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和三月节等,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天人们会举行扫墓祭奠先祖和踏青郊游等活动,以体现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寒食节为何会败给了清明节(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1)

清明祭祖

清明节的由来:《左传》相传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带着随从逃到卫国,受尽欺辱后又逃到齐国,齐桓公善待于他,后又辗转逃到曹国、宋国、等国。在一次逃亡路上,重耳又饿又累险些丧命,身边的谋臣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一块肉做成肉汤,救了重耳。重耳很是感动,称将来做了国君一定重重赏赐于他。

寒食节为何会败给了清明节(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2)

介子推割肉做汤

后重耳在秦国帮助下做了晋国的国君,重耳在奖赏所有“有功之臣”时,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邀功请赏带着母亲隐居到了绵山。重耳知道后感到很对不起介子推,就叫手下去找,介子推不愿离开,重耳便命人放火烧山,迫使介子推出山,然而大火烧了两天还是不见介子推,等火熄灭后才发现介子推已抱树而死,重耳知道后非常痛心,于是将绵山改为介山,(今介休市)。重耳还下令以后每年这个时候全国禁止生火,只食冷饭干粮,以纪念介子推,这便是流传至今的寒食节。

寒食节为何会败给了清明节(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3)

晋文公祭拜被火烧死的介子推

寒食节为何会败给了清明节(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4)

寒食节

第二年年晋文公重耳率领群臣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被烧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昭告天下,将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为何会败给了清明节(寒食节与清明节的由来)(5)

清明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