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八年的兵团生活,1978年底知青们基本都病退回到了天津,他们满怀着新的希望返回了家乡,憧憬着新生活的开始。

原以为离开了兵团农场就远离了苦难,大都市鲜花美酒般的生活等待着他们去享受,但哪知道返城后的生活,就像他们返城之路一样的艰难坎坷,二十六七岁的他们,犹如刚踏入社会的小青年一样等待着再就业,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大量的知青返城给城市安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工作的安排也要根据条件一批批地解决。有顶替父母接班的;大龄青年,家庭困难的要优先解决,其他的就要耐心等待。

这一等不知道何年何月?没有收入只能吃父母的饭,这让返城的知青们焦虑不安,可又无可奈何!

北大荒兵团知青往事回忆(知青岁月兵团回忆)(1)

网络图片

韩燕和徐志在返城前,在农牧场就领了结婚证,准备回天津后,一切安排就绪就办事结婚。

回天津后,他们先各回各家等待就业,但两家的条件都不太好。

徐志在兵团时,父母相继过世,他家兄弟三人,徐志排行老二。父母在世时,因为不知道徐志还能回天津,去世前把家里的两间平房分给了大哥和三弟,徐志回来后竟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回津后,暂住在弟弟老三的房子里。

这时大哥和老三已经搬走,因为,大哥和老三又用徐志的结婚证去各自的单位要房子,说老二徐志知青回城需要房子结婚,他们没地方住。俩人的单位又给老大和老三各分了一套房子,但徐志这时名下还是没有房子。

大哥和老三搬走后,家里只剩徐志一人,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想蹭点饭吃都没地方去,生活异常的艰难,就盼着能早日安排工作,也能早点把韩燕娶回家。

北大荒兵团知青往事回忆(知青岁月兵团回忆)(2)

网络图片

韩燕家的条件也比徐志家好不了多少,父亲早年过世,母亲没有工作,只有两个妹妹上班挣钱。韩燕的回来无疑给这个家增添了负担,但也都没说什么,毕竟还有亲情在。

长期以往,要强的韩燕自己却于心不忍,自己四肢健全却不能养活自己,老大不小的人整天在家白吃白喝,靠妹妹养活。有时,没人给做饭的徐志还要过来蹭顿饭,让她更是不好意思,自己都白吃饭还把对象带过来吃。那种不好意思可又无奈的境地,让她背地里不知哭了多少次。

有时街道也安排这些返城知青去干临时工,干一天给一块二,尽管又脏又累,但这些经过历练的知青却不在乎,干得挺起劲。但临时工的活也不是经常有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闲赋在家,表面看挺清闲,但内心却无比的煎熬,这种滋味有时胜过在兵团等待返城的时候。

但那个年代没有灵活就业一说,他们只能焦急无奈的等待着分配工作。

在等待的日子里,有时,几个曾经的知青凑到一起,互相诉说着内心的苦闷,说到伤心处,相对无言默默流泪。 后来在和我说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她们当时的情景,也能理解她们回城后的心情。

韩燕一次和我聊起返城后待业的日子说,那时都想,不如不回天津,在兵团时环境虽说艰苦,但工资待遇也不低,挺省心的,人在哪不是一辈子!

可见,知青返城后所经历的坎坷不亚于第二次下乡。

北大荒兵团知青往事回忆(知青岁月兵团回忆)(3)

网络图片

1979年,待业一年的徐志终于等来了就业的机会,分配到建筑行业当了一名建筑工人。工作虽然又脏又累,但能有工作干就已经不错了,他很知足。

1980年,徐志结束了一个人的日子,把还在待业的韩燕娶回了家, 毕竟他俩有一个已经有了工资收入,能独立地过生活了。

清贫的日子转眼到了1982年,已经29岁、还在待业中的韩燕生了个女儿。一天,徐志的大哥来家看望,问到韩燕的工作,才知道她还没分配工作。看到他们日子过得如此艰难,于是,托人找关系,终于解决了韩燕的工作问题。

此时,距她返城回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1400多天待业的日子不知她流过多少眼泪,现在终于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可以挺起胸来走路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又重新出现在她的脸上。

一天,徐志的弟弟来家串门,无意间说起房子的事,他用玩笑的口吻笑着说“二哥,你现在住的是我的房子,我现在要是让你搬走,你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徐志这才想起,这间下雨就漏的小平房,房本是老三的,他们真没有房子。

老三给他出主意,让他们去单位申请住房。于是,在一次次地找单位领导中,老实的徐志终于感动了领导(因为需要解决房子的人太多了),特批了五千元钱,韩燕单位给了两千,他们用钱买下现在住的老三的房子,房钱分成三份,哥仨一人一份,自此房子过户到徐志名下,他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

北大荒兵团知青往事回忆(知青岁月兵团回忆)(4)

这对知青夫妻返城后的坎坷境况,只是千千万万个回城知青中的一例,尽管消停的日子没过几年,后来他们又赶上下岗,再择业,为了生计从事过各种行业,什么卖菜、饮食、跑运输、做保姆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但他们还是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相扶着走了过来。如此困苦的条件把孩子培养得非常优秀,也非常懂事、孝顺父母。

如今,韩燕徐志夫妇早已退休,住着女儿买的电梯楼,享受着天伦之乐,生活得非常幸福,在战友中也算是日子过得比较好的。真是苦尽甜来,晚年生活幸福美满的一对夫妻。

这章其实不应该算是兵团回忆了,只是聊聊知青返城后生活的艰辛。我的文字功底有限,很难准确地描述出知青们返城后的实际窘况。

这一代人十几岁下乡,经过几年的艰苦生活的历练,奉献了青春年华,返城后,经历了待业、就业、下岗、再择业,一路走来无比的艰辛,但这代人以坚韧和担当面对生活,直到退休进入老年。这是一代吃苦耐劳的一代,也是有担当讲奉献的一代,愿我们的老知青们晚年的生活都开心快乐,幸福如意!

北大荒兵团知青往事回忆(知青岁月兵团回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