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谐音泛滥

刷抖音的时候大家都在刷“687”,跟朋友了解后才知道是“了不起”“撩不起”的意思。刷知乎的时候回答前面总是有个“泻药”,后来才知道是“谢邀”的意思。布吉岛是哪个国家的?哦原来是‘不知道’的意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论是走在大街小巷,无论是看报纸还是上网,商家招牌和广告品牌中的谐音字比比皆是,使用谐音字成风,而且越用越滥令人反感。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1)

谐音是一种基于我们中华文化“一字多音”“一音多字”而形成的特色,在广告中,往往由创作者赋予一定的趣味与创意,让受众能够自己悟出其中的巧妙之处,与创作者达到默契与共鸣的手段。

可口可乐的翻译算的上是音译的经典之作了。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2)

coca cola的愿意本是该饮料含有的两种物质:coca(古柯)和cola(可乐树籽)中的成分,并没有更深层的意思,但翻译为可口可乐可谓神形兼备。

到了网络文化年代,谐音开始让人厌恶,网络谐音梗的发扬光大可能是从“河蟹”开始的,就像全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医疗机构系统敏感词汇。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3)

当谐音梗侵入广告后更是猖獗,当品牌来到社交网络后,其面临的局面与传统广告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在传统广告时代,可能一年甚至多年就是一条文案,而社交网络的及时性和多样性,往往让品牌想要做得更多,它们在社交网络上恨不得一天十八条文案。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4)

在这种高频率的创作中,谐音梗成为了节省时间的通用模式,使用这种模式可以让文案看起来至少不差。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5)

它让创作者的思维固定到一个方向上寻找解决办法,避免思维发散带来的时间和精力消耗,说到底这是一种思维懒惰

谐音广告语效果真的好吗?

有人说使用谐音字有新意、有创意,而且构思很巧妙,然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第一个用鲜花来比喻美女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再用鲜花比喻美女的人是庸才,第三个还用鲜花比喻美女的人是蠢才。”

的确,偶尔一两次机智的谐音很讨巧,过多的谐音便让人觉得厌烦。

以宝马的谐音文案为例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6)

世界那么大,“贷”你去看看。网络语 谐音,很好,接地气,贷我。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7)

必马win,弼马温的谐音,比喻很贴切,养宝马嘛,造词大法好啊。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8)

我型,我速。我行我素似乎表达了品牌态度的样子,但是真的土……

看到这些文案,小快快不禁笑出了声,不是因为谐音的创意,而是因为这种为了取巧不择手段的行为。

商家跟风泛滥

创作者之间总会相互影响,越来越多的谐音创作语引发了更多的模仿,谐音便形成了链式反应。除了大品牌的做,一些小商家也有模有样地在跟风。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9)

曾就有这样的报道:有小学生因受电视台播出的淋浴热水器广告的影响而导致在作业中错误的将成语随心所欲写成了“随心所浴”。另一个小学生则是在看了服装店的招牌后将成语依依不舍错写成了“衣衣不舍”。

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还很多,这都是谐音字惹的祸。今已经成为了文化教育的反面教材。

现在的广告文案怎么写不了(现在的广告文案不用谐音就写不了了吗)(10)

滥用谐音字为什么会在广告行业如此盛行?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字数量太少,也不是我们的思想和创造力已经枯竭,我想根本原因应当是:思维的限制和懒惰,这种滥用的这种现象不仅在降低公众审美标准和品位,同时也不利于品牌建设。

在品牌传播中,合理利用谐音梗能为品牌加持,但是滥用则可能招致用户反感。快传播致力于新媒体营销推广,为品牌赋能,助力客户成就品牌,提供专业的文案、策划、媒介投放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