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北京(度尽劫波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1)

据传这是释迦牟尼存世的唯一一张绘像

在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供奉着一颗为世界佛教界尊崇的圣物——佛牙,它装盛在一座重153公斤、镶有861颗珍珠和宝石的金质宝塔里。

佛牙,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牙齿。灵光寺的佛牙,传说是佛陀留人间的4颗牙齿之一。自传入中国后,却经历了种种曲折和惊险。

话说南北朝时,建康(南京)有一个僧人名叫法献,他受了东晋高僧法显西游圣地天竺礼佛求法的影响,从小就立志要舍身西行观圣迹。公元475年,法献从建康出发,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冻,越过荒原,横穿沙,好不容易走到了于阗(新疆于田),由于道路受阻,不得不停止西行。在返回途经柔然时,竟意外地得到了一颗佛牙。法献手捧佛牙,如获至宝,心想这次西行虽未能到达圣地,但能得佛祖的佛牙,也算不虚此行了。他将佛牙带回建康,秘不示人达15年之久。法献临死前,才将佛牙献出,置于上定林寺佛牙阁,广受四方佛徒朝拜。

不久,这颗佛牙竟遭浩劫。公元522年正月的一个夜晚,忽有一伙穷凶极恶的强人,明火执杖,以搜寻家奴为借口,强行敲开上定林寺门,闯入佛牙阁,将佛牙抢掠而去。

三十五年后,即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先宣布找到这颗佛牙,并隆重举行大斋会,向佛牙朝拜。原来这颗佛牙不知何时落入摄山庆云寺沙门慧兴手中,慧兴死前,将佛牙交其弟子慧志保存,慧志遂将佛牙献给了陈霸先。

在隋灭陈后,佛牙又从建康经扬州转到长安,置于禅定寺。到了唐朝,佛教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更加盛行,佛牙受到了空前的尊崇。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特地新修大庄严寺释迦牟尼佛牙宝塔,将佛牙供奉其中。一时香火隆重,各地佛徒无不前来顶礼膜拜,佛牙更加声名大振。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爆发,唐僖宗仓皇逃出长安时,舍不得丢弃这颗佛牙,又将它带到了四川。后来时局纷乱,佛牙又从四川辗转到洛阳、开封、北京等地,期间或被皇室拥有,或被军阀所夺,或被流匪所抢,或被僧人所护。至公元1071年,辽宰相耶律仁先的母亲在北京翠微寺建造了一座13层高的招仙塔,将这颗佛牙供奉其中,这颗佛牙在招仙塔里安然度过了830多年。

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炮火将这座古塔轰毁。邻近的灵光寺僧人在整理宝塔瓦砾时,从塔基下挖出一石函,函中有沉香木匣,匣的内外有僧人善慧手题的“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7年4月23日”等字样和梵文经咒,匣内有佛牙一颗,原来当初建塔时,是将佛牙深藏在塔基之下,故得以安然无盖。此后,佛牙一直供养在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

这颗佛牙自传入中国后,历经十余朝,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其间或隐或现,历遭厄运,度尽劫波,其命运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兴衰同频共振,佛牙史也是中国的佛教史。

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北京(度尽劫波的释迦牟尼佛牙舍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