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辽中,水润绿城。

丰沛的九大水系,滋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

航拍机穿城而过,绕水而行,缓缓铺陈出一脉江南水乡的“醉美图景”——

秀丽无边的珍珠湖,水草丰茂的蒲河湿地,以及星罗棋布在版图间的万千鱼塘……水光潋滟,风吟如歌。

秉承“绿色发展观”,大力推进绿城崛起战略,新辽中,正值芳华。

此番航拍的落脚点是——海之帆广场。高近百米的钢结构巨帆,体量宏伟,气势磅礴。千帆竞发的雄劲态势正如今日的辽中,脚步铿锵,豪情万丈。

聚焦产业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壮大商用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环保再生资源等新兴产业,构建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新体系。在冲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辽中区委书记李晓航目光笃定——“我们将锁定富民强区的总目标,按照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解放思想,明晰思路,真抓实干,努力为沈阳振兴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辽宁改革创新示范区(飞阅大沈阳瞰辽中)(1)

海之帆广场

投资200亿元的珍珠湖文旅小镇项目、投资20亿的辽宁荣信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中国珍珠湖(沈阳)康复养老中心项目……2019年,辽中区大项目纷沓而至,经济形势向阳向好,目前已承担亿元以上项目任务55个,已列入市级重点项目39个。

此外,辽中目前还重点储备项目40个,主要包括投资60亿元的华源风力发电;投资30亿元的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正威集团金属材料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吉林皓月集团肉牛产业综合示范项目……

辽宁改革创新示范区(飞阅大沈阳瞰辽中)(2)

从“往外飞”到“燕归巢” 辽中人民幸福感与日俱增

宽阔道路、就学便利、就医不愁……美好的城市生活,是辽中广大群众翘首多年的期盼。

让老百姓都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这是辽中撤县设区的内涵初衷,更是辽中区委、区政府持续书写的民生答卷!

农民变市民,就是要改变农民这一传统的习惯。在农村,辽中积极推进合村并点,让广大农民过上城里人的好日子;在城区,成立了社区,实现居民自治、民主管理,居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通过一个个机构、一个个组织,一个个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让市民的诉求得到反映,让市民的权益充分得到保证,让市民的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

而随着辽中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人们发现这片土地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打工仔”“农民工”纷纷从“往外飞”到“燕归巢”:在家门口就能像城里人一样,有份稳定工作、住进宽敞楼房、享受幸福生活。

“前几年在外头打工,工资剩不了多少,目前在镇里打工,一个月收入几千元,落在手里的钱比以前多了,还能照顾上老人和孩子。”杨士岗镇佑户坨村村民小刘笑呵呵地说。

多年来,辽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把城乡二元结构这个“水闸”打开,让城乡之间的统筹之水顺势而流。

打通“水闸”的关键,在于集中资源着力强化便民平安、科教文化、基础设施等功能,在就业服务、医疗保障、居住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服务。为此,辽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兜紧民生保障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立在新征程的起点,迎着新时代的曙光,辽中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必将焕发更多活力,迸发更大力量!

辽宁改革创新示范区(飞阅大沈阳瞰辽中)(3)

工业 近海经济带: 转型升级提升“加速度”

近海经济区作为辽中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不仅是全市重点打造的经济增长极,也是辽中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加速器——

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辽中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再生资源等特色产业。金杯卡车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产整车20万辆,先进装备制造配套产业,1月至8月规上产业值实现25.28亿元,同比增长17.40%;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1月至8月规上产值实现8.12亿元,同比增长33.33%。

1、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夯实。现有金杯、远程摩擦、中屹汽车零部件等企业11家,重点推进华通宝马汽车零部件科技园、北京华冠电池研发中心及高寒电池包生产等10个项目。

2.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现有万谷园米业、四兄弟肥业等规上农事企业30余家。目前重点推进长春皓月肉牛产业综合示范、北京顺鑫种牛繁育及肉食品加工基地、辽宁天天想蔬菜制品加工等项目。

3.智能制造及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产业以中科煜宸为龙头企业,已吸纳沈飞制造、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喜马拉雅、康硕集团等10余家国际一流院校和企业入驻。新材料产业现有辽河特种玻璃等20余家企业,目前正在重点推进沈阳盛晞新材料风机、沈阳英派高档铝合金型材等项目。

4.再生资源产业。规划面积4500亩的环保A园已入驻沈阳中弘、远通物流、辽宁永祺、大连环嘉等10余家企业。目前重点推进南京法宁格、青岛双星、重庆中钢等项目,同时正在积极争取国内报废汽车拆解业务在我区试点,着力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

工业发展趋势向好。电线电缆行业初具规模,园区现有艾克线缆、宏远电气、威尔线缆等7家电线电缆企业,年产值可达16亿元;轨道交通产业初见端倪,园区已拥有旭阳中冶座椅、远程刹车片等5家企业,年产值已达4.8亿元。

辽宁改革创新示范区(飞阅大沈阳瞰辽中)(4)

四大主题园区蓬勃发展。目前,近海经济区重点打造四大主题产业园区:一是以金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为依托建设汽车产业园,打造沈西工业走廊辽中节点的汽车产业集群;二是以辽宁中科三维打印“创新中心大厦”为孵化平台,依托辽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新材料及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三是以中化科技等危废项目为依托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打造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四是以中北通磁等表面精饰项目为依托建设表面精饰园,打造表面精饰产业集群。

近期,辽中区还将以综保区和出海铁路为依托,规划建设物流产业园,打造集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国内物流为一体的物流产业集群。未来,辽中将充分利用三维打印孵化平台、再生资源产业园和表面精饰产业园这三个特有载体招商推介,率先突破,引领带动园区整体发展。

创新驱动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双培育”计划实施。园区企业艾克电缆申报的新型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研制及示范应用项目被市科技局推荐为2019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研发平台建设,打造辽宁首家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建成1.64万平方米的研究院综合研发大楼,正在组建增材制造创新、焊接与连接、金属粉末制备、特种装备等四个研发中心,创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沈阳盛纳装备制造技术研究院和沈阳伊思特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园区企业新上生产线,引进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辽宁改革创新示范区(飞阅大沈阳瞰辽中)(5)

农业 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 打造辽中特色品牌

刚刚结束的农博会上,辽中区的几大展位人气爆棚——辽中大米、辽中鲫鱼、辽中玫瑰、辽中葡萄还有辽中寒富苹果,五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美誉度。

70年步履向前,从百年大县走向农业强区,辽中区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多项殊荣。

农业始终处于辽中经济发展的绝对C位,辽中依靠独特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已形成稻米、果蔬、花卉、畜禽、水产等农业产业布局。

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辽中区农产品资源丰富,依托辽中区现有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发挥园区距高速不足1公里的地理位置优势,利用与北京对口城市大好时机,加大对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的招商力度,结合辽中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引进粮油加工业、蔬菜加工业、畜禽肉加工业、蛋制品加工、饮料加工业、特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多次加工增值,建设成为集加工、物流、科研、信息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特色园区。

休闲观光农业:以辽中蒲河湿地、滩地、杨士岗花溪地和一品汤泉温泉度假酒店为核心的温泉旅游服务业发展良好;以刘二堡皮家堡葡萄采摘为主,休闲观光为辅的休闲旅游产业日益向前。辽中将重点挖掘区域内农业特色文化内涵,以优质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大力引进以种植油菜花、向日葵等观光与赛事、采摘、科普、房车营地、小木屋等相结合的休闲观光旅游项目,打造集休闲观光、餐饮住宿、劳动实践、趣味活动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区。

打造辽中特色品牌:依托辽中水稻院士工作站,提升水稻品质,聘请专业策划公司,以沈阳万谷园米业30万吨留芽米生产基地及72家稻米加工企业为基点,依托 “康森”“茨梅花”“北来香”等农业品牌,策划辽中大米品牌推广,建立线上品牌专柜,加大网络途径宣传,提高大米附加值及品牌影响力。

整合辽中白酒资源,重点培育“清王酒”“努尔哈赤”“御清泉”“厚德煮酒”酒业品牌,促进其与北京“牛栏山”“二锅头”等知名酒类品牌实行跨地区重组,打造真正意义上的辽中白酒品牌。

生态 蒲河十景水清浅 两岸树绿美宜居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林间百鸟成群,水中蚌鱼游走,千亩荷花藕飘香,万顷蒲草随风扬,青松翠柏奇花盛,滩涂芳草苇连天……一幅幅动态美景构成了蒲河现在的风景。映入眼帘的美景,又怎会让人想到六年前蒲河还是一条原生态景观区呢?

2010年开始,依据市委、市政府“生态化、景观化、城镇化、产业化”要求,蒲河被打造成一条休闲之河、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宜居之河,实现了“水连、河清、路通、岸绿、景美、宜居”目标。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地后,区委、区政府开始以蒲河湿地保护保育为重点,生态恢复为核心,兼顾湿地科普宣教及生态观光、休憩健身等功能,全面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在蒲河建成了近海绿洲、湿地公园、鱼美化秀、水到渠成等10处景观景点,以及各种配套设施。

珍珠湖作为蒲河廊道“一廊十景”之首,被打造成集生态、自然、秀美于一身的自然生态防护带,是沈阳的“西溪湿地”。景区建有赏荷亭、水榭长廊、观鸟台、栈桥泊渡、蒲丛林樾、曲径香荷、望渚思夫、鸟栖汀洲等景观点。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一系列举措,使辽中区相继获批了国家生态县、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旅游示范县。

蒲河湿地以及珍珠湖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推动了珍珠水城的发展步伐,使蒲河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恢复;还拉动了周边产业发展,在蒲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沈阳及周边地区度假、休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成功获批国家AAA级景区,成为沈阳的后花园,人们度假旅游观光、科普宣教的胜地,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徐娜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编辑 王沛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