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测血糖,稍有经验一些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家测得最多的是空腹(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1小时、2小时),而要到医院去抽血测的就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不过,再往更细致地说,大家可能就不那么确定了。比如,除了空腹(餐前)和餐后,还有哪些时间点也需要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究竟应该多久到医院检测一次,是三个月、半年还是一年?
事实上,最新的医学理念认为大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监测方案。也就是说,关于上面这些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为此,202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门更新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目的就是指导大家把测血糖这件事情给做得更好、更准!
这篇文章,我们就以最新的医学指南作为指导,为大家介绍能让血糖监测变得更好、更准的一些重要细节。
手指血糖 5大时间点测手指血糖在医学上也叫“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是家庭血糖监测最常用的手段。
除了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这两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时间点以外,有时候还会在睡前、夜间以及某些特定时间点来测手指血糖。
之所以要设置五种不同的血糖监测时间点,这是因为它们所适用的情况各不相同。
第一,空腹或者餐前血糖。这对于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是需要着重关注的指标。
不过,除了空腹血糖高的患者以外,对于老年患者以及当前血糖控制很好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多关注空腹或餐前血糖。
这是因为,在老年患者以及血糖控制很好的患者体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而低血糖多发生于空腹或餐前状态。
第二,餐后2小时血糖。这项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用餐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能够指导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的调整。
对于空腹血糖已经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仍然偏高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关注餐后血糖。很多时候就是餐后血糖超标从而引起了糖化血红蛋白的偏高。
第三,睡前血糖。“睡前”主要是指22点左右这个时间,与晚餐后2小时又有较长的间隔。
对于正在使用胰岛素,尤其是在晚餐前会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该多关注睡前血糖。
如果发现睡前高血糖现象,可以根据情况调整降糖药的使用;而如果发现睡前血糖偏低的话,则可能需要适当补餐以防止夜间低血糖。
第四,夜间血糖。所谓“夜间”血糖,是指凌晨2点到3点左右的血糖,需要设定闹钟或趁“起夜”的时候进行测量。
对于空腹血糖升高且难以控制的患者,需要分析原因,而这个时候测量夜间血糖可能会有帮助。因为,有一部分空腹血糖高是因为夜间血糖过低所引起的,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反应性高血糖”。
而对于夜间有盗汗、发抖、抽搐等症状的患者而言,也应该测量夜间血糖来发现是否存在夜间低血糖。
第五,特定时间点血糖。这里的“特定时间点”主要有两类:一是剧烈运动前后;二是怀疑发生低血糖时。
对于想要了解剧烈运动对血糖波动有何影响的患者,应该监测运动前后的血糖,以此来指导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
而只要是怀疑自己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都建议尽快测手指血糖看一看。
在监测频率上,建议正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每周至少监测2次空腹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而对于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而言,则建议积极地监测更多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
糖化血红蛋白 多久测一次?前面我们说到的手指血糖主要反映的是某个具体时间点上的瞬时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个指标则不同,它主要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非常重要,它是当前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医生往往会依据这项指标来给患者调整用药方案。
从原理上来看,血糖的浓度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在总血红蛋白当中所占的比例就会越高。而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当中的红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所反映的就大约是过去2~3个月时间里体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一般来说,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到医院抽静脉血进行化验,它没有办法像手指血糖那样在家进行自我监测。
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究竟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多久到医院去检测一次呢?
根据医学指南当中的指导,糖尿病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尚未达标以前,最好每3个月就检查一次;而在达标以后,也建议每半年应该检查一次。
那问题来了,糖化血红蛋白达到多少才算是“达标”了呢?
根据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当中的推荐,对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至少控制到7%以内才算达标。
不过,对于病程较短、年纪尚轻的患者可以适当把这个标准设定得更加严格一些,比如6.5%;而对于病程较长、年纪较大的患者则可以适度放宽,比如7.5%。
持续血糖监测 越来越重要尽管,手指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发现临床上的大部分问题,但依然有一些餐后高血糖和隐匿性低血糖容易被遗漏。
为了弥补传统血糖监测手段的不足,并更精确地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持续性血糖监测技术(CGM)应运而生。
所谓“持续性血糖监测技术”就是可以提供24小时全天血糖波动信息的连续动态监测技术。新型的持续性血糖监测设备已经越来越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关注。
对于传统血糖监测手段难以发现的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等问题,持续性血糖监测技术都具有更高的识别效率。
而基于持续性血糖监测技术,还衍生出了可以用于精确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新指标。这个指标就是“葡萄糖在理想水平以内的时间”,简称TIR。
目前,大多数的医生认为:TIR>70%,也就是一天当中葡萄糖至少有70%的时间都处于理想水平,这才算是血糖被控制好了。
也就是说,最理想的血糖控制状态不仅是要让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而同时也要让TIR达标才行!
好的,关于血糖监测大家所需要了解的这些细节,我们就先介绍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