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前英国驻清外交官埃德蒙·巴恪思以回忆录的形式完成了一部轰动一时的著作《太后与我》。在这本书中,巴恪思不但详尽描述了自己和前清贵族人物的交往经历,还披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曾经是慈禧太后的情人!

1873年,巴恪思出生于英国的列治文市。父亲是银行家。进入牛津大学后,他虽然没有读完大学课程,但已显露出对语言的天赋。1898年,他来到北京,在英国驻华使馆工作,在此期间学会了汉语、满语、蒙古语。

据他所说,1902年5月,他通过李连英的引进,见到了慈禧太后。

英国女王和慈禧太后谁更富(一个英国外交官的臆想之作)(1)

他是这样描述慈禧的:

那日,她身穿一件火红的无衬里袍子;外罩罗纱罩裙,上面印着一束兰花。上着一件绣 有“寿”字的古铜色马甲,配了一根色泽华贵的珍珠项链。她手上戴了许多戒指,其中一只是戒指翡翠红宝石。还有一颗硕大的黑珍珠,嵌在铝框中,和她中指上戴的一枚罕见的粉红钻石相映生辉。她蓄了指甲,其中两只戴了金的护套,长三寸有余。

她腕上有数个玉镯,每一只都异常精美。她显得比实际身高高得多,因为她的秀发盘成当时满族流行的式样,用厚纸撑起框架,上面覆盖了绸缎,基座是皮制的,高达数寸。脚下穿着所谓的“花盆底鞋”,有个木制的细跟,大约四寸高。因为她很少走路,所以可能也不像看上去那样不适。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位亲切、温和的老夫人。

会谈中,她问巴恪思,西方人对她有何评价。他回答:“欧洲列国都当太后您是千古一人、女中之尧舜。用我们的话说,是女子中的奥古斯都或查理曼大帝,皇后之范,母仪天下,是王中的奇女子,女子中之帝王。”这番话说的慈禧心花怒放,谈话结束后,慷慨地赏了他上千两银子。

两年后,巴恪思再次见到了慈禧,不过这次他的身份是临时爱人。

经历了沐浴、熏香、服春药等程序,他来到太后寝宫。

英国女王和慈禧太后谁更富(一个英国外交官的臆想之作)(2)

只见她披着一件轻袍,唤道: “霜重衾冷,盼一解寂寞。”又说:“不要想着我是太后:把我当杨贵妃,你就是那多情天子唐明皇。”

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竟是七十岁的老妇:

“她尊贵的身体呈现于我面前,如麦瑟琳娜那般,生气勃勃,青春永驻,令我惊奇。她允我把握她似新嫁娘一样的胸脯;她的皮肤散发着宜人的之前提到过的紫罗兰香气;她整个身体小巧玲珑,因为‘生命的愉悦’而散发芬芳;她的臀部大而浑圆,珍珠一般,令我心仪:没有第二个女人像她这样令我产生真正的情欲,她是空前绝后的……”

当然,慈禧也见识了巴恪思“颇投她意之欧洲人的器官”。

午夜时分,她传李莲英进来。“好痛快,”她道,“现将侯爵带出去吧,在四时再召他进来。我要给他官晋一级,升为二等侯爵,赐三眼花翎,以资纪念。这会儿退下吧,我小睡片刻。”

李兴奋称赞巴恪思:“作脸(争气的意思)。我从未见过老祖宗如此满意。”

作为一名双性恋,巴恪思还经常到相公堂子,和男妓厮混。更令人称奇的是,许多王公贵族,比如恭亲王溥伟、庆亲王之子载轮、载振,肃亲王之子荣庆、将军张勋、姜桂题等人均有龙阳之好。

一日,慈禧好奇心大发,对巴恪思道:我想开开眼:你们这同性调情是如何做法?你们,至少是你们其中几人,须得给我好好演示一番。

英国女王和慈禧太后谁更富(一个英国外交官的臆想之作)(3)

应老佛要求,男妓、名伶与王公贵族,两两组合,以各种姿势进行表演。巴恪思则在旁对一些这方面的术语进行解说, 李莲英听了,频频点头。听说英国对同性恋要在法律上予以严惩,慈禧表示那是个人自由,法律何必干涉。这让巴恪思感慨不已。

巴恪思还写到了慈禧之死。据他说,慈禧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袁世凯所杀:袁世凯拔枪空鸣欲威逼慈禧退位,却不慎击中其腹部,顷刻间血流如注;慈禧怒不可遏,大喊道:“反贼!拿下袁世凯,杀了他。”随后不治身亡。为了稳定局面,对外宣布太后是病死的。

巴恪思的这些记述有多少真实性呢?

慈禧返回京城后,确实接见过外国驻清外交官们,这是她用以彰显自己统治地位的政治手段。而且,全程都有外国使臣夫人们的陪同,慈禧太后估计没有心思研究外国使臣的外貌长相。何况,此前她被迫逃亡陕西,尽管表面上不会表露,但内心难免有对外国人的仇视心理,恐怕很难对一个外国男性生出好感:

光绪二十八年返京,见宫中景象大变,贵重器皿,或毁或失,西苑珍宝,无一存者。予每日礼拜之白玉观音,被人斫断手指,且有洋人曾坐予宝座摄影者。迄今言之,不禁伤心至极也。(《清稗类钞·宫闱类》

英国女王和慈禧太后谁更富(一个英国外交官的臆想之作)(4)

在《太后与我》的描述中,慈禧太后也并非年高病逝,而是被袁世凯开枪射杀;这一说法过于颠覆,却没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所以同样不可信。

那么,巴恪思的书完全是虚构吗?也不尽然。因为其中许多王室机密、深度八卦,非亲身者经历不能道。比如清室贵族、高官们普遍有的断袖之癖。

关于清皇室的男风记载,是从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开始的。康熙见他屡教不改,索性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乾隆与和珅的关系也非比寻常;据说,嘉庆皇帝是与娈童野合而死;咸丰经常召小旦朱连芬侍候,有大臣因此进谏,还丢了官职;宣统皇帝也特别喜欢漂亮的小太监。

上行下效,不少官员也将此视作风雅脱俗之事,甚至有人写下诗文歌之颂之。

可见,巴恪思描述的,晚清上层男风盛行一事,尽管不排除夸大的成分,但还是有相当的真实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