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云举重获得过金牌吗(人生不差一公斤)(1)

廖秋云此前在全运会赛场。

廖秋云膝盖上常常绑着两个硕大的冰袋,鼓鼓的,冰扎得皮肤刺刺的,但消肿、止疼很管用。

她已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膝盖开始和自己作对,只记得但凡日子里有杠铃片碰撞地板的声音,膝盖就“时好时坏”,“疼的话还能训练,如果肿了就只能歇了”。

陕西全运会前两天,膝盖不合时宜地出现不适,廖秋云吃了止疼药,做了最坏的打算。作为刚刚在东京奥运会夺银的选手,她是全运会女子举重55公斤级比赛最大的夺冠热门,可比赛开始,她表现平平,早早透露退出金牌争夺的迹象。

挺举阶段,屏幕上“廖秋云”名字后闪动着“128公斤”却无人出战,这使得她只能以抓举94公斤、挺举120公斤,总成绩214公斤获得并列第9名。

当众人用“爆冷”为她惋惜“未能用全运金牌弥补奥运遗憾”时,她却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坦言:“这是我最近能发挥的最好水平了,不算遗憾。”

台前,观众窃窃私语,不明就里。台后,廖秋云绷直双腿,膝盖上出现了熟悉的冰袋,一群又一群志愿者来找她签名合影,她的笑容中捕捉不到丝毫不甘。

廖秋云举重获得过金牌吗(人生不差一公斤)(2)

一公斤只差,廖秋云(左)遗憾拿下奥运银牌。

她把照片发到社交平台,配文“结局不一定要尽如人意,人生有遗憾才完美。生活依旧。此行收获一波小粉丝也不错呀。”

发图时,她用一张粉色爱心贴纸刻意挡住了裹着冰袋的膝盖。

或许早已习惯和伤病相处,廖秋云总觉得没必要展示脆弱的部分。反而在别人看来没必要的时刻,她却作出陡峭的选择。

“还要不要参加全运会?如果要,就得做好连前八名都拿不到的准备。”东京奥运会后,教练认真问她。

廖秋云很清楚这剂预防针背后的现实困难,毕竟,省队的康复手段不及国家队,膝伤随时可能出来搅局,但奥运会上未能夺金的“不甘心”在鼓励她,“结果顺其自然吧,但无论如何要尽力去拼一把”。

廖秋云举重获得过金牌吗(人生不差一公斤)(3)

奥运摘银,廖秋云的脸上有些沮丧。

和秀丽的五官呈现的面相不同,廖秋云从不多愁善感,还自诩有点“二”,在周围人眼中,作为95后运动员,这个年轻姑娘“忘性很大”,尤其伤病、失败、挫折统统无法让她陷入无法自拔的情绪,但“大大咧咧”的评价也含着一丝“欲望不足”的看法。

“每个运动员都有求胜的欲望,我也想要,只是不会表现得很外放。”廖秋云似乎不怕输,但会因为输得不够酣畅淋漓而表现出难得的“在乎”。

“就觉得自己到了那一步,其实也有能力,就这么错过了,想起来还是挺那个的。”东京奥运会是廖秋云为数不多“主动不去想”的坎儿——首次出征奥运会的廖秋云在举重女子55公斤级比赛中,以1公斤之差,惜败菲律宾老将迪亚兹,收获了一枚银牌。

在其他项目中,取得银牌已经不易,但在堪称“梦之队”的中国举重队,她是8名队员中唯一没有斩获金牌的选手,压力可想而知。

可真正让廖秋云在乎的不是这个“唯一”,而是她本稳操胜券,却因最后时刻对手比自己“狠”了一点而徒留遗憾。

赛后,舆论将“悲情”送给廖秋云,将矛头指向教练张国政,认为教练战术过于保守,给了对方逆转的机会。

但廖秋云坦言,赛前,自己的膝伤虽然不影响正常训练,但始终没敢加大训练强度,因此,从保护自己的角度出发,教练才在训练和赛时都选择了相对安全的方式,最终举起的126公斤也确实是那个阶段的最好成绩,而更没想到的是,老将迪亚兹能超水平发挥,举起致胜的127公斤。

自己的决定都在情理之中,对手的发挥却在意料之外。最终,堵住廖秋云胸口的念头是:“我当天状态应该可以更好”。

廖秋云举重获得过金牌吗(人生不差一公斤)(4)

廖秋云自己戴上银牌。

历史性地举起127公斤,廖秋云不是没有实现过。

上届全运会,她还不是聚光灯下的热门选手,当时教练为她制定了“保四争三”的目标,但机会出现在她擅长的挺举阶段,排在她之前的选手相继出现失误,而她已经成举起120公斤,争冠成了可能,教练团队想为她搏一把“挑战127公斤”。

“很奇怪,那场比赛,我是又聋又瞎。”廖秋云记得,现场播报了试举重量,屏幕上也写着127公斤,她却莫名其妙地认定面前的杠铃是122公斤,直到走上台,双手握紧杠铃,掌心传来一丝“不对劲”。

“为什么这么重?”但赛场上容不得她思考,没有顾虑太多,她一把举起了“有点重的122公斤”,直到最终夺冠接受采访,她才猛然得知自己挑战了极限。

此后,“心大”的廖秋云成为了大赛发挥型选手,她越战越勇,在2019年的举重世界杯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上,再次斩获冠军,同年9月的举重世锦赛,她不仅在55公斤级成功夺冠,还顺利打破世界纪录。此前从未奢望过的奥运赛场,近在咫尺。

只是她与奥运金牌的距离,也戏剧性地成了咫尺之遥。一公斤之差,任凭廖秋云“心再大”也很难不耿耿于怀,一开始,她总想“我宁愿拼一把,没有成绩也会比这个结果要舒服一些。”

但很快,她就暗示自己,“能来参加奥运会已经很不容易了,我超乐观,要向前看。”

她用细节力证着自己的“大大咧咧”,“我比完之后去尿检,别人还安慰我跟我聊天,聊完之后人家发现,你好像不需要我安慰了,就属于这样一种心态。”

“事情都过去了,想有什么用呢?徒增烦恼。”从12岁为了走出家门选择举重开始,廖秋云就学会自己和自己对话,她经常在宿舍和训练场无意识地自言自语,像一匹蒙上眼睛的马,在荆棘里狂奔,却在暗示自己,迈过这一步,离荆棘丛就远了一步。

廖秋云举重获得过金牌吗(人生不差一公斤)(5)

但被刻意“消化”的小心思仍会不时流露出来,东京奥运会后,廖秋云微博粉丝从4000迅速涨到9万,面对不断攀升的数字,她一度认为“可能是假粉”,因为“关注举重的人本来就不多,况且我拿的还是第二名。”

对廖秋云来说,被关注是一门难修的课。她害怕站在高处接受鼓励和赞美,“对我不太有用”,反而在质疑声中,以冲击者的姿态能爆发出潜藏的能力,因此,她喜欢国家队的氛围,“拿再多冠军、破再多纪录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会有人觉得你特别了不起。”

于她而言,站上赛场,要交待的人始终是自己,“我想要拿冠军或者破纪录,不是想别人关注我,而是证明给我自己看,我是可以的。”

在廖秋云的字典里,“遗憾”和是否取得冠军无关,与是否用尽全力相关。

来源: 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