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的手游,成为了这个时代影响孩子学习的“精神鸦片”。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曾经在《电子游戏软件》上面看到的一篇文章《乌鸦乌鸦叫》。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1)

字里行间看得出当时作者,对游戏在国内的现状表现出的痛心疾首。文章字字珠玑,在游戏玩家看来,这就是歇斯底里的呐喊,同时也是一种无奈。

那时候似乎除了游戏玩家以外,其他的所有人都对游戏恨之入骨。在媒体的报道之下游戏成为了过街老鼠。而当时只有《GAME集中营》敢于在“群情汹涌”的大环境中为游戏发声。而游戏玩家和其他杂志面对这场围剿,一点办法都没有。

杂志页面: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2)

时过境迁,谁会想到多年后的今天,游戏再次被冠以“精神鸦片”的称号?这次针对的目标主要就是网游(手游)。

似乎主机游戏、PC游戏、掌机游戏并不在围剿范围内,但不可避免地,所有类型的游戏都被误伤,整体陷入风口浪尖。

杂志页面: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3)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4)

《GAME集中营》这篇文章发表之后,遭遇了什么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几期后不得不更名为《电子游戏软件》,总算勉强在这个世道的夹缝存活了下来。

那么如今的家长,和当年的那些家长,对游戏的态度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答案是肯定有的!

如今孩子正在读书的家长,基本上都是8090后,当年都经历过“电子海洛因”的围剿战。只是当年的游戏玩家,如今的身份变成了家长。而这些家长对孩子玩的方面,表现得“通情达理”。知道应该如何掌控,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玩游戏,甚至家长还一起玩。

网上对“精神鸦片”口诛笔伐的人非常多,借助这次的话题再次对游戏狠狠批判了一番,将孩子考不上大学、无心学习,甚至打架斗殴、不听管理的原因全都归咎于游戏上。

令人欣慰的是,评论区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理智的回复,直击要害。

是的,如今的家长不像当年那么好糊弄了。

当年媒体说电子游戏就是“电子海洛因”,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玩街机游戏、红白机游戏、和电脑游戏的?就连网吧网咖都开得到死不活。孩子不玩电脑游戏了,是不是就都成才了?

好像还是没有,二十年后的今天又轮到网游(手游)背锅了。

在网上,我们随时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老一辈的大V,一直对游戏口诛笔伐,而年青一代的大V则有自己的想法。

下面这张图片最近非常火爆!似乎这一张图片很能说明问题。但是......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5)

玛德这种姿势玩游戏,你教我怎么发挥?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躺在床上玩游戏的不仅仅是小孩,大部分的家长也是如此,一边看一边傻笑。看视频的人和玩手游的人谁多?

如此说来,精神鸦片是针对所有人的,并不是针对小孩。而且内容针对的不是游戏,而是手机。很多家长的现状:父亲一个手机、母亲一个手机、孩子一个手机,各玩各的。

其实8090后成为家长后,都善于和孩子沟通,能够了解到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的原因,加上多年的阅历不断刷新眼界和格局,一眼就能看穿整起事件的因果。

本次对网游的围剿很不顺利,话题的热度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像是平静的水面激起一阵浪花,浪花散尽恢复平静,什么都没有改变,什么都没有发生,仅仅是游戏公司股价有些许波动而已。

我们再看看当年《乌鸦乌鸦叫》最后一段的述说: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6)

作者对游戏所遭遇的不公和误解,表现出来的悲愤贯穿了整个时代。

如今游戏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善了很多,虽然仍然不能被部分人接受,但这个时代的游戏拥护者们,却有更多机会和平台站出来为游戏发声,不再是一边倒的局面。

游戏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光明的。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7)

其实,从古至今都一样,真正应该关心孩子的人永远都是父母、至亲,而不是那些所谓的社会人士或者专家。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快乐教育”、“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是自由”、“释放孩子天性”

这些鸡汤所表达的初衷,的确是正面的。但是国内家长却不得其法,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选之人”,未来一定不平凡,于是在被各种兴趣班洗脑后,胡乱参加,导致鸡汤成为毒鸡汤。

要知道,解读这些鸡汤,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是无法做到的。这让多少孩子深受其害。

而如今舆论对游戏的声讨,究竟原因和目的为何,我们不得而知,但绝对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但对游戏的声讨,正好给了家长对责任的推卸,因此家长自然愿意相信孩子被游戏所误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8)

最后,我们再说说如今手游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家长的责任

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游、网游、页游、PC游戏、主机游戏都是游戏,害人的玩意。这其实也是对游戏的误解。(甚至很多人将一刀999的页游也和游戏联系在一起)

如今的手游,的确让很多孩子沉迷,没有家长正确引导的话,的确有可能荒废学业,甚至脾气越来越暴躁,连父母都打。

很多老一辈的人认为,是手游让孩子沉迷。舆论将一些罪责都抛向了手游,似乎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孩子学习不好的借口,而忽略了自身的不足。

我们打个比方,现在马上将所有的手游关停会有什么后果?

没什么用,该干嘛还得干嘛!

对于这些小学生来说,手机在手天下我有。就算没有游戏,还可以刷抖音;没有抖音了还可以刷动画片和电影;甚至还会打开一些禁忌的小电影。那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身心了,还有身体发育。

手机上面的内容太过于丰富,恰恰学习这一环节是用不上的,这能怪谁呢?

这里我们实话实说,孩子即使不玩手机,任由家长放养的话还是无法成才。而且孩子沉迷的并不是只有手机哦!导致孩子玩物丧志、眼睛近视、记忆力衰退的所有带有发光屏幕的电器:投影仪、电视机、手机都是。

网上流行的图片: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9)

多少孩子看个电视看得如痴如醉?

小孩谁管得住自己,家长一般也没怎么管。有几个家长可以做到随时陪伴孩子?随时教育孩子的?有多少家长能够经常带孩子出门长见识、旅游、购物逛街的?

家长有时间也是玩自己的,钓鱼、打麻将、玩游戏,觉得孩子烦,直接拿一个手机给孩子别妨碍自己就行。

甚至还有家长亲自为孩子解锁手机,注册账号玩游戏?

于是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精彩的标题:

《我亲眼看到父母将“鸦片”递给了孩子,在满腔怒火地斥责游戏》

《就算把游戏全部禁止,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

《不是因为游戏让你孩子不成才,而是你儿子本就不成才》

反人类的精神病(新的轮回再次开启)(10)

那么最后的问题,手游有没有问题?

有,而且很大!

国内的手游商真的良心吗?这个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发言权吧!游戏营运商天天研究的不是正确的游戏理念,而是玩家的消费心理。

普通的家长,怎么可能是那些开发游戏的精英人才的对手?

氪金,一直都是国内手游的运营理念。当然了,如今氪金理念也与时俱进,和早年的氪金方式大相径庭。毕竟消费者理念发生了变化,消费群体也改变了。

如今的大部分手游不需要充值就能玩,却利用小学生心理进行诱导充值,可以说将大人和孩子的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彻。

而部分家长对这些套路都知道,但一点把柄都抓不住,一点办法都没有。

最后总结就是两句话:

不会管孩子,却将孩子不成才归咎于游戏的家长,注定一生失败

利用孩子心理骗取氪金的手游都该封,但绝对不能让游戏来背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