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这样想的】 017 周易正解第二卦,为什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的智慧(周易正解第二卦坤卦)(1)

坤 下坤上坤

坤: 元亨 利牝(pin)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 先迷, 后得主,利 。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卦,始生万物,亨通无碍,利于像雌马一样柔顺中正。君子有所往,贸然争先则迷于歧途,随顺于后则有人作主,自然会有好处。向西南方向去会得到朋友。向东北方向去会失去朋友。安顺守正则吉祥。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乘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彖传说:坤,地的美德真是大极了。万物靠它生长,它则顺乘天意。坤德深厚,载负万物,与天合德,恩泽无量。它含容宏大,使万物顺利成长。牝马和地有相似之处,奔驰在辽阔的大地上。它生性柔和驯顺,象征着坤地的利物之德和贞正之德。君子有所往,贸然争先则迷失方向,随顺于后则符合常道。朝西南去会得到朋友就和朋友同行,朝东北去会失去朋友。但最终会有吉庆。安顺守正的吉祥举止,是和坤地的无限柔德相适应的。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传说:大地情势和顺,君子取法于地,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卦的智慧(周易正解第二卦坤卦)(2)

初六;履霜,坚冰至。

第一爻 踏上寒霜,不久就是严寒的冬天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象传说(在以后每卦的排序中,爻辞下面都是象辞,即‘象传说’,故自此以下省略):履霜坚冰,是说阴气开始凝结。顺着自然规律推断,地冻三尺的日子将要来临。

六二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第二爻 正直,端方,宽厚,即使不学习,也无所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二爻的变动,是表现出,坤地内正外端的的德性。无习无不利,是说不去盲目地模仿,效仿他人的作为,坤道光也,是说保持了坤地正直、端方、宽厚的品德。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第三爻 蕴含章美,能行正道。如果参与君王的事业,即使没有多大的功绩,也会有个好的结果。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含章可贞,是说能随时局而动。或从王事,是说要发挥、光大自己的作用。

六四曰:栝囊,无咎,无誉。

第四爻 像扎紧了布袋口一样缄默不语,没有灾祸,没有荣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括囊无咎,是说小心谨慎自己的言论可以避免祸患的危害。

六五曰:黄裳,元吉。

第五爻 黄色的衣裳十分吉祥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黄裳元吉,是说人的表现是中规中矩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第六爻 龙在原野上交战,流出青黄色的血。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龙战于野,是说坤道发展到上六已经穷尽了。

用六:利永贞。

用六爻辞说,只有永远守持正道才有利。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象传说,用六,就是要永远守持正道,才能最后获得好的结果。

周易坤卦的智慧(周易正解第二卦坤卦)(3)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乘天而时行。

文言说,坤道极其柔顺,发展,动作起来也是刚健的。自身是安静,方正的,然后遇明主而跟随就能获得正常、常远的利益。坤道包容万物,化育万物,并使其光大。坤道是多么柔顺,它禀乘天道,谨遵时序而运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辫之不辫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民杀死国君,儿子杀死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事情的发生是积渐而成。是应该察觉却没有察觉的原因。易经上说,履霜坚冰至,这是告诫人们要坚守正道,注意时局的变化和存在的危险吧。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所谓‘直’就是正直,所谓‘方’就是仁义。君子以谨慎的态度端正思想,以仁义为外在的行为准则。保持恭敬、仁义就不会担心品德的缺失。保持自己正直,仁义,宽厚的品德,不盲目地去效仿他人的作为,就不会出现不利的局面,就不用疑虑自己的行为。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也,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阴柔在下者,尽管有美德,仍然含而不露,不去故意张扬,去辅佐君王做事,不敢居功为己有,这是为地之道,为妻之道,也是为臣之道。为地之道就是虽然不自居功,但实际上是继天之事业而使其完成。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栝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天地变化,草木就繁茂。天地闭塞昏暗,贤人就会隐居不出。易经上说,‘括囊,无咎,无誉’,大概是说贤者一旦处于乱世必会言行谨慎。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君子的作为美好中正顺通事理,端正品行,美德体现于其中,身心舒畅,致力于事业,生活的美好就会自热而然地到来。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言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阴所代表的坤道,或人道,会疑惑于是否符合天道,必辫之、证之,故曰:必战。

坤道或人道追问的是天道,故称“龙”焉。

坤道或人道是有其自身的现实性和特殊性的,是不能完全类同于天道的,故也可以说是残酷的、现实的。

玄者,天色也。

黄者,君子之色也。

天人相杂,君子之问也。

君子之道也。

坤,言人道也。

周易坤卦的智慧(周易正解第二卦坤卦)(4)

问答:

乾者,天道也。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

“龙”行于天地之间。

乾者,言天地之道,自然之道也。

坤者,地道也。

“驯致其道,直以方也,含章可贞,栝囊无咎,文在中也,永贞大终”,君子明其德也。

坤者,言人道也,言君子有其德焉。

故曰:君子以厚德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