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课文(珍珠泉作者徐传松)(1)

假日周末,女儿说去浦口的珍珠泉游玩。听到“珍珠泉”三字,晶莹剔透的串串珍珠在眼前跳动,散发着珠光宝气,令人珍惜、令人憧憬,珍珠泉是一处怎样的旅游胜地呢?

东大门前,一块状如大象的灰色石上刻着“珍珠泉”三字,烫金生辉,灵秀飘逸,赵朴初的书法艺术如颗颗珍珠点缀着景区。

大门西南角是不大的一湖水,北向的一条路两边约一米宽的溪流潺潺地流淌,这水是珍珠泉流泻而来的吧?路的尽头是一个较大的湖,向西延伸,湖面成长方形,湖水平静、碧绿;对岸树木密布成林,但没有古树参天的景象。一处石门,门前矗立着一座白石雕琢的女子像,为平淡的风景陡然添了文化含量。更远处是黛青色的山峦,或许那里藏着诱人的风景吧?

这湖比老家的月牙湖还小,真没什么看头,心里有点失落感。造景造势是景区的一贯做法,真去看了,不免乏味。难道今天是一次遗憾的旅行?

向前行,一道拦湖坝把湖水分成上下两片,坝上有人戏水,有人行走。水从坝上倾注而下,激石则鸣,算是一处小小的景致。很想到对岸去,领略那边未知的风景。坝上遍布碎石砌成的道道水渠,流水欢歌而下,我们踏石越水而行,一步一步的,很有节奏感,感觉自己就是五线谱上的一个音符,明快、愉悦。

北岸的道路紧挨着树林,沿着湖水蜿蜒向西,尽头是一块较为平整的草地,这就是珍珠泉景区的全部?珍珠泉呢?珍珠泉呢?……沿着小道茫然前行,“水尽道窄疑无景,柳绿花嫣逗彩蝶。”哦!面前是一个大湖,湖上游船浮动;坝上游客聚集,戏水玩乐。

无心逗留此处,只想目睹珍珠泉。我一路领先,踏着木板路咚咚地越过,奔向环湖路。道边树林耸立,有海桐、乌桕、珊瑚树等多个的品种,对于在北方天天看着杨树、松树的我来说,也算是一种风景吧!我双目四处探寻珍珠泉,她到底藏在哪里呢?

面前大门上写着:“高尔夫球俱乐部”,由此向西是湖上栈道,栈道紧贴水面,左侧一片荷花正在盛开,白色,更显得出淤泥而不染。三位老妇人在赏花,说的是方言,听不懂在谈什么,应该与花事有关。

出了栈道,一条是沿着湖边的小道,一条是通向山坡树林的山道。我感觉湖水寂静得没有风景,那么一片水,哪里会有珍珠泉呢?也许这条山道通幽,藏匿着清泉吧?我举步向前,妻女随后。走在山道上,置身于树林中,时而从远处传来马鸣驼叫,铁丝网围堵着园子,里面有各式的房子,那一定是动物园了。再向前走似乎就是动物园的入口处,我毫无兴致看动物,只想看看珍珠泉,于是另辟蹊径奔上湖边的小路。

湖里七八个游船飘荡着,穿着红色救生衣的游人紧扒着船帮,在感受着水上游玩的兴致。岸边,多是大人陪着孩子

垂钓或捕捞,体验捕捉小鱼小虾之乐。我们继续前行,探秘珍珠泉。

向上,水面渐窄,湖水清澈如镜,那水的尽头两岸都站着游人,那里有迷人的风景吧?我们沿着水岸绕行。水草碧绿,柔美怡人,像长在陆地上一样清晰可见,但更油亮而清秀。这水清得令人惊叹,让人疼惜,清得不忍亵玩,这就是珍珠泉吗?珍珠在哪里?哦!这就是珍珠泉!石碑上赫然刻着:“珍珠泉”,南京市人民政府1992年3月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终于见到珍珠泉了啊!

向着人多处走去,沿着泉边,凝眸清澈的泉水,一刻不想移开,专心捕捉其中的奥秘玄机,寻觅其中的珍珠。泉水啊,真像少女的目光那般清纯,清纯得可爱可亲。清清的泉水从泉底岩隙喷涌而出,水泡如珠,一串又一串,晶莹透明,雪白圆润,升起,升起,在水面上消失了。又一串珍珠,从水底升起,你追我赶地升起,到了水面立即飘散了,像女孩儿吹出的气泡羞涩地不知躲藏到哪里。

珍珠这儿一串,那儿一串,竞赛似的跳到水面,绽开朵朵水花,水花四散,划出一圈圈的涟漪,水面在抖动,像无数无形的生灵在舞动,使泉水彰显出无限的活力。不由得让人遐想,是美人鱼在泉底吐出的气泡吗?神奇,神奇,简直就是神泉啊!

石刻“珍珠泉”三字镶嵌在岸边岩石间,红色的字体与周边绿色的苔藓相映,格外醒目,一笔一画骨力道健,险而不怪,润而不肥,遒媚绝伦。美术家周怀民所题写时已是九十岁高龄,其运笔依然力透纸背,尽显柳体的书法韵味,让人肃然起敬。

攀上台阶,绕到对岸,巨大苍岩凹处浸在水中,凸处露出水面,近前赏泉的最佳所在。水中石板上的青苔,绿树婀娜的倒影,游人的倩影……都汇入泉中,珍珠泉里藏着千般娇媚万般情, 春风十里不如你……宛若秀眸绽笑百媚生,惹得万千游人宠。

古代许多名流学士慕名而来,他们悠游泉景,饮酒赋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临池顿觉旅魂销”、“一水光摇万斛珠”、“人如泉水清,泉比尘襟冷。”都是对珍珠泉的真实写照。珍珠泉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南京老山山脉上,熠熠生辉,令人心驰神往……

挥别珍珠泉,沿着南岸返程,走不远就见到指示牌注明:西大门。妻说走西门就近了。走西门到珍珠泉源头的确近很多,但少了探寻泉源的曲折历程,显得过于直白,正如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投机取巧获得一时的成功,那就少了奋斗历程,缺少必要的历练。一个人应该走的路一定要走,即使路途遥远,甚至坎坷,也要坚持走下去,定能抵达理想的境地。唯有如此,才能悟透人生,做一个心境如泉水般澄澈的明理人。

2021.9.15

壹点号 中华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