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启年间,惠州府龙川县的西北方向有一个村子叫小三村,它紧邻定南县的天花镇,属高寒山区。村内原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古栈道,后来栈道修成了驿道,这里便成了闻名遐迩的驿站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驿马络绎不绝。

在小三村有一个年轻的木匠叫年有余,他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亡,于是打小就跟父亲年大发相依为命。年大发身体不好,却有一门好手艺,他想在临终前把这门手艺传给儿子。

年有余小时候上过两年学堂,后来交不起学费便辍学了。不过父亲却告诉他,要想学好木匠这门手艺,这书还得读下去,否则终究只是个门外汉。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

年有余不知道是偷懒,还是心疼父亲,他满脸不解的向父亲问道:“木匠做的都是手艺活,我读书有什么用?”

年大发好像猜到儿子会这么问一样,他拉着儿子坐在门口的大石头上问道:“你可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将木匠称之为博士,而其他手艺人却不能呢?”

年有余还是第一回听父亲说这些话,他认真地摇了摇头,他很想知道父亲既然让他做一个木匠,又为何想尽办法让他读书呢?

年大发摸了摸对方的脑袋,他跟对方耐心解释着其中的原因。

原来在古代时候,博士说的就是那些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人。而木匠之所以能被称之为博士,是因为那时候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家具、船、车辆、农具、工具、乐器、兵器、饰物、葬具,还有房屋的建设都离不开木匠。另外据《考工记》记载,朝廷给木匠设有专门的官职。

因此在那时候想要成为一个木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熟读四书五经之外,还要懂得一些天文地理,如此一来,技多且广的木匠被称为博士自然是当之无愧的。

年有余听了父亲这些话,终于明白父亲让自己读书的用意。可是父亲有病在身,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他又如何上的起学堂呢?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2)

这一天,村长来到年家,他说镇上的柳员外嫁女儿要打一套家具,可是他看到年大发躺在床上,唉声叹了一口气道:“还是算了吧,你这身体可出不了远门。”

村长掉头要走的时候,年有余跑过来说道:“村长,我可以去吗?”

村长看了看对方,笑道:“那柳员外可是大户人家,对干的活讲究,你的手艺学到家了嘛,可别让人家砸了饭碗,以后可没人找你干活了。”

村长这番话也是好意,毕竟木匠靠的就是手艺活吃饭,倘若给人家活干的不好,扣工钱事小,名声毁了生活可就难了。

年有余转身跑到房间里,翻箱倒柜拿出一个包裹,紧接着从里面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向村长递过去说道:“村长,您看这个盒子怎么样?”

村长接过来仔细打量了几眼,忍不住称赞道:“这个首饰盒做工精细,应该是你父亲当年做来送给你母亲的吧?”

年有余摇了摇头,非常认真地说道:“这是我出师后给母亲做的第一件礼物。”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3)

村长仔细看着手里精巧的木盒,突然听到眼前这孩子说首饰盒是他做的,他一脸吃惊地向年大发看过去,有些不相信的问道:“大发,这孩子说的是真的?”

年大发苦笑一声,随即点了点头。其实他这个儿子确实有做木匠的天赋,因此两年前就已经出师了。只不过在年大发的心里,他对儿子的期望并不是做一个简单的木匠,而是希望他将来能入朝为官,光宗耀祖。

村长活了大半辈子,他对年大发以前的经历还是知道一些的,若不是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现在对方也不至于落下病根躺在床上了。

村长转过头笑着对年有余说道:“孩子,这趟活你去试试吧,可不能给你父亲丢了面子。”

年有余满心欢喜地答应,待村长走后,便开始收拾一些木匠干活用的工具:斧子、锯子、锤子、凿子、墨斗。

临出行前,父亲对他嘱咐道:“你这是第一次出远门,出门在外切记一点: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年有余把父亲这句话记在了心里,随即就向镇上赶去,一路打听终于到了柳员外的家里。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4)

柳府的管家叫马三,他见招来的师傅是个年轻木匠,顿时脸色阴沉道:“怎么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这不是误了老爷的大事嘛!”

年有余知道自己被人轻视了,他也不恼,只是说道:“有志不在年高,何况是手艺活,更是学无前后,达者为先。”

马三听了这话有些意外,没想到从一个孩子嘴里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眼下也没多少时间了,于是他对年有余说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我家老爷以前可是东园主章,这活要干的不好,怪罪下来你吃不了兜着走!”

“东园主章是做什么的?”年有余第一回听到这个称谓,不免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马三边走边说道:“柳府规矩多,人多眼杂,不该问的别问,有什么事来找我就行。”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5)

年有余乖乖地闭上了嘴巴,他刚刚确实多嘴了,手艺人只管干活,雇主家的事情还是少打听为好。不过在路上时,马三还是把东园主章的事情给他说了。

原来东园主章是朝廷里的少府属官,专门掌管大材以供皇宫里那些园林修作的。年有余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一惊,没想到柳员外以前还有这样的身份。毕竟掌管宫室木材,给皇帝干活,那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情。

年有余进了柳府以后,跟着马管家穿过一条长廊和花园,就到了柳府的后院。马管家开始吩咐要打哪些家具,做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毕竟是大户人家嫁女儿,嫁妆自然不能含糊。

据说柳家小姐今年芳龄十六,和年有余倒是一般大,这次要嫁的人家可是惠州陈知府家的公子。

柳家和陈家在这惠州都是大户人家,婚嫁自然要风风光光,因此嫁妆的多寡也彰显着新娘的地位。年有余虽说第一次做这些,可是父亲以前也跟他说过。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6)

嫁妆家具可以分为外房家具和内房家具。外房家具主要用于书房、客厅,有圈椅、扶手椅、条凳、茶几、画桌、八仙桌、供桌等。

内房家具主要用于卧室,有千工床、衣架、脸盆架、红橱、房前桌、小脚椅、绣墩、杌凳等。

年有余心里清楚,这一趟是个大活,三两天肯定是做不完的,至少也得一个半月。好在他可以在柳府住下来,吃喝这些都不缺,而且给的工钱也不低,如果干好了,他不仅可以给父亲买药,自己上学堂的钱也有了。

在柳府住下来以后,年有余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干着,毕竟早些干完就能早些回家,因此他不敢偷懒。当然,干的快并不代表活干的不好,这些父亲都跟他说过,做事和做人一样,千万不能马虎。

只是在柳府干活这些天,有一点非常奇怪,年有余除了见过马管家和一些丫鬟外,他见柳老爷和柳小姐的一面也没见着。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7)

这一天,年有余正在院里刨木头,马三跑来说:“年师傅,我家老爷找你。”

年有余停下来手中动作,有些意外道:“马管家,您说柳老爷找我?”

马三点了点头,说道:“今年府里下人把你做好的家具搬进小姐屋里,刚好被老爷瞧见了,他盯着那个首饰盒看了半天没有说话,开口就说要见你。”

年有余听后说道:“劳烦您在前面带路。”

走在路上时,马三好心提醒了一句道:“怕不是老爷挑出了什么毛病,等会你见了老爷,如果怪罪你,你只管认错,千万别顶嘴。”

年有余笑了笑,他对自己做的东西还是很有自信的,不过马管家是好心,他心里9的非常感激的回了一句道:“多谢马管家,我知道了。”

等年有余到了前厅,柳员外瞧见他以后,嘴里一直念叨着:“像,实在太像了,难怪做的活如此精巧绝伦!”

年有余有些纳闷,对方在说什么呢?他怎么一句也没听懂?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8)

这时候,柳员外坐在主位上看着他问道:“小师傅姓年,请问年大发是你什么人?”

年有余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之色,原来柳员外和他爹认识,于是他如实回道:“正是家父。”

“原来如此,难怪能做出这样巧夺天工的物件,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柳员外看着桌上的首饰盒称赞了一句。

随后柳员外又问了一些年大发的近况,年有余都如实回答了。通过一番交谈,年有余终于知道一个秘密,原来父亲年大发也曾在宫中任职。

这件事过了几天后,年有余把剩下的家具打好了,在马管家那里结了工钱便准备回家去。他知道父亲爱喝酒,走到半道上想到好不容易来一趟镇上,便去了一家酒馆子。

等打好了酒,年有余刚出酒馆就被街边一个摊子吸引住了,只见摊子上面摆放的都是一些木头制成的奇怪玩意。他指着一个三四尺的小宫殿问道:“这些玩意倒是有趣,不过做的还不够好。”

那摊主是个白面无须的男子,他听见有人说自己卖的这些东西不好,翘着兰花指生气的说道:“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你可知道……”

没等对方说完,年有余就抢过话说道:“我说的都是实话,摊子上这些物件确实很有新意,只是都有些美中不足。”

年有余这话说出来,不仅那摊主气的脸红脖子粗,连一旁看热闹的乡民都看不过去了,都在指责他说大话。毕竟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对着这些精美的木具评头论足,实在有些滑稽。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9)

年有余没有机会那些耻笑,他指着摊上那些小物件说道:“这座小宫殿少了假山,这对木头鸟翅膀应该是可以动起来的,还有……”

“好一个狂徒,竟敢如此大言不惭,木头鸟怎么能动呢?”摊主脸色阴沉地说道。

年有余想了一下说道:“您在这里等我一天,明日我就将会飞的木头鸟送过来给您看看。”

“哈哈哈……”年有余这句话说完,街上的众人哄堂大笑起来,大家都认为这小子定是说了大话,现在想逃之夭夭了。

“好,咱家……我就在这里等着你,明日你若是不来,或者拿不出会飞的木头鸟,我要你好看!”摊主气呼呼的说道。

年有余倒是没在乎,别说会飞的鸟儿,就是会跳舞的木偶人他也做的出来,于是提着一壶酒往家赶去,临走前扔下一句:“放心,我一定会来的。”

等回到家里,年有余被父亲叫到跟前问了这些天在外面发生的事情,当提到柳员外说的那些往事,年大发眉头一蹙,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年有余见父亲发呆,便自顾去玩了,他心里还惦记着会飞的鸟儿呢!

他找来一块木头,先做成鸟儿的形状,然后将内部掏空,接着又将木头薄片制成翅膀的形状,在翅膀处装上一个小机关,从尾部拉出一根细绳,只要细绳从尾部一拉,木头鸟的翅膀就呼哧呼哧的扇起来。

年有余看着自己的作品,总觉得还是差了一些鸟儿的神韵,随即他找来纸笔,用各种颜色的树汁调成色料,将木头鸟画成鸟儿的的模样。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0)

等大功告成后,一只栩栩如生的鸟儿就诞生了,乍一看还真以为是鸟儿停在那里低头啄米呢!

到了第二天,年有余拿着木头鸟去镇上时,刚巧被父亲看见,便问道:“你这是干嘛去呢?”

年有余见这件事瞒不过去了,便将昨天在街头遇见的事情说了出来。没想到年大发听了,眼睛瞪大道:“天意,这是天意啊!”

年有余看着父亲的模样,满脸疑惑的问道:“爹爹,您在说什么啊?”

年大发仔细地盯着儿子,又摸了摸对方的脑袋,笑着说:“没事,爹只是高兴。对了,你今天见到那个白面无须的摊主,得客客气气的,可不能惹人家生气。”

年有余虽然不解父亲这句话什么意思,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道:“爹,我知道了,其实他卖的那些东西确实很有趣,有些都没见过呢!”

“哈哈哈……”年大发大笑一声道:“你没见过正常,这天下你没见过的东西多着呢。”

年有余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如果再不动身去镇上,他就要迟到了,到时候别人还以为自己食言呢。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1)

年大发自然知道儿子的意思,对方临行前被他拉住说道:“孩子,哪一天你回家,在外面看见家门口挂白灯,一定要逃的远远的,离开这个村子,不要再回来。”

“爹爹,为什么呀?”年有余满脸疑惑的问道,他发现自从他这次回来,父亲好像变了一个人,心里一直藏着心事。

年大发叹了一口气,慈爱的目光盯着儿子的脸庞,好像要将对方的模样深深刻在心里。不知过去好久,他叹了一口说道:“记住我今天跟你说的这些话,不要多问。赶紧去吧,别让人家久等了。”

年大发目送着儿子离开,他起身在屋里翻出以前常用的那些工具,将一个墨斗拿在手里看了很久,然后苦笑道:“老伙计,该出来见见那些老朋友了。”

年有余带着木头鸟来到镇上,刚巧见那个摊主要收摊了,他赶紧跑过去道歉道:“对不起,有些事情耽误,我来迟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那摊主见年有余一脸诚意的道着谦,倒也没说什么,他冷着脸问道:“东西呢,带来了吗?”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2)

这时候附近的人瞧见昨天那个大言不惭的孩子来了,都跑过来凑热闹,心想这孩子真不知天高地厚,恐怕是来认错了。

就在大家要看笑话的时候,年有余从怀里拿出那只木头鸟放在摊子上,然后看着大家说道:“会飞的木头鸟,我做出来了,不过它飞的不高也不远。”

“哈哈哈……”众人看见摊上那只木头鸟后一阵哄笑,他们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抓了一只真鸟过来逗大家,难道真鸟和木头鸟大家分辨不出来吗?

不过那摊主却是眼尖,他瞧见了那木头鸟尾部有一根丝线,于是吃惊的说道:“这……这真是……”

年有余笑了笑,他拿起地上的木头鸟,一只手扯着丝线往后一拉,接着另一手将木头鸟抛向空中。

“快看,鸟儿飞啦,鸟儿飞啦……”有人惊呼了一声。

旁边的人白了说话那人一眼,一脸不屑的说:“废话,那是真鸟,刚刚绳子绑着脚,现在放了能不飞吗?”

年有余听见这话,朗声说道:“不!它是木头鸟,等会就要落下来。”

果然话没说完,那只木头鸟便跌落下来,摊主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抓在手中,他看着年有余问道:“年大发是你什么人?”

年有余听见这句话,更觉得有些云里雾里,怎么又一个人问他和年大发的关系,难道对方也认识他爹吗?

年有余记得父亲跟他说过,要对此人客气一些,于是他没有隐瞒道:“他是我爹,你认识他吗?”

“原来如此,你跟我去见一个人!”那摊主收了摊子,一脸严肃的对年有余说道,语气似乎不容置疑。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3)

到此时,一群凑热闹的路人总算看明白了,原来刚刚那飞上天空的鸟儿真是木头做成的。可是他们做梦也想不明白,木头鸟怎么像真鸟一样长了一双能飞的翅膀呢?

年有余跟着那摊主见了一人后,回到家时天色已经黑了。这一路上他走的很快,因为他刚刚得知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此刻心乱如麻,怕回去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当他回到村里时,远远地便看见自家门口挂着一盏白灯,他心里顿时一惊,想起今天临走前父亲跟他说过的那番话,一股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

此刻逃还是不逃,年有余的心里犹豫不决,既然门口挂上白灯,便说明父亲已经遇害了,可是他作为儿子,难道明知道父亲去世,到了家门口都不回去磕头收尸吗?

年有余一番挣扎,他还是决定回家里看看,等到了家里,发现里面被翻的一片狼藉。这时候,他看见父亲笔直的躺在床上,他喊了几声都没人答应,他知道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他果然回来晚了一步。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4)

就在年有余走近床边时,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有人声音冷冷的说道:“等你很久了。”

年有余回头一看,那人全身笼罩在黑衣下,只有一双令人感到寒冷的眼睛暴露外面。他怒声问道:“你是谁?是你害了我爹?”

“哼,他早该死了,没想到躲在这里。”黑衣人说道。

“动手吧,斩草要除根!”这时,在门外的窗户边,有一人躲在暗处说道。

年有余虽然看不见说话的人,可是通过声音,还有一些推断,他已经猜到那人是谁了。

“受死吧!”黑衣人动手了,他手里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两把斧子,对着年有余就砍了过来。

年有余一边躲闪,一边想着应敌之策。虽然他从小跟着父亲学过功夫,可是眼前这黑衣人手段不俗,他空着双手想取胜可谓难如登天。

这时,他想起父亲曾经跟自己说过房间里的暗格,于是他一边闪躲,一边靠近那里。等到了那地方,他手掌一拍,暗格就被弹了出来,只见暗格里面放的是一个墨斗。

“居然藏在这里!”那黑衣人眼里一道精光闪过,目光死死盯着年有余手里的墨斗。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5)

年有余傻眼了,今天怎么回事,哪里都有墨斗。他正愣神时,黑衣人的斧头又砍了过来,于是他来不及多想,将墨斗线一拉,接着用力一弹,线上的青墨汁便飞溅了出去。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那黑衣人的眼睛被青墨汁滴得睁不开。年有余抓住机会,赶紧用墨线把对方缠住。那黑衣人想挣脱开,却是发现怎么也无济于事。

年有余怎么会放过这个时机呢,他赶紧上前,一掌将对方击晕在地。

“废物!连个小孩都解决不了!”眼看黑衣人落败,门外那人想脱身逃走。可是跑了没两步,却是栽了一个跟头,因为他的一只脚已经被墨斗线给缠住了。

“柳员外,你别想逃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年有余厉声喝道。

柳员外见自己躲不过去,索性转过身冷声恐吓道:“你能拿我怎么样?我女儿马上就要嫁给惠州知府家的公子,杀了我,你也活不成!”

“是吗?不过我死之前,可以拉你做个垫背!”年有余冷笑一声道。

“你……你……你别过来……”柳员外一脸惊恐的向后退着。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6)

这时,突然一队官兵举着火把赶到,柳员外见了当头之人,赶紧哭着脸凑上去说道:“亲家,你可来了,快救救我!”

原来来人正是惠州的陈知府,他今天在府中接到有人报信说,在小三村这里有一桩命案。本来命案也用不着他这个知府亲自出来,可是信上说这个命案和他有些牵连,如果不去后果自负!

虽说这封来历不明的信,有可能是人故弄玄虚,不过陈知府向来谨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便带着人赶来此地。没想到刚来,就瞧见有人追杀着他的亲家。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惊,没想到那封信说的还真准,这桩命案果然和自己有关系,如果晚来一点,他的亲家就要命丧黄泉了。

“来人,给我拿下一个胆大包天之徒!”陈知府一声令下,让人捉拿对面的年有余。

“慢!”年有余见一队官兵迅速围了上来,赶紧掏出怀中另一个墨斗说道。

“这是……皇上的青天墨?”陈知府看见那墨斗后吓了一跳,赶紧打了一个手势让那些官兵退了下去,全身瑟瑟发抖。

柳员外瞧见这一幕,他赶紧说道:“亲家,别被他骗了,他是年大发的儿子,他手里拿的是青地墨。”

“你是年大发的儿子?”陈知府小心地问了一句。

“是又如何?”年有余回道。

“是就行了,谁都知道,当年青墨有一对,青天墨在当今圣上手中,青地墨跟随年大发不知所踪,既然你是年大发的儿子,说明你手里拿的正是青地墨。”陈知府说道。

“是吗?那我手里还有一个呢,它是什么墨斗呢?”年有余将另外一只墨斗拿了出来。

“两……两个?”陈知府这下傻眼了,天下这种墨斗只有一对,其中那个青天墨在皇宫里,对方手里怎么会有两个呢?

“我觉得陈大人还是看看好,否则有人说我手里这一对青墨是伪造的,那可是欺君之罪,罪责实在担待不起!”年有余将手中的两个墨斗递了过去。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7)

有人跑过来将两个墨斗拿给陈知府,等陈知府拿在手里仔细一瞧,当看到其中一个墨斗上写着“如朕亲临”四个金字,他吓得跪倒在地,叩首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知府跪倒,紧接着那一群官兵也跪倒在地高声喊道。

柳员外瞧见这一幕,整个人都傻了,他眼神一狠,从旁边一位官兵手中抢过长刀,随即架在陈知府的脖子上喊道:“你们都退下,否则我杀……”

“砰!”柳员外话没说完,手里的长刀就被陈知府夺了过去,紧接着一脚踹飞在地。他讥笑一声道:“奶奶的,你不知道老子以前是个将军吗?敢拿刀架在我的脖子上,就凭你这两下子,来人,给我拿下!”

陈知府一声令下,随即上来几个官兵将柳员外五花大绑起来。他拿着两个墨斗走到年有余面前,还给对方时赔笑道:“误会,今天都是一场误会,我和他没关系,他女儿还没嫁过来呢!”

“误会?我爹已经被他们害了!”年有余悲痛的说道。

“他们?难道还有人?来人,给我都绑起来,拿到官府问罪!”陈知府听了这句话,顿时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事情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年有余将父亲埋葬后,他跟着之前那摊主来到一人面前,跪下叩首道:“草民年有余,见过皇上。”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8)

原来此刻坐在年有余对面的年轻男子正是大明皇帝朱由校,一个天生不爱江山,却对做木匠情有独钟的皇帝。

原来朱由校出生在皇室,虽然他贵为皇子,但是他有一个沉迷于酒色的父亲,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朱由校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父爱,因此意外迷上了木头这种玩具。

当时在皇宫里有两个手艺精湛的木匠,一个就是年大发,另一个便是刚刚那黑衣人常坤。当年要说谁的技艺更胜一筹,自然是年大发无疑。

在有一次技艺比试中,年大发胜出,于是朱由校便拜了对方为师,跟着年大发后面学习各种木工手艺活。

当时的年大发可谓是皇子朱由校身边的红人,于是东园主事柳江鹤便私下找到年大发,希望可以和他一起贪赃修缮宫殿的银子,不过却被年大发给果断拒绝了。

后来,柳江鹤和常坤串谋,两人一起陷害年大发,说年大发做的那些会飞的木头鸟还有会跳舞的木偶人都是邪术,真正的目的是对皇子朱由校不利。

当时的皇帝朱常洛本就对儿子喜欢做木匠一事心有不满,于是就将年大发罢了官打入大牢,后来在朱由校的几番求情之下,皇上才免了年大发一死。

朱由校和年大发分别之际,他拿出自己最心爱的一对墨斗,将其中青地墨交给了年大发,并且承诺道:“师父,若是以后我有缘再见到这个青地墨,我一定要给天下的木匠一个出头之日!”

年大发听了这些话,流着泪说道:“草民年大发,在此谢过殿下。”

后来朱由校当了皇帝,他一直在民间寻找师父年大发的下落,可是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消息。

而同样在寻找年大发还有两个人,一个便是当年的东园主事柳江鹤,另一个则是一直呆在皇帝身边的常坤。这两个人心里明白,只要年大发没死,他们就一日不得安宁,毕竟年大发可是当今皇帝的师父。

当年有余在柳府干活的时候,他就通过那些家具看出了端倪,于是找来年有余,旁敲侧击才得知年大发的下落。他们本以为可以将年家父子一网打尽,可是和常坤来到这里的时候才发现,年有余不在家里。

那个时候年有余正跟着朱由校身边的太监总管李公公在面见皇上呢,因为李公公跟在皇帝身边,自然对当年的事情一清二楚。当天,他见年有余做出了会飞的木头鸟,便将此事汇报给了皇上。

朱由校得知这个消息后,猜到此事定然和他的师父年大发有关,于是便命令李公公,如果年有余真的做出来会飞的木头鸟,就将对方带过来一见。因为天下能做出会飞的木头鸟和会跳舞的木偶人的木匠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当年的年大发。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19)

年有余得知这些消息后,想起父亲说的那些奇怪的话,便断定父亲会有危险,于是往家赶去。临走前,朱由校将自己的青天墨交给他,并嘱咐道:“若是遇到危急关头,它或许能救你。”

朱由校担心年有余会遇到危险,同时也想借此事测一下惠州陈知府的忠心,于是暗中派人给陈知府送了一封信。年有余起初并不知道这个墨斗有这么大的能耐,可是当他看见陈知府出现时,心中便明白了皇上的真实用意。

如果他拿出青天墨,陈知府视而不见的话,皇上就可以断定陈知府和柳江鹤是同流合污,一起欺君罔上,到时候就可以借机拿对方问罪。

可陈知府虽然是一个封疆大吏,却从未有过谋反之心,因此见到皇帝身边的青天墨时,便知晓了其中利害,果断和柳江鹤划清界限。

至此,年大发当年的冤案终于沉冤得雪,而柳江鹤和常坤也被捉拿问罪,全家被抄。当皇上要给年有余封官时,却被对方给拒绝了。

年有余将一对青墨还给皇上时说道:“皇上,您还记得当年答应父亲的事吗?”

朱由校接过一对青墨,大笑一声道:“自然记得,即日起,我便为木匠正名,封木匠为天下手艺人之首,世人皆以礼相待!”

从这件事以后,天下的手艺人就被更多的人尊重了,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间手艺人都在为生活四处奔波着。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穷苦百姓,但凡他们见到出来干活的那些手艺人,都会尊一声“师傅!”

民间故事深夜敲门声(民间故事男子干活回家)(20)

写在最后

“有艺走遍天下,无艺寸步难跨。”的意思是:有本事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饿死,没本事的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遇难。同样的道理,有理的人走到哪里都不用害怕,心虚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会露出破绽。

在这个故事里,年大发父子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们虽然被人冤枉,可是最后通过自己大的本事证明了自己。而柳江鹤和常坤,为了一己私利,欺君罔上,残害他人,最终真相被揭露,他们也得到了应有报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有着形形色色的人,虽然我们不能知道一个人的真实内心,可是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去做判断。因为真正的忠义善良之人,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后,希望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