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到财阀垄断政治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恐怕只有韩国,但实际上,“财阀”可以有很多种名字,在韩国这些垄断企业名叫财阀;在日本,它们叫做财团;而在前苏联国家,他们叫做寡头。

虽然说现在在前苏联国家中,陷入寡头政治的最典型例子就是乌克兰,但其实,过去俄罗斯曾经受到寡头的控制。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寡头崛起,一度曾狂言“可以让猴子当总统”,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会出现一个手段强硬的普京。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

能让猴子当总统的俄罗斯寡头

1991年,红旗落地、苏联解体,这个红色巨人结束了自己的时代,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其实,在苏联解体钱,戈尔巴乔夫的国企私有化改革,已经展现出了其巨大的副作用:社会中有权有势的人,可以轻易地通过职务之便、以极小的代价收购国有企业,让国家财富迅速集中到了一部分人手中。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2)

资料显示,有的企业甚至以1美元的价格就被拍走,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在苏联解体之后,情况更加严重。因为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先是推行了所谓的“休克疗法”,导致物价飞涨、卢布迅速贬值,许多俄罗斯人辛苦劳作一辈子才积攒的财产一夜之间几乎损失殆尽。

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早早得知了风声,将卢布换成美元,不仅没有损失,甚至还血赚了一笔。可以说,休克疗法不仅没有能让俄罗斯经济恢复,反而差点让俄罗斯休克。

到了1992年,叶利钦又宣布将国有资产转化成1.48亿分支票和凭单,每份面值1万卢布,但只要花上25卢布就能去银行提取,而且“认票不认人”。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3)

俄罗斯的一些权贵更是借机大量收购凭单,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许多俄罗斯国有企业的股份和控制权,俄罗斯的国有资产就在这样几轮转换中,变成了俄罗斯一小部分人的私有财产,俄罗斯寡头就此形成。

最终,俄罗斯全体人民的财产集中到了7个人手上,他们就被称之为俄罗斯的“七大寡头”,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国内一半的财富都集中在这7个人手上。

七大寡头当时在俄罗斯国内可谓是风光无限,而寡头们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想的就不仅是保住自己的财富了,还有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权力。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4)

1996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寡头们发现自己可能会遭遇一次“危机”。当时,叶利钦在国内的支持率只有3%,而他的对手中最有可能当选总统的是来自俄共的久加诺夫。

寡头们担心,如果久加诺夫成功当选,那么他们的财产可能就保不住了,于是,他们决定支持叶利钦当选总统。

与此同时,叶利钦也在为自己谋求连任,他知道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连任的,所以也有着“求助于”寡头的心思。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5)

现在,我们很难说叶利钦到底许诺了寡头什么,但他们必定是达成了共识。在一次秘密会谈之后,俄罗斯七大寡头开始为叶利钦造势,又聘请专业团队为叶利钦打造全新的亲民形象。

在七大寡头的支持和指导下,叶利钦的民调支持率很快就回到了53%的高位,在那一次大选中,叶利钦“逆风翻盘”成功连任。

也是在那一年的就职仪式上,俄罗斯七大寡头集体亮相,抢走了叶利钦的全部风头。这似乎正意味着,从今往后,俄罗斯寡头真正可以操弄俄罗斯政治了。

在叶利钦的配合下,寡头们不仅当上了“国家杜马”的议员,可以直接参与政治,还可以左右克里姆林宫的人事任免,更能对俄罗斯的国家大事横加干涉。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6)

在寡头的顶峰时期,俄罗斯寡头之一别列佐夫斯基还可以直接开车进入克林姆林宫,左右叶利钦的政策,为此,媒体将他称之为“克林姆林宫教父”。

而在经济上,寡头们更是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在俄罗斯的能源、冶金等重工业领域的国企私有化过程中获益,以极低的价格拿下了大量股份。

例如,别列佐夫斯基只用了1.1亿美元,就买下了俄罗斯西伯利亚石油公司51%的股份,还控制了俄罗斯民航业,操纵着《独立报》《星火》周刊等俄罗斯媒体。

所以,别列佐夫斯基才会放下狂言称,他可以让一只猴子当上总统。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7)

“要么死,要么滚”

实际上,在叶利钦执政后期,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叶利钦的政府里的改革派也曾试图与寡头“斗争”,但他们最终都失败了。

身心俱疲的叶利钦决定给自己找一个“接班人”,将俄罗斯的大权交给他。

他在自己执政的最后一段时间,不断更换总理,希望找到一个真正能救俄罗斯的人,最后,他注意到了普京。

克格勃出身的普京,身上有着军人的特质,这让叶利钦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叶利钦决定要动用一切手段,扶持普京上台。

更换总统这么重要的事情,叶利钦当然要取得七大寡头的同意,而当时,七大寡头认为普京“无权无势”,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所以也就同意了这一人选。只是这一次,他们都看走了眼。

就这样,1999年末,68岁的叶利钦辞去了总统职务,将国家权力交给了普京,他只给普京留下了一句话:照顾好我们的俄罗斯。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8)

此时的普京,看起来站在俄罗斯权力的巅峰,但面对的却是一个烂摊子:几乎崩溃的俄罗斯经济、生活困苦的俄罗斯百姓、深陷泥潭的车臣战争和总是想对政治指手画脚的寡头们。

事情总要一件件干,普京选择的也许是对他来说最简单的一件:收拾车臣。普京吸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教训,直接火力覆盖,把车臣彻底打服了,直到今天车臣的卡德罗夫都对普京忠心耿耿。

此举让普京在俄罗斯国内的支持率迅速攀升,也让普京能够专心做下一件事:收拾寡头。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9)

在这件事情上,普京“先礼后兵”,他先是认真地和寡头们谈话,给他们提出了两条要求,一是做生意可以,不要碰政治;二是不要偷税漏税。

此时正是寡头的权力巅峰,他们怎么会听从普京的好言相劝?寡头们简直是“歌照唱,舞照跳”,对普京的规劝置之不理。

于是,普京派出特警冲进了寡头古辛斯基公司总部的大楼,以查税为名,将古辛斯基拘留了。几天后,古辛斯基被释放,但与此同时,他开始着手低价出售自己的产业——而且是卖给国家。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0)

要说此时寡头们应该开始警惕,但并没有,他们开始动用自己所控制的媒体抨击普京,希望从舆论上击败他。

这还不够,别列佐夫斯基还抓到了一个机会对普京进行大肆攻击。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演习中发生了爆炸沉没事故。

别列佐夫斯基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攻击普京“无能”“没有责任心”,为了显示出自己不同,他还说,自己要给遇难者家属捐款。

这当然是说说而已,可没想到,他这一句话却给普京留下了把柄,普京立即抓住机会质问他捐款在哪里,他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1)

很快,别列佐夫斯基就被查出捐款是有的,只不过不是捐给受害者家属,而是捐给欧美国家。

俄罗斯人民的怒火被迅速点燃,因为这群寡头不仅搬空了苏联的国家财产,还将财产捐给了欧美国家!

俄罗斯人民的怒火被迅速点燃,因为这群寡头不仅搬空了苏联的国家财产,还将财产捐给了欧美国家!

普京知道不能再等了,他决定立刻除掉这个祸害。当年10月,俄罗斯国家检察院就以洗钱、偷税、诈骗等一系列罪名冻结了他的财产,并开始通缉别列佐夫斯基。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2)

当时,别列佐夫斯基人在法国,还是通过报纸才知道的这个消息。于是,他不敢再返回俄罗斯,只能请求欧美国家的“政治庇护”,对他来说,幸好的是,他早就将几十亿美金转移到了国外,也不至于真的“身无分文”。

此后,别列佐夫斯基在欧美大力支持反俄、反普京的活动,但普京在国内靠着车臣战争、打击寡头、提振经济取得了稳固的地位,根本不是别列佐夫斯基能够撼动的,在2013年时,别列佐夫斯基遗憾客死他乡。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3)

“流放”西伯利亚

只收拾了一个寡头,对于普京和俄罗斯来说,当然不够。

接下来,普京收拾的俄罗斯另外一个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他成为俄罗斯七大寡头之一的时候,才刚刚35岁,可见此人头脑灵活,行动力也很强。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4)

霍多尔科夫斯基在苏联解体后,以不到1.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当时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尤科斯集团,而这家公司在重新上市之后,市值达到了70亿美元。

而后,霍多尔科夫斯基又接连买下了30家大型国有企业,包括东方石油、西伯利亚石油等等。

到了2003年时,尤科斯和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合并,成为了俄罗斯第一大、全球第四大石油公司,其石油年产量占到了俄罗斯总产量的1/3之巨。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5)

严格说起来,是霍多尔科夫斯基逼普京动手收拾他的。2003年,普京与商业巨头公开讨论经济政策问题,这次讨论全程通过电视直播,全俄罗斯人民都能看见。

想不到的是,霍多尔科夫斯基竟然在讨论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打开了一份PPT,言辞犀利地批判普京政府的各种问题。

这让普京十分恼火,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并将话题转移到尤科斯石油公司身上,普京不仅暗指尤科斯公司的资金来源有问题,还称该公司有着税务问题。两人有来有往,这一局勉强算是平手。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6)

但接下来,霍多尔科夫斯基更加嚣张。当时,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普京打算增加原油税收,让国家也能从国际油价上涨上获利。

但在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阻挠之下,这份加税的草案并没有通过。他还嚣张到在与英国石油公司谈判时,声称他的人已经控制了“国家杜马”,此后英国石油公司可以“不用交税”。

这一切让普京对他的不满达到了极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普京在公开讲话中说出了他那一句霸气的宣言:“那些反对这项政策的人,他们要么死,要么滚”。

压垮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埃克森·美孚的收购案。到了2003年9月,普京前往美国访问,并会见了美国的经济巨头。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7)

此前已经和霍多尔科夫斯基达成收购尤科斯意向的埃克森·美孚的董事长雷德蒙便与普京谈到了此事,他打算收购尤科斯51%的股份,掌握尤科斯的控制权,他还大方地告诉普京,剩下的股份,普京可以“随意处置”。

石油是俄罗斯的国家经济命脉,在这个问题上,霍多尔科夫斯基和美国人确实是着急了一点。

虽然当时普京对于雷德蒙的提议不置可否,但回国之后,普京很快就下令逮捕了霍多尔科夫斯基,罪名是商业诈骗、偷税漏税等。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8)

2005年,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2010年,又被追加了偷窃、洗钱等罪名,增加了8年刑期。而尤科斯石油公司,也被法院裁定破产,最后被俄罗斯石油公司收购。

霍尔多科夫斯基在被判刑后,被关在了西伯利亚的一个监狱里,那里距离芬兰只有100公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这个“破产”了的寡头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优厚待遇,他和其他犯人一样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每个月只能得到10-15美元的工资,用这点钱可以买点零食、香烟;每过两个月,家属还可以寄点零食到监狱,给犯人们改善伙食。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19)

这样的生活,霍多尔科夫斯基过了10年,直到被普京特赦出狱。

出狱之后,霍多尔科夫斯基立刻去了德国,还申请了政治庇护。和别列佐夫斯基一样,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出狱后,也开始支持反普京的活动,只不过作用嘛,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

在普京的铁腕之下,俄罗斯的七大寡头,不是躲在海外、不敢冒头、甚至客死他乡,就是破产收场、勉强度日,只有一个寡头安然无恙,他就是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听从了普京的劝告,他低调行事、不插手政治,老老实实做生意、也不偷税漏税,得到了普京的肯定,也得到了一个安稳的“晚年”。

普京成为俄罗斯新的寡头(俄罗斯寡头有多狂妄)(20)

自此,普京彻底整治了国内的寡头,让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逐渐走向了“正常化”,或者我们可以说,没有普京,就没有俄罗斯的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