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从来不嫌事多,也确实没法不事多。刚刚还在围观书法大师的丑书,又开始传诵大诗人的尸字头诗。精彩纷呈,吸引了多少眼球,收集了多少口水,更赢得了多少围观的吃瓜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

我不知道那所谓丑书究竟是小童练笔,还是艺术创新,我也没法判断那些尸字头诗是用回车断句的粗俗文字,还是超现代的意识流美诗。我只是从那墨迹之下,那字里行间,读到了一句话:为了出名,冲鸭!

苏轼关于猪肉(丑书尸字头诗还有那传说中的猪)(1)

自从有了网络,好像要出名比以前容易得多,出名的手法也创意无穷,令人拍案叫绝。桃色新闻,装疯卖傻,粗鄙下流,都可以是搏出名的攻略。当年凤姐晒晒美照,不就一举成名了吗?从屌丝变成了海外华人。郭美美炫一下富,也功成名就天下知了。不管群众是支持还是抨击,是指指点点还是不屑一顾,甚至羡慕嫉妒恨,炒作者就是出名了啊!

古人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也有人赞文人不为三斗米而折腰,更多的人信誓旦旦说艺术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那文艺工作者搏出名是为了什么?如果说凤姐当初搏出名为的是让自己有个好的前途,那郭美美搏出名为的是不是只为满足自己成为网红的虚荣心,或者说是为了出名而出名?文艺大师们要名有名,要钱有钱,他们搏出名为的利是什么?是为了更出名,甚至功成名就入史册,还是为了更有钱,富甲天下无人敌?又或者说他们是为艺术而别无所求,他们是被出名的?谁知道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吃瓜群众又何必费心猜测呢。

说到出名,很容易就联想到一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教人做人做事要低调,或者当谦谦君子,或者闷声发大财。不过,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要的是张扬个性,要的是舍我其谁,你低调你就输了。那句俗语好像应该改为人怕无名猪怕瘦。你没有名气,默默无闻,谁人理你?猪养不肥,可能也活不了。还记得那头叫猪坚强的猪吗?如果不肥壮,能在汶川地震中坚持到被人救出来,成为天下闻名的名猪吗?但猪肥壮起来,真的好吗?出名的猪坚强能有多少?还是说除了猪坚强,还有猪二强什么的?

不对!人怎么能跟猪比呢?这俗语要批判,怎么就拿人的出名和猪的肥壮相比呢?罪过罪过,不能比,不能比啊。还是就此打住,省点口水,当吃瓜群众好了。

苏轼关于猪肉(丑书尸字头诗还有那传说中的猪)(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