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羊

趁着光字片大拆迁的机会,周秉义将弟弟周秉昆一家的生活安排得比较稳妥了,最大的一桩心事从此拆除。

有时他会因公权私用内心不安,转念一想,一切又都是完全可以摆到桌面上的,也就并不自责了。

实际上,周秉昆家成了所有光字片拆迁户中最令人羡慕的一户,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秉义对冬梅说:”秉义一家的生活改善了,我再也没有什么亲情责任压在身上了,感觉整个人的生活轻松多了。

冬梅说:”你以前不讲我也知道,秉昆一家生活在光字片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房子里,一直是你的一块心病,现在你的感觉好了,我的感觉也好了。“

秉义却又说:”其实我的感觉也不是太好,一件秉昆的事,一件周聪的事,那就是两个小小的污点,想抹也抹不掉的。“

冬梅听秉义这么说,忍不住大声说道:”是又怎么样?你周秉义的从政经历就不能有两个小小污点吗?就认为自己“该死,有罪”了吗?他妈的某些高官,简直就把自己管辖的领域当作了自家开的公司,将老百姓用血汗积累的国家财富据为己有,他们还没有半点良心不安,你反而忏悔个什么劲儿!”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

《人世间》原著中,即便在落魄年代也不失淑女范儿的郝冬梅,退休后却判若两人,她愤世嫉俗,动辄骂娘。

周秉义并不那么容易适应,一时的好心情常常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实际上他也有满肚子的委屈,也经常想骂娘——自己谨小慎微、辛辛苦苦工作三十多年,一心想通过个人努力,让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起来,却又哪里抵得过层出不穷的贪官污吏的负面影响呢?

这种气馁的话,秉义无处可说,只能长期闷在心里,甚至终日郁郁寡欢。这也是他为何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从周秉义“仕途上两个污点”,看他的一生有多矛盾和拧巴。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2)

“无情无义”的哥哥

秉昆从酱油厂调到杂志社后,和师父白孝川成立了演出合作部,赶上当时的政策开放,不到一年,他就攒下了一千多元钱,又借了师父二百元钱,花一千六百元的巨款,买了一间二手的俄式小平房。

这带着门斗、厨房和厕所的房子,极大地改善了一家人的居住环境,楠楠和聪聪抱着秉昆说,爸爸真了不起。

就连一向严厉的父亲,也对秉昆刮目相看,说,我这老疙瘩终于出息了,这下我也就放心了,我原来对你严厉是怕你不知道上进,现在看来,你比这个这个当爸的还要强。

从来没听过周志刚夸奖的秉昆,瞬间想哭,不是感动得想哭,而是多年的憋屈终于得以释放的满足。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3)

可突然有一天,房管局告诉秉昆,他的这套房子手续有问题,原苏联房主要回来,政策要求必须归还。

秉昆当时是托师父白孝川的关系买的这个房,中介知道消息后脚底抹油跑了,秉昆急得嘴角起了泡,他在万般无奈下,只能去找已经做了副巡视员的秉义帮忙。

秉义理解不了这套房子对于秉昆的意义,这不单单是座房子,还是对秉昆这么多年努力的一种肯定。

秉义却一口回绝了秉昆,还振振有词地告诉秉昆,”兑“房子本身就是违法的,你事先为什么不和我商量,出了事来找我了,我帮不了你,你只有自认倒霉!

秉昆没想到哥哥这么不近人情,他直愣愣地盯着秉义,说道:”周秉义,算我今天没找过你!“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4)

兄弟俩就此结了疙瘩,秉昆觉得哥哥是个白眼狼,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奚落他,羞辱他,秉昆恨恨地想:白喊了你这么多年哥哥

后来,邵敬文把单位的地下室让给秉昆住,秉昆搬家那天,把所有朋友都叫了去,唯独没有邀请秉义。

秉义却不请自来,老友们都争着敬秉义酒,秉昆却质问秉义:谁请你来了吗?

秉义想缓和弟弟的关系,他笑眯眯地说:我到你这里来还要请吗?我看这里布置得也蛮好嘛!

秉昆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地顶过去:比你住得还好吗?

秉义还是不着急,笑说:那看要怎么比了,我到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家呢。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5)

秉义说得也是事实,他和冬梅结婚后,为了照顾冬梅的母亲,和冬梅一起搬到了岳母家的二层小楼里住,虽然居住环境舒适,还有保姆照顾起居,和光字片是天壤之别。但由于秉义没有自己的住房,就无法与父母共同生活,实现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夙愿。

自己是副厅级的副巡视员,妹妹是大学副教授,父母却住在全市脏乱差的街区,从父母的角度想一想,周秉义这个长子很内疚。

而弟弟一家住进了地下室,秉义的心里更不是个滋味,弟弟对他的怨怼,让他苦不堪言,但秉义克制着自己,把这些苦闷都压在心底,绝不发作。

秉昆对秉义的冷淡和顶撞让老友们十分诧异,不明缘由,也不便插话,一个个困惑不解,愣愣怔怔地看着兄弟俩。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6)

在秉昆的事上,秉义始终坚守原则,不肯用公权谋私利,可他真就能做到处处秉持公正吗?却也不见得。

《人世间》原著中,周秉昆所在的杂志社,因为他和邵敬文的特殊关系,本来板上钉钉是要当下一任的编辑部主任的,可谁成想,上面派过来一位社长韩文琪,据说是省市一位大领导的秘书。

这个韩文琪是个外行也就算了,还独断专行、排除异己,他上任后先把邵敬文挤走了,又从外面调来了个自己人,彻底把周秉昆和师父白孝川架空了。

很快周秉昆头上的”代“主任被撤销了,取而代之的是韩文琪的亲信——何雯。这是一个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的女人。

周秉昆觉得韩文琪把整个杂志社搞得乌烟瘴气,发行量也下降了三分之二。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周秉义作为巡视员,在负责对他的干部考察时,给出的评议却是挺好。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7)

秉昆心里不高兴,自己在杂志社的处境哥哥不是不知道,对于自己的”死对头“,哥哥却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可秉义却是这样解释这件事的:

首先,组织上已经把他作为年轻干部的苗子重点培养,组织内定的事,我干嘛要坏人家事呢?

再说,组织考察干部首先是大节,大节就是政治思想,政治立场上是否与党保持一致,他在大节上毫不动摇,没有任何糊涂认识,证明组织上是有眼光的;

还有,他的父亲和你嫂子的父亲,当年是莫逆之交。我岳母让我要考虑点儿关系,你说我不给出挺好的结论还能给出什么结论?

听着哥哥头头是道的话,秉昆也只好说:”哥,我理解了!“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8)

看吧,身在官场的周秉义也要遵循官场的生存法则,很多时候都是要权衡关系、见机行事的,他可以洁身自好,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和他一样洁身自好,甚至有些时候也要同流合污一下。

楠楠见义勇为去世后,周蓉曾对周秉义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咱们三个子女中,你最不像父亲,现在更是一点都不像。现在我还经常有见义勇为的英雄式冲动,秉昆次之,你这位哥哥,估计一点儿没有了。与楠楠相反,你是越来越不像周家人了。官场差不多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人,一种和咱们周家人迥然不同的人……

听到周蓉这么说自己,周秉义火冒三丈,而他之所以这么火大,正是因为周蓉一语击穿了他的内心。

本质上,周秉义并不适合官场,他是被命运裹挟着走向高位的。宦海生涯二十多年,他的遗憾和失落太多,可也只能在拧巴和矛盾中寻求平衡了。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9)

“薄情寡恩”的朋友

周秉昆为人仗义,朋友多,谁家里有事,他都会尽力帮忙。

但他的能力有限,想着有个当“大官”的哥哥,只要自己开口,周秉义就不会驳他的面子。

可当他为了赶超妹妹的事,求到秉义面前的时候,秉义却骂了他一顿:

周秉昆,你以为你是谁?你帮得了一个帮得了千千万万个吗?东三省一家家大型国有企业都面临转产,千千万万工人即将失业,你周秉昆帮得了吗?你那种哥们儿之间的忧虑根本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没心思管你的事!

听了哥哥的话,秉昆大为光火,觉得哥哥也太绝情了,这可都是当年给过自己最大帮助的好哥们啊!周家人的知恩图报都到哪里去了!

“帮不了千千万万,那就一个也不帮吗?我就当没你这个哥!“秉昆理解不了周秉义,别人家出了当官的,就如同“鸡犬升天”一般, 阿猫、阿狗都能跟着沾上光,可自己的这个哥哥,只知道爱惜自己的羽毛,做事冷漠严苛,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冬梅赶紧向秉昆解释:“你哥发火也是有原因的,领导决定任命他当一个大厂的党委书记,升为正厅级了。看起来是好事,可那厂子负债累累,工人们几个月都领不到工资了,你哥正为这事苦恼为难呢……”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0)

周秉昆善良重情,可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但围绕在他身边的,始终是光字片的那些兄弟们。

但对于秉义,他面对的却是成千上万工人的生存问题,他的“松口”“批条子”, 看似是帮了一个人的帮,其实是对那些没有门路的人最大的不公平。

这些周秉义是无法解释给周秉昆听的,他只能把家人对自己的不满、埋怨所产生的苦楚,深深地埋在心底。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1)

“谨小慎微”的官员

在退休前,周秉义的内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让秉昆在合乎法理和情理的情况下,得到了最大实惠。

街坊赶超、国庆、进步,这些为改革承受阵痛的人,也成为了秉义的帮扶对象,他说出了与当年完全不同的话:‘我帮不了一批,还帮不了一个吗?’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2)

当他出现在这些老街坊门前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是震惊的,“从来没有像您这么大的官来到我们家”,三家人几乎不约而同地说出了一样的话。

周秉义说:

我不是访贫问苦, 根据民间长兄为父的说法,我是代表周家代表父母来感谢你们的。当年,我在兵团下乡,周蓉去了贵州,父亲远在“大三线”,母亲患病,正是你们给予了弟弟秉昆无私帮助,这乃是人间最可贵的情谊。

其实,我早就想来看看,只是无法给予你们实际帮助,心中有愧,没有脸面来,希望你们谅解!

“我们哪敢挑您理,您连弟弟秉昆的事都没管过,您是一门心思当官的人嘛!”他们都说出了几乎相同的话。

秉昆听着,很替哥哥不好意思。

秉义却连连点头:“是啊,我是一门心思当官。不过总算快到站了,到站就好了。那时咱们能有许多时间在一起了。聊聊家常,喝喝酒,完全可以像一家人一样。

秉义还给每家留下一个装钱的信封,说是大伯给孩子的一点心意。

在后来的拆迁中,赶超和国庆家都成了在新区第一批拥有住房的人,秉义始终记着这些老街坊,他尽力成全他们,也为自己内心减少些愧疚和遗憾。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3)

在光字片的拆迁动员会上,周秉义说了些大实话,什么“穷人窝”、“本市的耻辱”、“灭了他”,被宣传部门的同志提了意见。

秘书嘟囔着:“我建议您删,您偏不删,看,惹别人不高兴了吧! ”

周秉义却说:“我这大半辈子,一直在为让方方面面的人高兴而活着,我也该为自己高兴而固执己见几次吧!”

周秉义的一生,看似风光无限,却背负着沉重枷锁,他一个工人之子,走到那样的高位,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干实事却招致骂名,所以才会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苛,甚至到了无情无义的地步,但他的内心却是煎熬和痛苦的,最后他用人生的“两个污点”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4)

写在最后

2005年的十一,光子片的所有居民完全清空,他们都搬到了新区,住进了干净舒适的楼房里。

直到这时,街坊们才觉得周秉义可亲可敬,争着与他合影。周秉义很高兴,笑容灿烂。

然而当一切归于平静,开始有人觉得自己吃了亏,被利用了。

他们嫌拆迁没有给补偿金;觉得周秉义一定得了不少好处,不然怎么会这么起劲搞房产开发。

这些刚刚搬进新楼房的居民,不仅不感念秉义,反而举报他贪赃枉法,与开发商勾结。

拯救者一门心思工作,被拯救者集体等着看笑话,说风凉话;拯救者想要成功,还必须斗心眼,进行智力博弈——这是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5)

中纪委对那些“雪花般”的举报信不能坐视不管,他们派人调查了周秉义。

给出的结论是:

周秉义从政的这二三十年,履历清楚,经手的资金都有准确的去向,参与上百亿的项目,却没有贪一分钱。所谓的举报,全都子虚乌有。

中纪委的干部佩服周秉义高洁的品格,说他是一碗清水见底的干部。

周秉义人生两大污点至死不能释怀:人世间从周秉义(16)

中纪委撤离后,秉义终于与亲人们团聚了,亲人们不忍问他这几个月的事,他自己更是避而不谈。

但要说这件事没有给秉义带来心灵冲击,那是不可能的,他生前对着家人曾说过这样的话:

古代任何国家的变法者下场几乎都很悲惨,国家进步与否的一个标志,就是看这个国家是否爱护自己的改革领袖。

在毫无预兆的一次体检中,周秉义的病情发展迅猛,癌细胞扩散至全身。

遵照周秉义的遗嘱,他去世后只举办了小范围的告别仪式。老干部局把唁电转给冬梅,却没有进一步动作。直到省纪委接到中纪委的电话,要求代中纪委送上花圈致哀,消息一传开,老干部局才迅速做出反映,协助主持追悼活动,参加追悼会的人才顿时多起来,郝冬梅和周蓉左挡右挡也挡不住。

周秉昆则将头深深地埋在胸前,他想,他们这一门周姓人家最精彩的历史,居然与自己的人生重叠了,往后许多代中,估计再难出一个哥哥周秉义那样有情有义的君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