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句话,不由得一声叹息。感叹岁月不饶人,网友开玩笑常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这个比喻十分生动,时间和岁月宛如一把无情的刀子,在我们曾经青春热烈的容颜上,刻下道道皱纹,令人唏嘘。

似乎岁月对女人的侵蚀更加无情,说男人四十一枝花,而女人呢,一旦年过30,衰老程度是肉眼可见,仿佛30岁生日一过,那个曾经青春飞扬的少女,一夜之间就老去了。所以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男人更要对自己爱的女人好一点。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1)

但总会有人让我们赞叹冻龄、逆生长,这其中,固然有他们对自己容颜的精致呵护,也必定不可缺少由内而外发出的自信,即便不是再像曾经那么漂亮,那是一种成熟的自信和韵味,小年轻就学不来。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萝莉还爱大叔呢,成熟的女人当然也有属于她们的美,所以,当人们在赞美年过中年却依然保持着独有风韵的女人时,都会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历史上的徐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2)

真实的徐娘

徐娘,真名徐昭佩,她的出身可不简单,是南朝前齐太尉徐孝嗣的孙女,他的父亲徐绲,是南朝梁的大将军,也正因为有这样煊赫的家世,她才得意嫁给湘东王萧绎,做了王妃,这个王妃,是正妻。

古人嫡庶观念严重,哪怕是个普通家庭,妻、妾之间也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娶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掌管着家庭内部的一切事宜。只有家庭内部和谐了,男人在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所谓贤内助,既是如此。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3)

但是,徐娘长得可不好看,《南史》记载:

“妃无容质,不见礼”

说这个王妃,长得不好看,还不懂礼仪。

不过毕竟胜在年轻,她做了王妃之后,跟湘东王夫妻感情也还不错,还为湘东王生下了几个儿子,还有一个公主,家庭地位非常稳固。剧本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也是一出和谐美满的爱情戏。

可坏就坏在,萧绎当了皇帝,从湘东王一跃成了梁元帝,这皇帝三宫六院是正常程序,全天下的美女,只要皇帝想要,哪有得不到的?徐昭佩这个结发之妻,本来就长得不好看,如今连青春活力这个优势都没了,又怎么能拴住萧绎呢?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4)

失宠的徐娘

逐渐失宠的徐娘,一开始也想着要让自己变美,所以她每天都用最高级的化妆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只为重新得到丈夫的宠爱。你别说,半老的徐娘虽然没有妙龄少女的清纯可人,但身上自然流露出一种少女所不具备的成熟韵味,让人一看,雄性荷尔蒙像火山喷发一样,熊熊而来。

很多人都觊觎这个成熟女人的风韵,唯独皇帝萧绎看都不看她一眼,把徐娘可气坏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想着怎么讨好皇帝,反而是怎么能让皇帝难过,她就怎么做。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5)

萧绎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大病一场,不幸瞎了一只眼,变成了个“独眼龙”。徐娘邪魅一笑,准备抓住萧绎这个弱点,狠狠恶心他一番。

打定主意之后,徐娘每次在见皇帝时,化妆都只化半边脸,萧绎觉得即可怕又可笑,就问她:“爱妃啊,你为什么这副打扮?”徐娘说:“这半边妆,是专为皇上创造的,您一个独眼龙,我化整张脸,您也看不全呐!”

这样虽然能恶心到皇帝,但也只能过过嘴瘾,对实际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徐娘心中的苦,只能靠着喝酒来发泄,每次喝酒喝到快吐的时候,她就趴在萧绎身上,吐得萧绎整个龙袍都是污秽。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6)

这谁受得了啊,可徐娘的家世摆在那里,皇帝也拿她没办法,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躲得远远的。

用今天的科学来解释,徐娘这属于严重性苦闷,就是说一个人的性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压抑在心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态心理,从而作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用性苦闷来解释徐娘的所作所为,十分合理。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7)

出轨的徐娘

相传,在徐娘初嫁的当晚,车子行到西州,突然疾风骤起,吹得房屋树木都遭了秧,还下起了大雪,整个世界都白茫茫一片。等她长大一些要回娘家探望父母时,又电闪雷鸣,把西州府衙的大柱都震断了。萧绎觉得这一定是不祥之兆。

果然,出事了。

自从萧绎不再见徐娘,她心中就在盘算:与其让自己在深宫中活活憋死,还不如把情感和欲望寄托在其他男人身上。你让我独守空闺,我让你头戴绿帽,也算两不亏欠。于是,她一改往日的萎靡,把自己打扮得无比风骚,颜值不够、性感来凑,凭借这一手段,徐娘先后找到了3个男人。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8)

第一个是荆州瑶光寺的智远道人,南朝时把僧人称作道人,所以这个智远道人实际上是个和尚;第二个是朝中大臣,也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名叫暨季江;第三个是诗人,名叫贺徽,两人一唱一和,颇有情趣。

你看这徐娘,可谓眼光独到,选了3个男人,各有不同,特别是暨季江,长得好看,又是自己丈夫的下属,简直刺激。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句话,就是从暨季江口中说出来的:

“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说狗即使老了,还能打猎,马即使老了,依然神骏,徐娘你虽然老了,但还是那么骚。

新婚当夜的不祥之兆,终于在这一刻应验了,也为徐娘后来悲惨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9)

悲惨的徐娘

古人说人生最大的仇恨,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徐娘敢嘲讽皇帝,是仗着家庭背景,皇帝多少会给几分面子,而且是结发之妻,家庭内部矛盾,不至于真拿她怎么样。可是她胆敢给皇帝戴绿帽子,别说皇帝,哪怕是个普通人,也受不了这样的耻辱啊。

萧绎终于动了杀心。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10)

皇帝要杀人,随便找个借口就行,萧绎的借口是:“朕有一个爱妃死了,肯定是你嫉妒,把她害死的!”就这样,萧绎逼着徐娘这个结发之妻,投井自杀了。这还不够,待得徐娘死后,他命人把尸体捞上来,送回娘家,说这个女人被我休了,按照礼仪,应该送回娘家。

要说萧绎呢,本来也不是什么好皇帝,南梁的灭亡,萧绎功不可没,但是他在文学、书画上,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文章、书法、绘画堪称三绝,还对后世隋唐有着巨大的影响。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11)

性格决定命运

萧绎为什么找了这样一个借口杀徐娘呢?那也全是因为徐娘自己的性格使然。前面我们说了,《南史》记载,徐娘“不见礼”。这三个字,往轻了说,是不懂礼貌、没有规矩,往重了说,就是没有德行。中国称礼仪之邦,把礼仪和德行看得比生命还重,一个无礼无德的人,做出怎样的事,都不奇怪。

多方史料记载,徐娘其人,不仅长得难看,没有德行,还非常爱忌妒,《南史》记载:

“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

说徐娘这个人啊,生性忌妒,见到那些不得宠的妾室,她跟人推杯换盏,像亲姐妹一样。一旦发现谁怀孕了,即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记载:“妃丑而妒,又多失行”。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12)

忌妒,是人不良情感中的一种,通常因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或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而产生,一个人如果常怀一颗忌妒之心,必定会因此做出一系列自私甚至残忍的事情,或许能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最终必然没有好结果。我们常看宫廷剧,那些恃宠而骄,或者充满忌妒的妃子,不论长得多漂亮,有多受宠,或者家世有多煊赫,不都被打入冷宫,有的干脆赐死。

徐娘就是这样,她性格多忌妒,品行又不端正,一生都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最后,被萧绎随便找个借口就杀死了,不费吹灰之力。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13)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宋朝诗人陈与义在《书怀》一诗中说:

“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徐娘年过妙龄,还打扮得风骚无比,在古人看来是极不得体的,而且这个故事,也跟风骚有关,所以“徐娘半老”或者“半老徐娘”这个词,原本是用来讽刺那些已经老了,还精心打扮,风骚十足的女人,是一个贬义词,如果自称徐娘,那更是自贬之意。

当然了,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语意是会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来形容年龄较大,还具有十足魅力的女人,多数时候是一句赞美。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14)


成语半老徐娘的故事(徐娘半老风韵犹存)(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