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参与的,最后导致肾固有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一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肾炎一般指肾小球肾炎,肾炎根据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不管男性、女性,这三种类型的肾炎早期症状都类似。急性肾小球肾炎往往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过积极的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绝大多数可以痊愈。慢性肾小球肾炎指病程超过三个月的肾小球肾炎,绝大多数无法痊愈,主要是对症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不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肾盂肾炎来月经胀痛(女生腰痛发烧查出急性肾盂肾炎)(1)

还有一种叫肾盂肾炎,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肾盂和肾实质炎症,常伴有下段尿路感染。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肾盂肾炎与感染相关的急性间质炎症和肾小管坏死有关,患者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菌尿等症状。如果无复杂因素存在,通过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可迅速治愈。

慢性肾盂肾炎多发生于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的基础之上,除了细菌性尿感外,还有肾盂肾盏瘢痕形成,肾脏外形不光滑或两肾大小不等,起病较为隐匿,容易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中医专家张振忠表示,急性肾盂肾炎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育龄期妇女最多见,起病急骤,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病程隐蔽,有时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间歇性尿频、尿急、尿痛。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包括尿浓缩功能减退,低渗、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等。晚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

临床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控制感染,清除感染病灶,纠正尿路异常或反流,预防并发症。防止复发,减少肾实质的损害。急性肾盂肾炎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的关键是积极寻找并去除易感因素,尽可能纠正和去除患者存在的泌尿系统解剖异常、结石、梗阻和反流等情况。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同时辅助使用中药改善微循环,改善肾脏的血供,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女生习惯憋尿腰痛发烧,检查发现急性肾盂肾炎

患者xxx,女,14岁,武汉汉口人,读初二。由于平时课间时间有限,担心上厕所排队会耽误上课,经常憋尿。为了充分利用课间去休息、放松,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很少在课间去厕所。

从上周开始,患者觉得腰痛,以为是学习坐久了,休息下就会好。可后来腰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了,甚至还发高烧。在家里实在熬不住,这才赶紧来到当地医院就医。经过检查,尿常规结果显示,尿白细胞、尿蛋白、尿红细胞指标明显增加,医生结合其症状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经过一周抗感染治疗后,身体康复出院。

肾盂肾炎来月经胀痛(女生腰痛发烧查出急性肾盂肾炎)(2)

医生表示,肾盂是肾脏的一部分,是漏斗形的囊状物,下端通输尿管。肾盂是输尿管通往肾脏的入口。该患者担心课间上厕所,平时很少喝水,导致尿液浓缩。再加上一直有憋尿的不良习惯,使得细菌停留在膀胱的时间过长,为细菌感染泌尿系统提供了机会,细菌从尿道经膀胱向上蔓延至肾盂,导致肾盂肾炎。

膀胱是尿液储存的“容器”,有一定的容量。憋尿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尿路感染,偶尔的一两次憋尿可能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如果习惯性憋尿,就会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严重的尿路感染向上蔓延到肾脏,引起肾盂肾炎,甚至影响到肾功能。特别是女性,由于女性尿道短更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憋尿还会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长期下来还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夏季是泌尿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体出汗多、排尿少,加上体外细菌侵袭,增加了泌尿系结石和尿路感染的几率。平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再去喝,喝水后出现了尿意时,一定要及时去排尿,不要憋尿。如果出现了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后果。

哪些因素可以诱发肾盂肾炎?

1、肾脏病变。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而且这个器官还比较脆弱,很容易出现问题,一旦肾脏发生病变就会引发很多疾病的出现,如:肾盂肾炎、肾囊肿等等。肾脏有异常会降低肾脏的抗菌能力,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就会使病情加重,给自身带来更大的伤害。

肾盂肾炎来月经胀痛(女生腰痛发烧查出急性肾盂肾炎)(3)

2、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是引发肾盂肾炎的一个重要因素,比较常见的尿路梗阻:尿路结石、尿路狭窄等,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中的一种后,就会使尿液的流畅性受到影响,从而降低身体的免疫能力,使致病细菌大量滋生,最终导致患者发病。

3、细菌感染。肾盂肾炎与细菌感染有很大的关系。细菌的种类有很多,而这里的细菌主要是指大肠杆菌。一旦患者的尿道感染了大肠杆菌之后,就会使肾脏出现损伤,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这种细菌。比如,孕妇雌激素分泌增加,输尿管张力降低,蠕动减弱,导致尿路不畅,尿液反流发生率升高。因此,妊娠期尿路感染多为肾益肾炎。肾益肾炎多由膀胱炎上行感染引起,尤其是膀胱脱落。上行感染的重要原因是输尿管返流。

4、全身性疾病。一些老年人很容易患有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长期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许多慢性消费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容易诱发肾孟肾炎。一些学者认为,肾孟肾炎除了上升感染外,还可以通过血液、淋巴道和附近器官直接感染,这也与免疫有关。

中医治疗肾盂肾炎的方法

据中医专家张振忠介绍,肾孟肾炎属于中医“淋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认为是“肾虚膀胱热”,病位在肾与膀胱,其内因是肾虚,外因为湿热,肾虚则湿热之邪得以凑之。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关系密切。若脏器虚损,腑将失利;若腑受邪,脏即受累。病初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如果邪气未尽,正气已伤,就表现为虚实夹杂的证候。

肾盂肾炎来月经胀痛(女生腰痛发烧查出急性肾盂肾炎)(4)

其治疗原则是实者清利除邪,虚者补肾扶正,虚实夹杂着,补虚泻实兼顾或攻补相间。急性肾盂肾炎以湿热、毒邪壅滞为主,慢性肾盂肾炎则以肾虚挟有湿热多见,病证从实转虚,虚实挟杂。在治疗中,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急性期,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小蓟饮子化裁;慢性期,滋阴清热,利湿通淋,方用知柏地黄丸、二至丸或无比山药丸等。常见的辨证治疗方法:

1、下焦湿热型。症见;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小腹拘急胀痛,腰痛,尿血,发热,口干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蕴结下焦或久郁化热,或受湿热侵袭湿热之邪下注膀胱,气机阻滞,尿道不畅。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治则:清热利湿,解毒通淋。方剂:八正散合小蓟饮子加减。组方药:生地黄、茯苓、萹蓄、瞿麦、车前子、滑石、石韦、虎杖、土茯苓、蒲公英、甘草、大黄(另包后下)等。随证加减:血尿甚加白茅根、茜草;小腹坠胀加乌药、枳实;持续高热加忍冬藤、柴胡。水煎,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2、脾肾两虚型。症见:小便不畅,淋漓不已,时作时止,腰酸膝软,面浮肢肿,困倦乏力,食少纳,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淋病日久,脾肾两虚,湿浊留恋,膀胱气化无权。多见于慢性肾盂肾炎经久不愈。治则:补肾健脾,利湿通淋。方剂:山药丸加减。组方药:黄芪、党参、茯苓、泽泻、山药、焦白术、枸杞、石韦、土茯苓、蒲公英。随证加减:偏阳虚加肉桂、仙茅、淫羊藿;腰痛甚加狗脊、续断、杜仲;恶心呕吐加半夏、藿香、佩兰。水煎,每日1剂,3~6个月为1个疗程。

3、阴虚兼湿热型。症见:尿频而急,尿道热涩疼痛,尿色黄赤,腰痛腰酸,低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苔黄少津,脉细数。久病湿热未尽,耗气伤阴,阴虚内热,膀胱气化不利。多见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治则:滋阴清热,利湿通淋。方剂: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组方药:知母、黄柏、墨旱莲、白花蛇舌草、山药、茯苓、泽泻、熟地黄、牡丹皮、胡黄连等。随证加减:夜尿频加芡实、桑螵蛸;持续性菌尿加败酱草、土茯苓。水煎,每日1剂,1~3个月为1个疗程。

(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3200字)

肾盂肾炎来月经胀痛(女生腰痛发烧查出急性肾盂肾炎)(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