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裂变》讲述的是秦孝公嬴渠梁在秦国最羸弱贫瘠之际登基,面对秦国旧世族的强横内斗与强大魏国的欺凌,嬴渠梁担负所有压力大胆启用卫鞅变法,二十年来孝公与卫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最终让秦国由弱变强的故事。

十年前大秦帝国第一部,秦孝公的人生既没有秦始皇的爽感,“商鞅变法”的故事也远没“始皇帝一统六国”来得脍炙人口,可不论是剧情的宽度还是借古说今的深度,不论君臣之情还是家国情怀,全方位的秒杀《大秦赋》。

先说最基础的,大秦帝国影视版成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是画面上历史的沧桑厚重,是剧情上一个帝国之崛起的爽感,是演员完全契合的代入感,对演员的吐槽我就不多赘言了,直接视频截图来对比吧,同样是抱着剑,这是秦始皇意气风发的的登基。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

这是秦孝公在内忧外患之下,心事重重的继位。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

秦始皇意气风发的策马奔腾。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3)

秦孝公率领残部,与魏国铁骑拼死一战。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4)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5)

秦孝公在秦国变法略有所成之际,谈笑间的心愿。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6)

可能有人会说,这都不是一个剧情,不能这么比。可同样是历史剧,在短短几秒钟看不出剧情孰高孰低的情况下,演员的演技与角色契合度,就是标尺,哪位秦公让人一眼就能被带入厚重的剧情,无需多说。

再说剧情,因为用文字无法分别表达两部剧复杂的历史故事,那么就从人物故事线说起,一部剧真正打人的,永远是人。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故事人物众多,丰富精彩,随便拎出“荆轲刺秦王”,“秦异人质赵”,“乱世英雄吕不韦”,等等,都足以拍成电视剧了,面对堆积了整个厨房的原材料,剧方什么都想要,却不知大杂烩该怎么做,于是本应该激情四射的人物关系,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之下,变成了路人甲和路人乙遇见了的一样,没有一点化学反应。

这是秦始皇与李斯的君臣之情。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7)

秦始皇和李斯的君臣cp,李斯永远面无表情。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8)

秦始皇与吕不韦的君臣cp,真的,演员尽力了。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9)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0)

秦始皇与燕太子丹,敢相信黑衣服的那个才是始皇帝吗?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1)

官方宣传着吕不韦与秦异人cp,秦异人死后,这是吕不韦的表情。阅尽各种剧情前言不接后语的烂片,自认为猜剧情的能力一绝,但这场戏我真不知道吕不韦想表达什么感情。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2)

《大秦帝国之裂变》里面只有一道君臣cp的菜,孝公与卫鞅。新继位的秦孝公面对朝中盘根错节的世族势力,无人可信,遇见了游学魏国郁郁不得志的卫鞅,卫鞅的法家思想让孝公决定担起所有压力,支持卫鞅变法。为什么要变法,因为此时的秦国全是陋风烂俗,如还在施行奴隶制,一家男女同床而睡,村村私斗血战等等。变法触及到了贵族们的势力,这相当于在在印度立法取缔他们的种姓制一样艰难,贵族们拼死阻挠孝公,于是二人年轻时于困境中互相托付彼此 秦公:“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3)

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4)

在那个人治的时代,卫鞅依法治国的思想太超前,二十年来君臣之间磕磕绊绊。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5)

但卫鞅始终感谢孝公的知遇之恩,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永远是孝公的顶梁柱。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6)

孝公也始终相信卫鞅,以命相托,孝公有收复河西的心愿,卫鞅亲自挂帅,二人临别前的一拜。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7)

青山不在,松柏何依,故人故剑情深,卫鞅将孝公赐给自己的穆公剑还给故人,这把剑是可以保卫鞅性命的尚方宝剑,但卫鞅的心已经随着孝公一起死了。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8)

太子继位,老贵族势力复辟,大秦江山风雨飘摇,卫鞅忠于孝公,更要维护秦国新法不乱,于是故意以身犯法,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引出藏在湍流河底的暗礁,助太子扫清障碍。

卫鞅赴死之前,回到曾经与孝公相识的地方。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19)

太子不忍杀卫鞅,可大势所趋太子也无能为力。囹圄之中,二人交心,卫鞅什么都知道,他知道自己的死将成为太子制衡老世族的一支利箭,更知道自己以大良造之身死于自己的法规之下,太子会将让秦国“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治彻底传承下去。商鞅虽死,而新法永成,秦国将会更加强大下去,他也完成了与孝公的青山松柏之约。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0)

商君被诛九族,五马分尸,知太子杀自己而传承新法,刑场上商鞅含笑九泉。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1)

纵观很多历史正剧,君臣之情多以互相权衡与斡旋为主,在那样一个艰苦又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这种比水还纯粹的“君以国士待我,我定以国士报君”的君臣之情确属罕见,就是因为这种感情太纯粹,让人既向往,又感慨。这种纯粹的君臣情也许才是观众真正爱看的cp,才是留住观众的好故事。

说完剧情,再说说两部剧对家国大义的塑造与深度,《大秦帝国》的军歌一直是一种灵魂一样的东西,一头连着血写长歌,一头是王权霸业。

秦始皇终于除去了母后的祸国情人嫪毐,于是携民众在街头一起唱军歌。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2)

孝公在败兵之际,含泪与伤兵们一起唱军歌。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3)

秦始皇要一统六国的原因。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4)

孝公临死前对霸业垂成的不甘心。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5)

卫鞅自知必死,但绝不以避世逃避。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6)

最后说一下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虽然大秦帝国系列是男人戏,历史上的风流人物也绝大多数不是女人,但是因小可以见大,一个编剧,一部影视作品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很能体现整部剧最内里的价值观是包容宏大的,还是哗众取宠的。

《大秦赋》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太让人无语了,华阳太后以一己之私乱政,娼女和赵王苟合,赵姬与嫪毐私通生娃,还被秦始皇捉奸在床。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7)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8)

而且,秦始皇也是个恋爱脑,明知道芈华是华阳太后派来以美色诱惑自己的奸细,但还是爱美人不爱江山。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29)

纵观《大秦赋》全剧,女性角色不是反面形象,就是没有自我思想的恋爱工具人。也许会有人说,秦始皇年代的华阳太后与赵姬就是坏人,剧本没错。确实是这样,但又为什么给赵姬那么多祸乱宫闱的戏?为什么就不能有哪怕是点缀式出现的大义、勇敢的女性角色?这里不得不再说说《大秦帝国之纵横》里的女性角色,虽然戏份也不多,但是在商鞅变法渐成之际被赐婚,遂想和高圆圆一起离开秦国时,高圆圆拒绝了他,编剧写高圆圆这个角色也许是为了迎合市场,但绝没有怀着贬低与哗众取宠之心在写。

大秦帝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对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国第一部)(30)

众所周知,历史剧不只是讲历史,更多的是以史为镜,借古说今。历史上商鞅变法的意义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在剧里,商鞅变法的核心真的是一语双关,这也许才是这部剧真正想告诉观众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