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网传新闻“14岁女生留下3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引发很多网友关注。
据知情者说,事件中的女孩平时很乖巧,跳楼前还把自己的财物整理好放在书桌上,除了3万元压岁钱,还有学校借书的明细。
甚至为了不让家里的房子变成凶宅,她选择让自己“死在外面”。
在她留下的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痛心不已。
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10的我,是排名年级前20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你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儿太优秀了,我达不到。
在稍不如意的成绩面前,父母给予她的是“最肮脏的辱骂”,甚至拳脚相加,致使女孩内心坚定地认为“这辈子做尽了父母的出气筒”。
如果没有尊重,爱就很容易变成控制和占有。
一位教育家曾说: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每个孩子都渴望自由和独立,无论生活环境如何,父母给孩子的爱都不应该是逼迫和掌控。
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边界,夫妻、朋友之间也同样需要。
就像毕淑敏说的那样:
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惟命是从;
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
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
和我们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对越位的父母
在《奇葩说》中,傅首尔讲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我按照母亲制定的“完美人生计划”走到现在,最高兴的是我妈,不是我。
“我们是为你好”,这6个字,让多少孩子从此失去了做自己的权利。
央视曾拍过一部纪录片,叫《镜子》。
它讲述了3个“问题少年”的故事,其中有一个16岁的孩子,叫家明。
他是一个辍学在家,整日沉迷网络的“网瘾少年”。
为了与父母对抗,他不仅几次离家出走,还曾反复自残,一遍遍被送进医院。
万般无奈下,父母选择求助相关机构。
当机构老师第一次来到家中时,家明冲动地吼道:“你知不知道控制我会有什么结果?到时候去医院你们就好过了,我去过几次了!”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去到学校后的家明,表现得十分安静。
经过进一步了解,老师才发现他所有的抵触与反抗,只不过是想逃脱父母的控制。
作为一个快成年的男孩,他无法决定自己穿什么,骑单车去稍远的地方也不被允许,而且,父母给予过的承诺,从来不会兑现……
在纪录片中,家明对着镜头说:
我永远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一直活在他们的控制里,我上学又有什么用?
少年哽咽的话语中,充满痛苦和绝望。
前不久,有一段母子的对话流传于网络。
母亲问:“你觉得妈妈很可怕吗?你的阴影到底是什么?”
孩子看了母亲很久,说:“我连门锁都没有。”
当爱无孔不入时,被爱的人只会觉得无法正常呼吸。
教育,不是只指向孩子,它也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行。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说过这样一段话: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发生,你就越成功。
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便是父母不断退出孩子生活的过程。
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渐行渐远的背影。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婚姻中最好的状态,是保持边界感
人们常说:“热闹的人生易散场,慢热的关系最长情。”
细水长流的感情,才能持久。
网友@萌萌在知乎上讲述了自己短暂的婚姻经历,引发了很多网友热议。
萌萌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结婚之后,更是被丈夫照顾得无忧无虑。但她不知道,自己轻松快乐的生活,早已让丈夫疲惫不堪。
无论丈夫工作多忙,每天早晚都要拥抱;无论加班到几点,睡前都要谈心,这一切已经成为萌萌判断丈夫是否爱自己的标准。
为了避免矛盾,丈夫一直默默忍受着。
生活顺遂的时候,萌萌的行为不会引起丈夫的不满,但在生活压力增加,丈夫工作遇到重重阻力时,萌萌的行为便成了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丈夫觉得妻子不懂得体谅自己,妻子觉得丈夫已经厌倦了自己。
于是,两人频繁争吵,不到3年,这段婚姻就走到了尽头。
毕淑敏说:
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爱人之间,无论多亲密,都要保留一点边界感。
在综艺《幸福三重奏》中,张国立与邓婕的相处方式,堪称夫妻楷模。
与邓婕的强势相比,张国立显得很沉稳,甚至有点慢性子,但经过漫长岁月的磨合,彼此都变成了对方能够适应的样子。
尽管性格不同,爱好不同,但他们有着互不干扰的默契,将爱渗透在了每一次理解与尊重中。
电视剧《玛嘉烈与大卫》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与人之间最适当的距离,就是适可而止,走得越近,感觉就会越远。
无论你有多爱那个人,也不可以太亲近。
在天长地久之前,我们要学会如何分开。
所有幸福的婚姻中,都有着对另一半趣味与爱好的尊重。
两个太相似的人,结婚后往往很难幸福。
其实,真正幸福的婚姻,都是“各过各的”。
不见外,是最大的社交灾难
叔本华说:
人就像是冬天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亲密但不越界,才是成年人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网友的经历。
一个朋友从老家来自己所在的城市发展,想在他家借住一阵子。毕竟是儿时的玩伴,关系一直都不错,网友就答应了。
这位网友在外企工作,平时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到很晚。
结果,朋友入住后找工作一点不积极,还总能在他快下班的时候发来消息,不是让他带夜宵,就是让他帮忙买日用品,甚至有一次,网友回到家看见对方正在自己卧室的柜子里翻东西,理由是找个指甲剪。
最后,忍无可忍的网友将他“请”了出去。
三毛说过:
朋友再亲密,分寸也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生隔离。
中国人习惯在很多事情上委曲求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留住人情世故中的那份体面。
然而,任何越界的关系,最终都会不欢而散。
模糊的边界感,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
网上有一个参与人数众多的讨论:室友总是不经同意用我的东西,该不该跟Ta翻脸?
评论中,许多网友忍不住吐槽:
我的洗发水、沐浴露、洗面奶这些东西,基本都是给室友买的......
别的东西我也就不计较了,可衣服拿过来就穿,是不是过分了?
我的护肤品没用几次就见底了……
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有网友禁不住感慨:
当一个人缺乏边界感时,常常把自己的事情托付他人,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甚至强行进入他人的生活。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周国平曾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他人独立人格的尊重。”
没有分寸感,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
人类学家曾划分出了人际交往的4种距离:
公众距离(3.7m—7.6m):无关系或不认识的人之间;
社交距离(1.2m—3.7m):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个人距离(0.46m—1.22m):和朋友稍有分寸感的距离;
亲密距离(0.15m—0.44m):家人或爱人之间感知彼此的距离。
这世上,任何关系都要把握好边界感。
只有当关系有了边界,它才会长久。
在《家庭关系痛苦的根源:中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只有3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别人;
别人的事,只能接受和尊重,不应该去干涉;
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出门就要打伞。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这个界限或许是不清晰的,但无疑是确定的。
生活中所有的麻烦和冲突,都缘于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想越过这条界限。
要知道,不过多介入别人的生活,不仅是智慧,更是修养。
点击“赞”,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麟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