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首批免费上大学的260名农民工学籍全部录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总会想,农民工咋上大学?他们学的会吗?他们有时间吗?

当我看到了这个消息,想起了整整20年前,时任德州平原县委书记陈永华,为了带领农民致富,与600名民工到温州,学习温州民营经济发展。

那时候,考察温州模式的都是地方官员,农民考察还是头一次,温州人非常诧异!

最富的温州,与传统农业大县,如此强烈的反差,媒体蜂拥报道。

时任温州书记李强同志,抛开繁忙的工作,专门接见了这批民工。

20年来,德州民工不屈不挠,从落后到追赶、从追赶到跨越,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这一路心酸,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一)德州农民“南下取真经”

2002年6月间,济南铁路局业务人员来到德州平原县联系包“专列”旅游业务。

时任平原县委书记的陈永华没有答应包专列旅游的业务请求,但提出了另外一条思路:全国民营经济看温州,能否让农民包个专列到温州看看?

当时的平原,是一个中等偏小的县,共有44万人口,其中38万农民人均占有耕地2.5亩,过着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

青岛人在济南上大学的感受(千名民工上大学)(1)

2000年左右的平原

新一届班子为了让平原人民早日步入小康,其他方面都进展迅速,只有民营经济成了短腿,一时难以启动。

县里决定今年6月召开民营经济大会,专门组织制订有关政策和文件,因文件和政策的草稿了无新意,两次被否决。

民营经济怎么大发展,成为全县的重中之重。

青岛人在济南上大学的感受(千名民工上大学)(2)

当时的平原企业

与此同时,38万平原农民已做了十几年的“温州梦”。在平原农民眼中,“温州梦就是发财梦,就是致富梦,就是发展民营经济之梦”。

一些农民因抵挡不住“温州梦”的诱惑,自己悄悄跑到温州考察,但农民们没有人接待,只能靠自己去看、去问,有时候还会吃闭门羹。

最后的结果是,到温州花了一笔钱后回到平原,并没有寻找到发财的“真经”。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永华事后说,温州最富,平原是农业大县,两个反差这么大,组织农民考察回来,不可能所有的人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原的民营经济不可能一夜之间跃居德州或者全省的前列。

会不会被人说作秀?

当时的陈永华,已经过不得那么多了。

得到济南铁路局的支持后,平原县政府开始牵头组织这次浩浩荡荡的考察队伍,600名农民赴温州实地考察。

而第一个把他们推向公众视线的是《温州晚报》。在平原县蹲了两天后,发出了第一篇农民专列将开赴温州的报道。

当天,26万份《温州晚报》被抢购一空!

青岛人在济南上大学的感受(千名民工上大学)(3)

平原农民来到温州后,时任温州市委书记李强与农民代表进行了广泛交谈,并表示,山东农民想看什么我们就介绍什么,他们想到哪里参观我们都尽量安排,要把真实的温州展现给他们看。

3天后,600多名山东农民跑遍了温州的5个县市区,看到的到处是工厂、遍地是城镇,而平原县却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二)德州农民“被刺痛了心”

带着万千感慨平原人返回家乡。

回来后,大家被温州发展如此迅速刺痛了心。

炕头上刨食吃是平原人的老观念,不少农民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偎依在父母的翅膀底下过贫穷的生活,也不放飞他们去寻找富足生活的新天地。

但对比温州,一家打火机厂的老板,当年靠卖自己的房子,换来的1.5万元起家,一家人睡在地板上,一睡就是5年,不用一分银行贷款,5年后资产发展至3亿多元。

更让大家惊奇的是温州创造经济奇迹的,不是靠什么高科技尖端产品,而是平原农民也能做得来的销售市场特别大的普通产品,如皮鞋、打火机、纽扣。

青岛人在济南上大学的感受(千名民工上大学)(4)

2000年温州鞋厂库房

不过与北方的工厂相比,温州加工制造这些普通产品用的是先进的设备。

一家印刷厂,一套设备就需投入1000多万元,工厂有4套这样的设备,加上切纸机等辅助设备,光投资就1亿多元。这些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使温州生产的普通产品拥有一流的质量和具有相对优势的价格,我们 靠陈旧的设备和手工制作出来的相同产品怎么能与之争锋?

青岛人在济南上大学的感受(千名民工上大学)(5)

温州印刷厂

温州那种“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精神,那种“赚一分不嫌少、挣一万不够多”的创业理念,那种到处是企业、遍地是工厂的发展景象,深深启迪、激励着平原人民。

不少农民感慨地说,关在家里就像笼中鸟、温室里的花,不经过暴风雨的历练,将来难以在社会上生存。

这600位农民像600个火把,燃烧起平原广大人民群众创办民营、发家致富、奉献社会的激情。

(三)德州农民开启“灿烂的春天”

2000年后,城镇化运动兴起,很多农民工来到城市,参与建设、贡献汗水力量。

德州百货大楼、奥德乐广场、碧桂园、万达广场、康博酒店等众多德州地标建筑,都有德州民工的身影,他们打零工的工资从80突飞猛进到200-300,那些有技术的每天500-600,民工的收入更多了,他们的日子也更好了。

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德州民工登上大媒体、大平台,被宣传报道,荣获各项荣誉。他们同时也希望获得更好的教育。今年上半年,德州市总工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开展全市范围内的农民工上大学需求调查摸底,共有5万多名农民工参与,其中明确有学历提升意向的占比达到32%。

青岛人在济南上大学的感受(千名民工上大学)(6)

于是,我们看到了文章开头一幕,第一批260名民工已经开始上了学。

这260人里,最大的56岁,最小的也是00后,他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

(四)农民工上大学,知识鸿沟在拉近

20年前,平原农民南下温州,有些农民从来没走出平原,从来没坐过火车。因此当上了火车时,他们对在火车上还能睡觉都感到惊奇。

在温州吃自助餐,一位农民听说随便吃,一口气吃了7个鸡蛋,他认为这是最有营养最有价值的东西,却不知道鸡蛋在自助餐中可能是最便宜的。

20年后,新的民工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走进工厂、来到实验室,他们不是体力付出,更是脑力奉献。

现如今,我们为民工上保险、维护民工权益,各方面的文件出台,让民工生活更有保障、更加安康。

民工的作用不会被取代,只会更加巩固。

民工上大学,给“不学无术”的人敲响了警钟。当前,知识越发普及,大学生不再是新鲜词,无数人渴望学习,渴望进步,渴望改变人生的轨迹,过上更好的生活,哪些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人,毕竟被社会淘汰!

民工上大学,给“读书无用论”的人敲响了警钟。当前,我们工作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不读书不学习,如何赶上社会发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很多人说“毕业即失业”,那是因为,大学规划没做好!如果上大学第一天,就考虑就业、就去体验打工,和单位老员工多交流,就会知道知识是多么重要,就会在上学期间努力学习,完善生化自己的知识,因为一旦走上社会,你很少有学习的机会了。

20年前,平原农民下江南,20年后,德州民工本地上大学,20年发展足以改变一代人,足以成就一代人。

20年,曾经小孩也到了大学,曾经的大学生也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

社会在发展,我们在进步。

为新时代的发展建设者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