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1)

2018年9月2日 三分钟速览《光明日报》

1

与你有关!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重点解决七个问题(7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2)

8月27日,备受关注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结构上,草案新増了独立的人格权编;在内容上,草案在民事权利保障方面有许多亮点,如加强对建筑物业主权利保护,确定了居住权、优先承租权,完善了隐私权、精神损害赔偿权规定,禁止性骚扰,增加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等。这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设计,编者以图解形式为您一一解读。

点击

阅读原文

扫黑除恶行动进展如何?关系你我,对“黑恶”说不!(4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3)

8月27日至9月1日,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9个督导组完成对山西、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九省(市)的进驻工作,标志着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

点击

阅读原文

3

她目不识丁又坐上轮椅,却在20年间写书20部、共计400余万字!(5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4)

《刘巧儿》剧照图片选自《美在天真:新凤霞自述》

新凤霞有其特殊之处。从未上过学,目不识丁,一字认扁担,二字认筷子。唱戏成名后,与剧作家吴祖光先生结为伉俪。耳濡目染,知识有所增长。却仍然没有和苍颉夫子直接打交道,只算个半文盲。写作从零开始,从头学起。不写则已,一写坚持20年。如果没有超人的韧性,过人的记性,惊人的悟性,怎么可能写出20几部书,共计400余万字!

点击

阅读原文

4

如果159年前的太阳风暴重演,人类该如何应对(6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5)

清代《获鹿县志》记载:“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七月夜,红光起于西北,亘于东北,经三夜始散。”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遭遇的最强的一次太阳风暴。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应该为这场自然灾害“提前”159年爆发而感到幸运——因为当时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将太阳风暴巨大的破坏作用完全展示出来。

而159年过去了,如果科技发达的人类不重视此类灾害,那么,则很难说未来的我们是否依然会“延续好运”。

点击

阅读原文

5

文艺到惊艳!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书写的二十四节气你见过吗(12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6)

以甲骨文为元素的“秋分”节气标识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占卜记载,它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思想文献,后人只能从甲骨文的字形、字义以及它的记事倾向上,了解到它的某些思想意识和思想倾向。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就被埋入地下,直到1899年,古文字学家王懿荣确认它们是中国早期文字,甲骨文的重大价值才被人们发现。虽然春秋以后老子、孔子等中国历代重要思想家都没有见过甲骨文,但这并不意味着甲骨文对中华思想文化的影响仅限于商周时期和1899年以后。这是因为,甲骨文虽然被埋入地下,但它可以通过多条渠道,对后世中华思想文化产生影响和作用。语言文字就是其中的渠道之一。

点击

阅读原文

快来看,哪幅插画让你想到了童年 (9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7)

小马过河(插画)陈永镇(中国)

“《小马过河》里的小马驹背着米袋想过河又不敢过的样子真是可爱。”“我看过《九色鹿》,没想到爸爸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那么好看,我要把它画下来!”……

近日,“守望童年——中国原创图画书大师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三毛流浪记》《拔萝卜》《猪八戒吃西瓜》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图书插画和动画插图作品不仅吸引着孩子们的视线,也在瞬间俘获了成年观众的心。“上一次看《九色鹿》至少是十年前了吧,可我现在都还能完整地讲出其中的故事呢。”“小时候最爱看《三毛流浪记》的图画书,今天看到这些珍贵的插画,不禁对中国老一辈的绘画大家肃然起敬。”

点击

阅读原文

一个传教士在中国57年,是怎样向美国输送古代中国艺术精品的(5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8)

《齐侯匜》 东周晚期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片均选自《福开森与中国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开森从美国来华传播基督教。一个原本发誓来中国传递上帝福音的传教士,竟然和这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福开森在华的57年,特别热衷鉴别与收藏中国古董字画,一生收藏许多中国文物珍品,部分藏品陈列于美国各大博物馆,成为中国艺术最大的海外宣传者。

如果我们浏览美国较大博物馆中的中国藏品,便会发现其收藏开端于20世纪20至30年代。这些珍宝大多是从清宫皇室和贵族手中流散出去的,很多学者将这个阶段称之为“古物出洋”。而福开森就是最早经历这个阶段的美国人。福开森是怎样开启这个进程,向美国输送了大批古代中国的艺术精品呢?

点击

阅读原文

你知道吗?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都来自这里(10版)

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说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亮相)(9)

大井新貌(中国画)陆俨少

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的赣鄱大地不仅哺育出了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宋应星等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也引来了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周敦颐等众多诗文巨擘游历留驻。自古以来,文化大家们在这里放歌山水,记叙游踪,敷陈掌故,抒发情怀,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美文字。其中的一部分,被印入了各年级语文课本,被无数学子吟哦诵咏,启开心智,浸润心灵,相伴成长,相伴一生。这一篇篇经典的传世名作,在课本当中,用疏朗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江西——并非所有的省份,都能享有这样的殊荣。

点击

阅读原文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9月2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期编辑:王佳 孙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