”字
后来,在宋代丁度等修订的《集韵·上声下·马韵》中也收了该字,百度百科上对“她”字的来源便引用了此书的内容:“子野切。说文蜀谓母日姐,淮南谓之社。古作毑或作她。”
到了清代文康所作的《儿女英雄传》中,也有少部分的版本用“她”指女性第三人称(单数或复数),但并不常见,多是再版。
可知,“她”字确实是自古有之!但其意义并不同如今作第三人称女性代词,而是作“姐”的异体字。现存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南朝,而东汉的《说文解字》就已经收录了“姐”字,故可推断“她”字或最早产生于东汉至南朝这一段时间,或早于东汉之时便有创造,只不过许慎有所遗漏罢了。
盖棺定论“她”作为独立的汉字,有史可查的,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其本义为“姐”,乃“姐”的异体字。
“她”作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则出现于民国,由文字学家刘半农所创。
刘半农的创造,其实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办法,也是近代我国简化汉字的可行办法之一,是值得肯定的。
如“价”字本音为“戒”,是“善也”的意思,现在却被借用为“價格”的“價”的简体;还有“适”字,本音为“括”,是“疾也”的意思,现在也被借用为“舒適”的“適”字;除此之外,原义为“粗笨”的“体”被借用为“身軆”的简化字,原义为“抵抗”的“敌”被借用为“敵意”的简化字。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本文图片皆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文本参考:
刘又辛,鲍延毅,关于“她”字的商榷[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03):188-192。
贺祥,“她”字并非刘半农所造[J].咬文嚼字,1997(05):13。
张宝明,“她”从哪里来?——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J].寻根,2008(01):37-42。
龚宝良,朱采荻,“她”字的来历[J].建筑工人,2008(09):55。
张硕,“他”与背后的“她”--汉语单数第三人称代词的流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01):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