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一批”活动。以100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为重点,深入推进重大项目集中攻坚。1月28日,春节长假后首个工作日,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吹响了河南2023年拼经济、抓项目的“冲锋号”。1月29日,河南日报联合大河财立方推出“探访河南大项目 感知18城经济脉动”系列报道,探访各地如何贯彻“项目为王”理念,筑牢发展底盘、激活动力源泉。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段伟朵】1月28日,洛阳市与全省同步举行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洛阳市本期共实施项目311个,计划总投资2857亿元。其中,全市第七期“开工一批”项目160个、总投资1820亿元。

据介绍,自河南全省发出项目建设“最强动员令”以来,洛阳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统筹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全面实施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加快培育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宁德时代、凯盛科技、华为技术、海澜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地,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洛阳开花结果,为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打造“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有力支撑。

【探访】

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有的项目春节“不打烊”

连绵不断的机器轰鸣声中,数不清的车辆排起长龙,忙碌不停。虽是数九寒天,现场却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热火朝天景象。现场工人讲:“24小时作业、昼夜不停,3天变个样,春节也没停工。”

这个“大场面”,正是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洛阳百万吨乙烯项目的土地平整现场。

据介绍,石化产业是孟津区的主导产业,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百万吨乙烯项目的落地,将助力河南石化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从根本上解决洛阳石化“油头大,化尾小”的问题,推动石化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发展。2022年10月份以来,乙烯项目建设指挥部各专班主攻关键节点,强化要素保障,集结最优资源、最强力量投入项目前期基础建设,为2023年项目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航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厂库房区域主体结构已封顶,创新中心、实验中心及宿舍楼主体结构已施工至多层,各项建设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洛阳宁德时代项目介绍(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落地)(1)

项目现场负责人、中航光电后勤基建办副主任王亚风介绍,该项目是我省“三个一批”在建的重点项目,也是中航光电践行航空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项目计划总投资22.69亿元,占地211亩,新建科研生产及仓储、动力站房及配套面积3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光电有源连接组件及设备等产品315万套的生产能力,“预计2023年12月份可建成投用”。

在东旭氢能电机装备产业园,记者看到,该产业园主要建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和智能高端装备项目。其中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已于2021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投产;智能高端装备项目正在紧张推进中,预计2023年12月建成投产。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已逐步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能源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东旭氢能电机装备产业园项目正是围绕行业核心技术、装备、产业链条、示范应用、基础设施等打造,特别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生成的排放物仅为水,不产生污染,且能量转化率高、寿命长、燃料来源广,不依赖石油燃料。

【产业】

项目落地生根,或将拉动产业链快速发展

抓项目、抓创新的背后,是我省经济强劲反弹、创新发展蔚然成风、“项目为王”理念深入人心、集聚效应越来越强的发展劲头。每一个项目落地生根,或将拉动一条产业链的快速发展、集聚,对于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航光电积极融入实施‘十大战略’,深入落实洛阳市委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抢抓光电元器件产业风口,深耕光电连接器专业领域,主动担当起洛阳建设千亿级光电产业集群的重任。” 王亚风介绍,项目达产后,将吸引超3000名专家学者、产业工人在洛集聚,在区域内形成光电产业技术、生产、人才高地,为全市制造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东旭氢能电机装备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洛阳秉持“亲商、安商、富商、尊商”的优良传统,深度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来洛投资提供优质服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涧西区瞄准“风口”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对风口产业扶持力度,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为企业“送政策上门”的服务,为东旭与洛阳的牵手打下了夯实的基础。“项目建成投产,将吸引氢能上下游相关行业在洛阳及河南集聚,促成中部地区氢能产业链的形成,将持续为建设千亿涧西提供有力支撑,为洛阳打造河南省万亿级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洛阳宁德时代项目介绍(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落地)(2)

“我们这个项目建设抓住洛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先发优势,可为中西部地区的相关生物医药企业提供高水平生物医药和动物数字化管理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中试及转化技术服务,将助力洛阳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异军突起。”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创业介绍,该公司产业化基地项目整体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着眼于我国现阶段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检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溯源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打造集“畜牧追踪溯源-疫病诊断-精准治疗-食品安全检测”生产、研发、销售、转化、人才培育于一体的动物健康全产业链高科技产业基地。

洛阳宁德时代项目介绍(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落地)(3)

目前,该项目一期的重大动物疫病检测诊断试剂生产车间已投入生产、河南省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及防控重点实验室已建成投用。项目二期将建设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由多位国家级引进人才领衔的科研产业化中心,建设食品安全及重大动物疫病检测诊断试剂及设备、动物用蛋白质药物、动物数字化管理四大产业化中心等。

【发展】

一大批龙头企业落地,洛阳加快培育十大重点产业集群

洛阳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河南发出项目建设“最强动员令”以来,洛阳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以抢抓产业风口为主线,持续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统筹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全面实施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加快培育十大重点产业集群,前五期“三个一批”项目进度居河南省前列。宁德时代、凯盛科技、华为技术、海澜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地,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洛阳开花结果。

洛阳市各级各部门将树牢“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做到“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工作盯着项目干”,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让地企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打造“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有力支撑。

需要看到的是,近年来,洛阳市围绕做强产业集群,着力抓精准招商。瞄准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精准招引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左右链优质企业和项目集聚,着力塑造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坚持稳住传统产业基本盘与抢抓“风口”产业新赛道相结合,在综合分析洛阳产业优势和未来产业趋势的基础上,谋划确定了新能源电池、光电元器件、高端轴承、电子化工材料等重点发展的“风口”产业集群。聚焦重点产业集群,与市域内骨干企业联合绘制产业链图谱,明晰产业招商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确保招商引资有的放矢。

此外,瞄准长三角、环渤海、粤港澳大湾区等“风口”产业集聚地区,设立招商联络处和招商组,抓好驻点招商;针对“风口”产业特点,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产业链招商专项基金,健全政府引导资金“募、投、管、退”等机制,抓好基金招商。与有发展“风口”产业经验和资源的产业运营商合作,布局建设专业园区,抓好产业运营商招商。

【保障】

开发区一般性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开工时间“提速”2至4个月

为了促进“三个一批”活动顺利推进,洛阳市也在审批、调度、资金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努力跑出项目落地“加速度”。

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注重政府靠前服务,对规划审批、文物考古、环评等15个前期事项全部实行政府代办。推动企业信守承诺,对“防空地下室建设审批”等8个事项实行企业承诺即审批,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实现开发区内一般性投资项目“全承诺”“拿地即开工”,项目开工时间比原来提前2至4个月。

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做好土地出让前区域评估,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等10个事项评估,评估结果由区域内企业免费共享。在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的基础上,明确工业用地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标准”,推动土地带“标准”出让,实现项目开工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双提升”。

构建全流程并联审批机制。深入推进审批流程再造,为每一类型项目量身定制审批事项清单和流程图,推行“容缺办理”“多评合一”“联合验收”等举措,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实行联审联批集中办公,集中研究、协调、办理项目立项、选址许可、用地审批等事项,最大限度压减审批时间。

此外,聚焦制约项目推进的瓶颈问题,健全工作机制、精准调度服务,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资金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创新“引导基金 天使基金”“引导基金 市场化基金 投贷联动”等模式,健全适当让利、风险补偿等机制,激励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和专业投资机构参与全市项目建设。

【回顾】

七期“三个一批”情况

第一期 / 2021年7月10日

全市列入全省第一期“三个一批”项目共119个,总投资1196亿元。

其中,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277.1亿元

开工项目44个,总投资597亿元

投产项目53个,总投资323亿元

第二期 / 2021年10月8日

全市列入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项目共101个,总投资1095亿元。

其中,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218.3亿元

开工项目41个,总投资378.7亿元

投产项目41个,总投资498.3亿元

第三期 / 2022年1月4日

全市列入全省第三期“三个一批”项目共149个,总投资962亿元。

其中,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287.4亿元

开工项目63个,总投资399亿元

投产项目共62个,总投资276亿元

第四期 / 2022年4月6日

全市列入全省第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共201个,总投资1416亿元。

其中,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405亿元

开工项目100个,总投资706亿元

投产项目62个,总投资305亿元

第五期 / 2022年7月5日

全市列入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活动的项目共184个,总投资1226.2亿元。

其中,签约项目47个,总投资578.6亿元

开工项目76个,总投资417.7亿元

投产项目61个,总投资229.9亿元

第六期 / 2022年9月28日

全市列入全省第六期“三个一批”活动的项目共203个,总投资1198亿元。

其中,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312.3亿元

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303亿元

投产项目105个,总投资583亿元

第七期 / 2023年1月28日

全市列入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的项目共311个,计划总投资2857亿元。

其中,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428亿元

开工项目160个,总投资1820亿元

投产项目100个,总投资609亿元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