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意思就是说,学生宁可在普通平庸的环境下成为那个脱颖而出的人,也不要在一群非常出色的人中间碌碌无为。

现在中考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初升高的难度增大,大约只有50%的学生有机会读高中。而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又面临着进入普通班和重点班的难题。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1)

在很多人的眼中,普通班一定不如重点班。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进入重点班。但是现实情况却未必如此,有的时候重点班反而不如普通班。

看起来轻而易举的选择,实际上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却千差万别。很多学生直到高考结束,才真正明白其中的意义。一些学生表示,还好当初自己没有选错。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2)

当“鸡头”还是“凤尾”?高考后才明白,原来这样选才是正确的

从现实事例中,就能明白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了。小冯和小贾初中是同班同学,也都是学霸级别的学生,中考成绩不相上下。在经历了中考后,他们又一起考上了同一所重点高中

而在选择进入普通班还是重点班的时候,小冯和小贾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前者选择进入普通班,后者选择进入重点班。中考成绩相仿的他们,也因为这个截然不同的决定,走上了人生的不同岔路。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3)

这两位学霸的选择不同,最后的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小冯在进入普通班之后踏踏实实学习,一直在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走,成绩得到了稳步提升。高考后,他也顺利进入到了理想的985重点高校

而小贾在进入重点班后,不再是备受瞩目的焦点,看着身边的同学成绩都那么好,他逐渐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高考后,他只考入了一所普通的一本类高校,和小冯的差距由此拉开。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4)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进重点班,勉强进入反而耽误自己

有的学生心理状态是比较敏感的,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内心并没有真正强大,依然还是很脆弱,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重点班里,成绩优异的学生多,竞争压力大,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是很难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学业上的。时间长了变得患得患失,学习成绩也会有所下滑。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5)

还有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自己是尖子生,认为自己取得优异的成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从而萌生了懈怠甚至是傲慢的心态

这类学生不愿意接受挑战,无法适应重点班的学习节奏。即使勉强自己进入到重点班里,也很难保持住自己本来的优势。还不如依然待在普通班里,保持自己本来的学习节奏。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6)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非常喜欢出风头,他们认为自己总是备受关注的人,是让老师感到骄傲的学生,同时也是让同学们非常钦佩和羡慕的榜样。

在进入到重点班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最特别的。这样的心理落差,也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影响,让他们没有办法专注于学业。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7)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需格外注意哪些问题?

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存在很多不同,在初中阶段,学生要学的内容没有那么多,难度也没有那么大。只要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做好相应的复习工作,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高中却不是这样,学生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得更加自律,不能只是等着老师手把手地教授。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8)

高中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年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因此千万不可放松懈怠。老师都在赶进度,希望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

而学生自己除了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之外,更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尽快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新高考选科容易纠结的三类学生(当鸡头还是)(9)

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往往面临着进入到重点班还是普通班的纠结。其实这里并不是说,重点班和普通班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此外,现在相关部门也开始做出规定,高中里逐渐取消这些普通班和重点班,不再有类似的区分。

大家认为,学生进入重点班和普通班,存在哪些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