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佳节,江苏镇江各地剧场都会轮番上演扬剧《白蛇传》,剧中白娘子为了爱情九死一生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也让“水漫金山”的发生地镇江名扬天下。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1)

镇江金山寺

说起扬剧,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扬州的地方戏,但实际上,镇江也是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两地有着天然的血脉情缘。而镇江虽然地处江南,但似乎比江北的扬州更具北方的特质与风格。《镇江方言别解》的作者王川将镇江形容成一个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

王川:理论上来讲过了长江就是吴语的地盘了,但其实不然,镇江就是一个语言岛,因此我用八个字来形容叫“南北交汇,五方杂处”。这样五方杂处人很多了,这样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语言。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2)

金山湖

镇江话既有江淮方言的腔调,也有吴语的软糯,还夹杂着北方官话的味道。而这中间的种种语言元素,记录着镇江城三千年的历史,承载着镇江人对家乡的记忆。著有《镇江方言大全》的本地人许金龙热爱用镇江话介绍镇江历史。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3)

许金龙在翻看《镇江方言大全》

许金龙:镇江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到了宋徽宗的时候,发现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绝对、的的确确是个镇守江防的好地方,所以取名叫镇江。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4)

西津渡,位于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是古代航运的交通要道,三国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宋代诗人王安石这首著名诗句中所说的京口就是镇江的古称,而瓜洲正是扬州之南的一地,钟山就是今天的南京。镇江自古便是长江黄金水岸,亦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既有江南的秀丽,又独具北方的豪迈之气,这刚柔并济的气质也体现在当地的语言里。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5)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观音洞、昭关石塔景点

一千多年前,随着晋室南迁,大量中原人口不断涌入镇江,使这里成为江南最大的侨郡。来自北方的侨民逐渐超过了当地土著的人口,于是镇江话的结构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及至清代,大量旗兵驻扎、京沪铁路开通、水陆码头发展,更让久经沧桑的镇江风云变幻,而每一次文化的交流碰撞,都会在镇江话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许金龙:镇江话当中,能找到很多吴语的痕迹,“过去”我们不讲过去,叫“老底子”,苏州人也讲“老底子”。“五二六三”,什么意思?是说这个人不规矩,油头滑脑。

语言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接续着人们千百年来的情感传承。历史上,一江之隔的扬州对镇江话影响很大。同时,由于镇江话保留部分古代特征,一些在普通话中已不押韵的诗词,在镇江话中依然押韵,例如这首唐诗《山行》。

镇江话读《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6)

北固山,镇江著名的风景名胜“三山”之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长江天险带给镇江的历史风云早已远去,但曾经的金戈铁马和文采风流却生生不息,逐渐融入当地人的血脉和生活之中,让这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志存高远,又淡泊宁静。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7)

北固楼上俯看长江

镇江为何方言是苏北话(镇江为何成为北方官话嵌入吴语区的方言岛)(8)

北固湾

来源:央视新闻

厦门广电集团广播中心i听厦门广播

编辑:陈虹

责编:张帆 陈国胜

编审:张瑶

昵称微信号昵称微信号
厦门广电xmgd2015i听厦门广播itingxm
移动电视

xmdstydds

厦门卫视xmstar2005

i听厦门广播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