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会诊一位55岁的男患者,自己创业,压力较大,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烟酒十年前都戒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心梗日常需要监测什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心梗日常需要监测什么(一位20年痛不欲生的患者)

心梗日常需要监测什么

最近会诊一位55岁的男患者,自己创业,压力较大,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烟酒十年前都戒了。

20年前,一次与人争执不愉快后喝了大酒。次日清晨在开车途中突发剧烈胸闷、胸痛,觉得透不过气来,心悸、大汗、频死感。立即去当地医院急诊。急诊医生说先做心电图和取血化验,患者急切地说,我活不了了,先救命,再检查吧!医生仍坚持先做检查,结果心电图正常,敏感特异反应心肌微小创伤的血高敏肌钙蛋白不高。急诊给患者开了急诊科与不少心内科普遍使用的疗效并不确切但有利可图的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护士正在准备打静脉针,患者说自觉症状消失,没事儿了。住院心内科做了冠状动脉CT没事儿,又做了冠状动脉造影也正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功能都正常。动态血压结果,血压也不高。24小时动态心电图除见到少数室性早搏,也无其他异常。但出院仍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药西药开了12种。除了他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药物、倍他乐克,还开了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地尔硫卓和治疗小血管病(微循环)的尼可地尔,又加上通心络、复方丹参滴丸等。

患者平时跑步、爬山时都无不适。性格急躁,易发火,心烦,平时熬夜,入睡快,早醒,3点多醒了就再睡不着了。

此后20年,先后30次因同样症状去医院急诊。之后到过省会和北京大医院诊断,冠状动脉CT做了多次,造影先后做过多次,都未发现有问题。每次急诊查心电图与血肌钙蛋白都正常。因生气和喝大酒易诱发,果断把烟酒都戒了,但仍有发作。每次急诊和住院的诊治流程都大同小异,诊断20年不变——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患者一是感到对自己心脏问题的不安越来越严重,多次急诊住院又无疗效,开始自己查找各种治疗方法,如让妻子给自己动脉放血,动脉血从伤口冲出血流如注后,诊治似乎有所减轻。又自学针灸,给自己扎合谷、内关各种穴位。

如果在我们急诊科和心内科医生的培训中增加强化一下精神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应很容易识别该患者的病肯定不是冠心病,症状肯定不是心绞痛,而是惊恐(焦虑的急性发作)。这位患者在惊恐发作间期也有慢性焦虑的躯体症状。另一个问题是无论急诊、门诊或住院,当下医生认真问诊,把患者发病过程的故事听完,弄清前因后果,把既往急诊或住院的情况了解清楚,诊断并不困难。

这位患者20年前是在情绪不愉快又大量饮酒后出现的剧烈胸痛、胸闷,喘不过气和濒死感,但30次急诊的心电图和血肌钙蛋白都不高,肯定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又多次住院,多次冠状动脉CT和造影都正常(多亏没有70%-80%的狭窄,否则支架也放进去了),爬山和跑步不仅无胸部不适,反而感到轻松愉悦,说明患者也没有劳力型心绞痛(包括X综合征)。用了抗冠状动脉痉挛和治疗心血管病变的药物都毫无收效。患者肯定不是冠心病,不是心绞痛,何谈稳定还是不稳定?

患者20年痛苦不已。人生有几个20年啊?又是30多到50多岁的年龄段,被病痛折磨到动脉放血的自残。同时浪费了多少医疗资源!

经和参与双心门诊的精神科医生讨论,建议患者用艾司西酞普兰,早餐后一片,同时备用劳拉西泮(快速起效的抗惊恐药物)。患者终于结束了20年被病痛折磨的痛不欲生的经历,恢复了健康愉快的生活。

我经常用一个通俗比喻,说明目前分科越来越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只要搭上心内科的火车,只卖京广线的票,患者到了广州,问题没解决,从地方到省会,从省会到首都看心内科,一上车,发现还是开往广州。殊不知到郑可以扳道岔,开往陇海线。一片药,药到病除。前20年除了痛苦,花的全是冤枉钱!

临床医生只有诊断对,才可能治好病!临床医学的基础是诊断学,诊断学的基础是症状学,症状学靠的是问诊。目前医疗水平可以培养成千上万的造影、支架、射频……技术能手,却忽视临床忽视基本功,很难培养会诊病看病的医生。

即使诊对病,要真正治好病,还有诊断正确后治疗过程的随访,与患者的互动。高血压患者几个亿,没有两个患者完全一样。如何个体化用好药物与非药物的综合治疗,仍需通过随访优化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