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很多大佬的PUBG视频,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大佬好厉害”,“蹦蹦跳跳的这么浪?”这类的想法,似乎大佬们的有些操作就是为了秀或者浪,确实有些动作是在浪,也确实是浪死了不少大佬,但是有些动作就不是为了浪,而是很有必要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到的技术细节。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1)

这些技术细节打造出了各种的素材,也让很多人面对这些人的时候有一种“技术骑脸”的感觉,实际上具备了一定的硬性技术后做到了这些操作,很多时候别人甚至都阴不到人。今天就用一些比较典型的操作来举例这些操作的作用。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2)

最先说的,就是最典型的蹦蹦跳跳。在移动的时候,索敌的时候甚至是对枪或者被打的时候,新手会趴下、一般人会找掩体,高手会找方向打人,而大佬在地上一蹦一跳。首先这些大佬很多玩的都是第一人称,视线受到了限制,需要跳起来扩展视野搜索敌人;其次就是闪避动作的一种,分段越高越是容易遭到爆头,乱跳最不容易被爆头,这样才会有反击的机会。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3)

而且跳跃的时候,也可以就近找掩体,调整自己的位置以图最好的射击角度。同时这也是一个策略,用于暴露其他人的位置,算是一种被动索敌,因为看见有人在蹦然后就试图打,一打就位置暴露,然后回过头来就能还击。

还有一个跳,是搜房子进攻楼层防止被阴的,就是转角跳。尤其是攻楼的时候,进门为了防止转角有人埋伏最好的选择就是跳起来,旋转着看转角有没有人。有人并且开火的情况下,因为跳起来了,根据一般情况下的枪口位置,头几枪很有可能会打在肢体上,伤害不高,但是从上朝下射击的位置不是肢体就是头。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4)

头几枪对方伤害不足,而自己都是高伤位置,这么一来就获得了后发制人的优势,当然十分的考验反应。同时因为转角的人的视角原因,跳过去的时候会因为只看见腿导致反应迟钝,就算是下意识开火也会对着架枪方向开火,会打空。不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这一招都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第一人称下腰射控枪方便。

然后就是对枪走位,有时候除了枪法自信的人以外都需要连射对枪,然后用走位控枪就十分的重要。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有个twitch主播以卧倒控枪著名,就算是攻楼也对脸怼枪,一边怼一边卧倒,卧倒后枪稳、卧倒的过程中对方会打空枪。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5)

但是在现在的玩家水平下这种操作只能被爆头,现在的控枪走位都是针对近距离的枪口左右晃动,向下压但是左右移动调整枪口的左右跳动,这和《彩虹六号》的身法有相似的地方。而且这种移动有一定的几率扰乱对方的开枪,尤其是怼脸距离还开镜的玩家,会因为移动转不过镜头导致无法击中目标。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6)

说到腰射,其实虽然说近战腰射好控制,实际上控得下来的没有几个。因为蓝洞给的第三人称视角下,腰射时候的后座力会让视角上扬,然后向下压枪和上扬一起就会导致画面的抖动。画面抖动的同时,部分状态下腰射会被身体挡住目标,导致难以判断是否击中和压枪效果,而画面抖动的时候人是静止的,画面的动作差导致了对眼前状况的判断失误。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7)

实际上第一人称视角下进行腰射的话效果会好很多,而且腰射要无脑一点,就管把子弹全部打出去就行。而且手枪的使用也是腰射更舒服,瞄具实在是不行。所以很多时候比如攻楼这种情况,就算是第三人称都会有人换成第一人称打进去,就是因为腰射效果的不同。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8)

同样的作为技术细节,很多人对投掷物的理解依然不够,依然停留在“闪瞎他怼脸”或者“放烟雾跑路”之类的情况。烟雾弹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释放烟雾的时候声音会严重的影响到声音,可以盖住脚步,所以会有攻楼的时候放烟雾弹的战术,目的就是为了盖住脚步声。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9)

包括闪光弹,虽然没有直接闪到不会瞎,但是这个东西严格意义上叫“震撼弹”,除了闪光还会影响到听力,也就是说可以掩护自己的脚步声。作为爆炸物的手雷却反而有掩护的作用,现在版本的手雷爆炸后的烟雾和火焰一定程度上可以作掩护,一堆手雷扔到对面大概有个几秒钟的时间可以掩护到自己,移动到短距离内的更好的掩体也可以使用。反正共识就是决赛圈手雷决胜负,但是烟雾弹和闪光弹的脚步掩护依然很有作用,何况还能声东击西。

没点技能都不敢来蹦迪了(大佬们为什么喜欢蹦蹦跳跳)(10)

所以大佬们的操作就可以看懂了,为什么大佬到处蹦,为什么跳跃击杀的动作可以做出来,为什么别人的腰射和我们的腰射这么不一样,为什么扔个雷突然眼前就出现敌人了。也就是这些细节,造就了除了枪法外的技术上的硬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