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0日讯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了,面对各大电商铺天盖地的促销信息,你是否怦然心动,准备大“放血”?你的购物车里是不是已经塞满了心仪的宝贝?一边是高涨的购买热情,一边是随时可能出现的购物陷阱,网购时如何擦亮眼睛不被“坑”?徐州市工商局为大家盘点“双十一”网上购物常见的陷阱,为“剁手党”打上一剂预防针本报同时采访了一些网购达人,请他们为大家支招,以便吸取教训,理性选购,避免消费陷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网购达人无力偿还 网购达人列出后悔清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网购达人无力偿还 网购达人列出后悔清单

网购达人无力偿还 网购达人列出后悔清单

中国江苏网11月10日讯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了,面对各大电商铺天盖地的促销信息,你是否怦然心动,准备大“放血”?你的购物车里是不是已经塞满了心仪的宝贝?一边是高涨的购买热情,一边是随时可能出现的购物陷阱,网购时如何擦亮眼睛不被“坑”?徐州市工商局为大家盘点“双十一”网上购物常见的陷阱,为“剁手党”打上一剂预防针。本报同时采访了一些网购达人,请他们为大家支招,以便吸取教训,理性选购,避免消费陷阱。

1、网购达人:不少东西买来后只用一两次

有着七八年网购经验的顾女士,支付宝的账单已经达30多万。“网购的惨痛教训太多了。我家里堆满了买来又不用的东西,扔又舍不得扔。”

顾女士列出了一大串网购“后悔清单”,基本上都以小家电为主。作为一个一岁宝宝的妈妈,她喜欢网购一些小家电为生活增加便利,节省做家务的时间,但网购的这些小家电多数都是时尚而不实用。

首先是买来只用过一次的灭蚊灯。本来想着有了灭蚊灯不用点蚊香也不用挂蚊帐,环保又方便。结果灭蚊灯亮了一夜蚊子还是嗡嗡响。她在网上问卖家,卖家说必须24小时亮才有很好的效果。顾女士后来觉得白天亮灯太费电,夜里打开灯又太亮影响睡眠,就再也没用过。

其次空调扇和扫地机。空调扇用的时候必须往里面加水加冰块,忘加了还会导致触电,她用了一次嫌麻烦就收起来了。扫地机一点都不智能,地上稍微有点东西就会被绊住,时不时就要去解救它,还不如自己扫得快。

另外还有酸奶机、面条机、面包机、榨汁机,这些厨房小家电顾女士本以为把原料往里面一扔就可以等着吃了,没想到操作那么麻烦,做出来的东西也远远没有外面卖的成品好看好吃,更可怕是清洗很麻烦。

“这些小家电现在都堆在家里,我偷偷扔过一两件,爸爸发现后都给捡回来了,有的当花架用。”顾女士说,虽然有这么多失败的网购经历,她也承认自己网购有时很冲动,但还是挡不住她双十一买买买,收、拆快递是她最快乐的事,老公说就是换个大别墅也不够她放东西的,经常求她别买了。现在她网购的重点转向了服装。

刘女士也特别爱网购,她爱买的东西除了厨房用品外,还有一些手工用具。厨房用品多数都是用了一次就闲置。上次就为了卤猪蹄,她花200多元买了一个砂锅,结果就做了一次便束之高阁。

“我喜欢做手工,但又没时间做。在手工用具上花的钱更多。光顶针我就买了20多个,最贵的一只100多元,买回来两年了还没拆封。我还买了3套勾针,最贵的一套2000多元,用来勾蕾丝线的,然后我又花1000多元买了一套蕾丝线,但到现在还没想好勾什么,也没时间勾。”刘女士说,她买这些手工用具主要是因为喜欢,从来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公,要不他们肯定会骂她败家。

顾女士和刘女士网购的共同感受是:冲动是魔鬼,下单应三思。经过几年的历练,她们得到的网购经验是,多比较,尽量选择旗舰店,不要太相信评价。评价越长、赞美的语言越多就越不要相信。如果看到折扣大就点进去,这多半就是冲动消费了,往往会被商家的营销手段套进去。“双十一”期间,除了正常的折扣,经常会出现商家提价后再降价来促销,所以想买什么东西最好早早放进购物车,或者了解它一贯以来的价格。

2、工商局12345:六大陷阱谨防中招

根据往年“双十一”网购集中出现的投诉现象,徐州市工商局从一些经典案例中总结了六大网购消费陷阱。市工商局和市消协提醒剁手党们,网购有风险,下单须谨慎,在网购过程中务必擦亮双眼,谨慎购物,别落入商家的“套路”。当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陷阱一:先涨价再降价、打折

先涨价再降价、打折,这是每年“双十一”一些网店的惯用骗术,也是消费者上当最多的陷阱。每当看到特价销售、三折五折优惠之类的促销字眼,不少消费者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热情,头脑一热,大量囤货,结果发现上当。去年“双十一”过后,消费者王先生打电话到12315反映,他看到自己经常购买的某品牌卷纸由平时的59.9元(23卷)降价到39.9元(23卷),就赶紧囤了一大堆,收货后认真比对才发现,原来平时购买的卷纸克数是每卷200克,而“双十一”买的是每卷140克,实际上并没有优惠多少。

陷阱二:网购苹果手机发现是仿品

网上不乏品质存疑的假货、水货鱼目混珠,尤其是通讯产品、电子数码产品领域“山寨”产品流行。我市消费者小张去年“双十一”网购的苹果手机,刚用两个月触摸屏就出现失灵和频繁死机问题,找到当地售后服务商,却被告知手机是仿冒产品。

陷阱三: “特价”的电吹风等了多日还是缺货

在一些店铺,“特价商品”经常在消费者付款后长时间不发货,而卖家的解释往往是“缺货”、“售完”或者“备货不足”。有消费者反映,“买一个电吹风,搜到了一个价格最低的店铺,毫不犹豫地拍下,为了不浪费邮费,我顺便还买了些别的东西。等了好多天,却发现到手的东西中没有电吹风,卖家说‘缺货’,主动将电吹风的钱退给了我。电吹风没买到,买了一堆别的东西,但又不想自己花邮费退回去,只好认了。”

陷阱四:价格很诱人,运费很惊人

有不少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因时间紧张,只注意到促销商品的价格很诱人,却没有进一步注意到了后面标注的运费。消费者郭女士去年双十一后来电反映说:“我买了一套沙发,价格挺便宜。没过几天,物流公司打电话来让我去城外一个很远的地点自提,否则送货上门要加价300元,如果上楼还要另外加钱。我怎么可能搬得动沙发?只好自认倒霉。”

陷阱五:假冒客服网上“钓鱼”,银行卡被划6000多元

骗子在各淘宝商家的交易记录里寻找用手机号注册的买家,然后冒充客服人员诱骗消费者登录“钓鱼网站”,获取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再骗取消费者的短信验证码完成交易。消费者朱女士在去年“双十一”后来电反映,她接到一个自称淘宝某网店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她在淘宝买的商品因系统故障没有支付成功,需要再支付到其他账户。朱女士打开对方用QQ发来的链接,输入银行账号,并把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诉了对方,最后银行卡被扣了6000多元。12315工作人员建议朱女士抓紧报警。

陷阱六:中奖短信千万别信

“恭喜您!您在淘宝网购物时已被抽选为幸运二等奖用户,获得《淘宝网》梦想创业基金16万元及苹果笔记本电脑……”一些消费者在购物后,便收到一条名为“淘宝网活动公告”的短信。其实这是一个骗局,骗子谎称市民网上购物被抽中大奖,诱骗用户点击短信中附加的网址,从而在后台骗取用户银行账号、密码等。

3-提醒一:网上预售商品同样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

在“双十一”前期,多家商铺往往启动预售式促销或者“众筹”式促销。去年,一些电商就明示“预售商品不支持7日无理由退换货服务”,这些做法也得到了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支持。而在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称《规定》)中则明确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定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自行解释商品完好、增加限退条件等不公平、不合理规定,以排除或者限制消费权益、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

-提醒二:网店赠品也“三包”

一些电商在促销中往往采用附赠商品或者进行抽奖等手段进行促销。《规定》明确,这些赠品应当要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提供“三包”服务。集中促销活动中开展的有奖促销,不得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得进行虚假抽奖或者操纵抽奖。

此外,市工商局、市消协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双十一”即将来临,如有购物计划请提早做好购物准备,购物时选择信誉度高的电商,谨防链接暗藏钓鱼网站,付款时一定要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谨慎进行海外代购,注意保留网上购物凭证,绝对不要在网上透露个人账户信息。另外,“双十一”期间网购量陡增,快递方面容易出现爆仓现象,甚至遗失、损毁快件。为此,建议消费者网购时先谈妥物流协议,特别是购买贵重商品时要与商家约定好信誉良好、资质正规的快递公司,必要时选择保价运输,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揭穿谎言

1、专柜2000元的羽绒服,低于500元能买到吗?

专柜一件2000元的羽绒服,进价一般是5折,经销商赚一折,起码也要1200元,花四五百甚至八九百能买到吗?而高仿一件羽绒服,不带毛领的成本在180-250元左右;貉子毛领加100元钱左右,假毛领15-30元钱一条。如果贪便宜买一件,恐怕是被“宰”了还帮着数钱。

2、看评价买的怎么还上当了呢?

卖了200件,却只有几个评价,这可能吗?这几个评价清一色都是几十上百个字,把衣服夸的跟花儿一样。而你在写评价时是不是随便说几个字就好了?

3、三标是真的还是假的?

有的高仿货会花钱做吊牌和三标;有的店家会直接不加标,说是“原厂出货”,都是剪标的;有的直接用自己公司的商标或做个高仿标,换字母或少笔画。

4、为什么要5分好评并返钱?

不要以为这是为了几个字的好评,这是为了店铺能继续卖下一个高仿。

文/记者吴云通讯员林希松

新闻链接

不定期秒杀难抢,催生“代秒族”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不少电商平台商家不定期推出低价秒杀活动,帮“剁手族”们抢购秒杀商品的“代秒族”应运而生,并成为一门生意。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代拍”、“代秒”关键字,立即出现数十家相关店铺,服装、演唱会门票甚至车牌都能代拍。在“恿气代拍”店铺,首页宣传显示“专业代秒、代拍代抢,命中率高”。客服告诉记者“匿名购买,保护客户隐私,成功收费,失败将全额退款”。在店铺首页,还有一张主要代拍店铺表格,包括骆驼、ANNA、百丽等75家热门店铺。

虽然店家并不承诺每件商品都能拍到,但好评率高达99.98%。有消费者评价:“逢拍必中”“1秒就抢上了,简直不要太牛啊!”

为什么平常人费尽心思都抢不到,这些代秒商家1秒之内就可抢拍到限量商品?一家代秒商家工作人员表示,使用可以自动下单秒杀器软件,是行业潜规则。记者通过搜索软件下载网站得知,此类秒杀器可开启10个进程同时进行下单操作,下单的时间间隔为0.1至10秒之间可调,可以在1分钟之内发送上百次订购请求,远远胜过手工下单的速度。

据记者了解,目前这些“代秒族”主要活跃在C2C类电商平台上,对于以京东为代表的B2C型电商平台,由于防护体系更加完善,代秒手段多无法施展。

然而,律师提醒,“代秒”流程下,消费者个人信息更是存在泄露的高危风险,且面临维权举证难的尴尬。

双十一“剁手族”摩羯座最多?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狂欢临近。近日,江苏移动移动新鲜出炉的“双十一”电商数据显示,12星座中,摩羯座堪称“剁手族”第一名。另据预测,今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淘宝销售额有望达1100亿元,相比去年912亿元增长20%。

“剁手党”地域分布上看,苏州、南京、无锡位列江苏前三甲,2016年占比预计为22%、13%、12%。盐城、宿迁、淮安等苏北地区网购人数今年将有所提升。其中,宿迁有望从2015年的第12名一跃而至第8名,盐城也有望从第9名上升到第7名。另外预测中有个有趣的趋势:网购用户中,女性占比41%,而男性占比为59%,看来在网购这件事上,“剁手女”不敌“血拼男”!

江苏移动大数据预测,今年“双十一”80后网购用户数占比达32%。第二是70后,占比26%。第三是90后,占比23%。值得注意的是,60后和50后年长网购用户比例在逐年上升。据预测,60后用户有望从去年的14%提升至15%,50后将从3%提升至4%。

从职业看,从事卫生行业的用户最爱网购,占比预计达34%,2015年比例为35%。餐饮业用户排第二,预计占比将从2015年的16%激增至2016年的24%。服务业用户排第三,预计占比将从2015年的7%大涨至2016年的12%。而且,2016年“职业TOP3”或占据了所有用户的七成,去年总占比58%,说明网购爱好者在这三个职业中聚集程度进一步加剧。

综合《三湘都市报》、《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