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恢复高考制度,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声这不仅为此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选拔积累了一大批知识精英,而且为经济改革和开放铺平了道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81年高考回忆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1年高考回忆录(我所亲历的1977年高考)

81年高考回忆录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恢复高考制度,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声。这不仅为此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选拔积累了一大批知识精英,而且为经济改革和开放铺平了道路。

恢复高考时间紧迫,全国各地来不及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1977年冬天的考试,并不是全国统一考试,而是各省单独命题、组织考试。全国各地的高考开始于11月28日,结束于12月25日,历时近一个月。据统计,当时报名要求参加高考的中国青年多达1000余万人,年龄也参差不齐。最终当年共有570万人成功报考,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这么多人报考,对当时资源匮乏的中国来说,如何解决试卷纸张,成了一个大难题。问题反映到邓小平那里,他当机立断,亲自协调调配纸张,印刷考生试卷。要组织考试,就要印卷子,要评卷子,总要一部分钱,全靠国家拿也是很困难的,大家觉得希望报名费能够定在1块钱。当时政治局讨论说,不要增加群众的负担,收五毛钱就行了,当时工资是37.5元养活一家的较普遍。

当时,我刚从内蒙古交通局团委调回内蒙古交通学校,作为蒙古族考生,我与在内蒙古交通学校任教的同事仁钦巴布一同在呼和浩特市同一考场参加高考。经过这次考试,我如愿以偿地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政史系。1978年3月初,我们这些“金榜题名”的幸运儿走进了大学校园,发现所在班级同学之间的年龄差异非常大。不少同学工作或下乡、回乡好几年了,生活的磨炼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成熟和对困难的承受力。现在能重新捧起书本的时候,当然就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了。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经常是座无虚席,晚自修要抢一个位子很不容易,我们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的雨露,积蓄着振翅高飞、报效国家的力量。

1977年岁末的高考,让我们看到了天边的一缕晨光,看到了振兴中华民族的曙光。1978年7月20日又举行了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42.2万人。七七级学生七八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

没有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高考,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教育改革的突破和铺垫,也就没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通过恢复高考,一代国人的个体命运由此峰回路转。在这些个体命运的转折背后,是一个国家的攀升。正是这场仓促而又激情饱满的考试,成为此后40年中国巨变的起点。我们与祖国一起成长。”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努力耕耘在教育战线,又攻读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哲学硕士,攻读了蒙古国科学院哲学科学博士。2002年底,我调入中国石油大学,后来评上了教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七七级、七八级大学生借40年前改革开放的东风,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大多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不少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今年2月14日,在春节团拜会上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作者:朝克,蒙古族,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