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

2022年的最后一天,成都知更室内合唱团团长王薏茹走了2万步。这2万步是在四川大剧院的排练场走出来的。她拿着话筒在台下喊:“男声,可不可以唱得性感一点?”“伴奏再快一点!”

这天下午,知更室内合唱团在四川大剧院排练,晚上十点半,有一场跨年音乐会。零点时,他们要和观众一起倒计时,迎接2023年的到来。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2)

·知更室内合唱团团长王薏茹

这要求精准卡点。王薏茹还没来得及跟指挥兼主持人罗乐对台本,“不知道他写得咋样。”罗乐主持的时候,喜欢插科打诨,跟观众开玩笑。有粉丝建议,让罗乐少说话,“万一说多了,错过倒计时咋办?”

罗乐说,不会的,无论如何都会卡上!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3)

·知更室内合唱团创始人、指挥罗乐

这场跨年音乐会是两周前筹备的,当时一些团员已回家,又被临时“抓回来”。演出时,人数比平时少,但效果还不错。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气氛达到高潮,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不得不加唱了一首《海阔天空》。

人们挥舞手机,跟着一起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星光点点中,有人热泪盈眶。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4)

·2022年12月31日,四川大剧院,知更室内合唱团跨年演出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5)

成都知更室内合唱团

成都知更室内合唱团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为“四川高校网红合唱课”老师罗乐。“知更”是一支以演唱流行作品为主的合唱团,成员均为全国各大高校音乐学院在读学生及毕业生。知更室内合唱团下设混声团、女声团、男声团、童声团、以及“知更大小姐”非专业合唱团。作为川内首支采用传统合唱方法来诠释流行作品的团队,“知更”得到了全国众多观众的喜爱。

01/

音乐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人们最早知道“知更”(那时还叫“川师网红合唱团”),是因为2018年网上的一个视频:女大学生们在课堂上合唱梁静茹的《勇气》,优美的和声和质朴的环境形成巨大反差。网友说,“人家这才叫合唱,你的只能叫声音大。”

作为知更创始人,罗乐当时还是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老师。2017年,他给音乐专业的学生上合唱课,发现大家兴趣不大。他觉得,可能是作品的问题,那时他们唱的都是严肃的古典作品。他试着改编了两首流行作品《繁花》和《约定》,“觉得改得特别棒”,但是没有火。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6)

·火遍全网的合唱课视频,图/知更室内合唱团

2018年的一次合唱课,他又改编了一首梁静茹的《勇气》。一个学生录下来放在网上,当天就爆了。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转发,梁静茹点赞,光良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唱,好听很喜欢”。第二天,罗乐的手机收到200多条信息,学校领导也觉得这是个好事情。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7)

他们被打上“网红”的标签。一开始,罗乐不接受这个词,“在指挥专业的人看来,这是贬义。”第二次上课的时候,他还想“理抹”一下,谁录的视频。后来他发现,真的有很多人喜欢这些视频,他们的声音确实给人带去了感动。

于是,顺理成章地,2019年,知更室内合唱团成立。名字是一个团员取的,因为知更鸟的声音比较好听,一致通过。团员来自各高校音乐专业的在读学生及毕业生。目前合唱团已发展出混声团、女声团、男声团,以及一个素人团,“未来还有童声团”。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8)

罗乐从大学离职时,父母生了一个月的气。罗乐理解父母的担心,但他并不后悔,“爱真的需要勇气”。出来这些年,他发现,原来音乐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他不想在音乐圈子里做音乐,他希望跳出来,让更多普通人走进音乐。

02/

师生搭档

王薏茹是罗乐的学生,主修钢琴。在四川师范大学的课堂,她是最早唱《勇气》的那批学生之一。后来,她们还跟着罗老师去其他高校参加过一些合唱演出。现在,她是知更合唱团的团长,管着上百号人。团员排练时,习惯有她在场,“会更有安全感”。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9)

在合唱团,罗乐和王薏茹分工明确。罗乐负责作品质量把控,王薏茹负责其他一切,包括检查作业、订车票、订盒饭、收集健康码、申报演出信息、签场地合同、接受采访等等。罗乐说,王薏茹是知更的大管家。

这个大管家有点严。疫情期间,排练改为居家分声部练习,每个团员都要上传录音作业。周六晚上 8 点交作业,“超过一分钟都不行”。

王薏茹要把所有的作业听完。“真的听得脑壳痛,一天都是晕的。”检查完作业,她在群里说“我要死了,快救我。”知更是王薏茹业余生活的全部。私下里,她很少听音乐,因为在知更听得太多了。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0)

罗乐也经常感觉压力大。尤其是演出前,整个人都是紧绷、疲惫的,一上台又容光焕发。演出完,他喜欢去钓鱼或者骑摩托车。出去的时候,随身带个ipad,灵感来了,马上停下来记录。甚至做梦梦到一段旋律,也会爬起来记下。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1)

·罗乐(左)、王薏茹(右),排练中

王薏茹觉得,她和罗乐虽然是师生,但更像是合作关系,互相有什么问题,都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来。团员有什么意见,也会通过她传达。整个团的气氛也比较开放、自由。她对目前合作的状态比较满意。

03/

唱什么歌?

“合唱团也很卷啊!”罗乐说。每个团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其他的合唱团,比如上海彩虹合唱团,走的是原创路线,知更走的是编创路线,以改编为主,“灵感占60%,技法占40%。”

罗乐改编一首歌曲,最少要30个小时。一些非常喜欢的作品,比如《雪落下的声音》,改了300多个小时,“一遍又一遍改,直到满意为止”。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2)

知更演唱的曲目都很热门。有《孤勇者》《小冤家》《情深深雨蒙蒙》《这世界那么多人》等等。有人说,知更专唱“热门歌”。罗乐表示,热门与否并不是选曲的标准,主要还是“遵从内心,有温度,适合演唱”。

“比如《孤勇者》,当时我在追一部缉毒剧,缉毒警察的牺牲让我感动。正好重庆又发生了山火,摩托少年救火的场景让人热血沸腾。我是重庆人,如果不是疫情,我一定会骑着摩托车去救火。”这些感动汇在一起,就有了合唱版的《孤勇者》。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3)

《山城棒棒军》也是一首特别的歌。2022年7月,重庆专场,罗乐想选一首有重庆特色的歌,他喜欢《山城棒棒军》中的胖妹“幺不到台”的样子,所以选了这首歌。在成都的演出,他们也唱这首歌,毫无违和感。毕竟“山城棒棒军”是川渝人民的共同记忆。

知更还有一个传统,每场必唱一首红歌。2022年的最后一晚,唱的是《我爱你中国》。罗乐解释,在这个不平静的世界,大家能相聚在这里欣赏音乐会,应该感谢和平,感谢祖国。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4)

《勇气》是知更的“成名作”。有些粉丝就是冲着这首歌来的。去年11月的“蓉城之秋”专场,本来不准备唱《勇气》,结果粉丝“威胁”,不唱就退票。现在,《勇气》成了保留节目。

04/

知更知心

2022年11月,“蓉城之秋”专场音乐会,打出了一个主题:“人间冷暖,知更更知”。这包含了知更对合唱、对音乐的理解。“流行合唱为什么受欢迎?因为有温度,能打动人心。”罗乐说。

演出结束,一个女粉丝捧着花,满怀期待。她是一个新手妈妈,生孩子熬夜哺乳期间,知更的音乐陪伴她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还有中学生粉丝留言,看了知更的演出,准备考成都的大学。也有分手的情侣,在知更的演唱会上和好了。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5)

罗乐现在完全不担心票房。2022年11月的专场音乐会,1000多人的云端音乐厅,2分56秒票全部卖完,还有很多粉丝打着“飞的”来看。2022年的跨年音乐会,也有粉丝从外地赶来看,罗乐既欣慰又纠结,他怕粉丝破费,回复:不用来,你钱多!

知更火了后,很多粉丝问,怎样才能加入知更?各种各样的人都想进来,甚至还有托关系的。罗乐觉得好玩又好笑,于是设了一个“门槛”:只招美声专业的研究生。这就卡掉大部分人,但还是有一些学医或学工程的团员。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6)

“主要还是看态度,如果你真的热爱合唱,愿意付出,又有一定基础,也不是没有机会。”王薏茹补充。

目前,知更室内合唱团只有罗乐一人全职,王薏茹与其他团员都是兼职。而在校学生团员,一毕业就会面临人员流动的问题。女声团虽然比较稳定,也有不少成员因家庭原因耽误或者退出。

“其实人一直是一个问题,对所有合唱团都一样。一个合唱团至少需要 5 年磨合,才能说入门。”王薏茹说。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7)

05/

希望今年秋天能把“秋裤”穿上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8)

很多人看到合唱团与商业之间的可能性,也有一些商业机会找上门来,但他们很谨慎。罗乐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擅长商业的人,他的大部分心思都在创作上。

他现在最大的想法,是带着团员去全国走一圈。“不希望做天花板,只希望提到流行合唱的时候,能想到‘知更’就够了。”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19)

跨年演出结束,罗乐没有休息,他在抓紧写歌。2023年,他想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有个话他已经放出去很久了——写一首“你妈喊你回家穿秋裤”的歌,虽然原创很难,但要尝试。

“希望今年秋天的时候,能把‘秋裤’穿上”。

如果有一天知更搞不下去了,王薏茹说,她可能去读书,读艺术史方面的专业。“我很爱哲学,音乐跟哲学是很近的。”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20)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21)

YOU成都专访

X:小都,W:王薏茹

X:合唱团这么多人和声部,如何做到协调统一?

W:很多人都觉得合唱很简单。一个合唱团,要有样子,至少要四五年。合唱不像独唱,一个人唱好就好,合唱你一个人唱好没用。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一样,而且合唱团的人员流动也比较大。这条路太漫长了。

X:但是现在你们已经红了。

W:可能外界觉得你们粉丝那么多,每场音乐会都还不错,但其实我们有自己的思考。有一天我跟罗老师聊天,我说人是会审美疲劳的,如果有一天我们打动不了观众了,怎么办?你不可能永远改编,也需要去涉猎其他东西,比如写一些原创、音乐剧等等。我们不会盲目乐观,只看眼前,被赞美吹昏头脑。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22)

X:为什么现在这种“流行合唱”比较受欢迎?

W:我个人觉得还是曲目的原因会稍微大一点。人要被打动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社会竞争已经非常卷了,不能说我每天都是很麻木地工作,大脑从来没有放松过。每个人都有 EMO 的时候,所以需要被打动,不管是看书、看画展、听音乐会。总之,你要有情感的释放才是鲜活的人。

X:一首已经很有名的曲子,知更再演绎它,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W:关键在于你的情感。我们尽量让自己在台上讲故事。首先你自己要觉得这个事你是相信的,才有底气让观众相信。有时候传达情感很难,你不能自我感动。我们时常会想,这么多人唱某首歌合不合适,会不会让大家觉得油腻?情歌改编是比较难的,就是要去油腻,不能一直输出情感。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23)

X:合唱团给听众带来情感的共鸣或抚慰,给你们自己带来什么?

W:学音乐的孩子都有一个舞台梦,但哪怕你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上大音乐厅的机会还是比较少。合唱团可以给大家多一点展示自我的机会。

演出时我通常都在侧场,我从第三方视角,既可以看到演员在唱,又可以看到观众在流泪。这个画面很神奇,知道这种感觉吗?你会觉得演员和观众在双向奔赴。

特别是去年在重庆演出,彩排的时候,剧院的负责人说,因为你们来了,好几个员工申请加班(来看),我当时还挺欣慰的。

和网红合唱经历:一个合唱团成为(24)

X:成都的演出市场如何?

W:我觉得不错。你想,像四川爱乐乐团、交响乐团,他们做了好多年的惠民音乐会。我记得我上大学时的票价是几十元。就是这些惠民音乐会,培育了很多观众。

最早去听的那一批小孩,现在已经成人,可以为这些演出买单了。市民有为文化产品买单的习惯很重要,成都在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说成都还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城市,适合做艺术地方。

● ● ●

编辑丨小都

图源丨成都知更室内合唱团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