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魾,俗称:面瓜鱼,因为它的肌肉的颜色为天然的黄色或橘红色,煮熟后,肉质变为金黄,色如南瓜,因此得名为面瓜鱼。其肉质风味独特,深受普洱、版纳、保山和河口等地百姓和旅游者的喜爱。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1)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2)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3)

国内主产区:澜沧江水系和萨尔温江水系。其体型巨大,最大个体可达50公斤以上。想必很多人对这家伙不会陌生了吧!它就是河中巨怪杰瑞米瓦德在印度北部寻找的吞人巨兽。我第一次见到巨魾的时候,我总觉得这家伙地狱来的吧,怎么长成这样子。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4)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5)

面瓜鱼的皮肤棕栗色,身体流线形,头大宽、嘴大、嘴唇边上延伸出的两根胡须,像似两把镰刀样子像个老头,十分丑陋。并且它的头部很长,这种前冲势头极其突出的造型表明了它凶猛掠食性动物的本质。要是你在深入了解一下,整个人都不好了!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6)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7)

在河中巨怪中是这么介绍面瓜鱼的:“印度的恒河,乃为世界宗教的第一圣河,信徒的家人会在其死后将尸体抛入河中,使其灵魂得到永生。而这源源不断的人类尸体,竟就成为了恒河中巨魾(面瓜鱼)们的美餐。有研究指出这里的巨魾长得比别的地方要大,就是因为常年可以吃到营养丰富的人肉”。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8)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9)

面瓜鱼绝对是怪兽。它体长似鲨,皮厚肉紧,身子滑腻,钻礁过石,潜水冲浪,速度如箭,嘴大牙利、强壮有力,是媒体谈论的热点,是许多极限钓鱼者梦寐以求的神秘对手。它们出没在深水急流、险潭里,特别是水面急深处缓流的深潭里多,凭钓处极难钓,但面瓜鱼的头和前躯特别粗大,性迟钝,颇贪吃,水浑浊时昭然若揭的见饵便上钩。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10)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11)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12)

过去鱼很多,大鱼也不少,四、五十斤一条的鱼多的是,人们往往在月明江清的夜晚,打着手电到江边浅水区照鱼、砍鱼,或是在农闲之时用网捕鱼、用钩钓鱼。捕到的大面瓜鱼,渔人用结实的尼龙绳将鱼穿鳃钻嘴拴牢,放入岸边浅水里。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13)

澜沧江小湾有些什么鱼(寻找澜沧江里的)(14)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品味提高了,上游修建大坝,江里的大面瓜鱼愈来愈少了。这鱼在水下岩洞隐身,一般情况,很难捕到。前些年红河下游的人,经常到我们这里,只有拖网船打过,有目击记录的是48公斤! 也有当时糯扎渡电站截流的时候下游水位较低的时候有人用鱼炮炸出来过。如今再想捕到四、五十斤的大鱼已经不可能了!只能寄希望于通过人工养殖来保留这一原始鱼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