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以中国为主,中国向东亚输出了中华文明,由此在东亚形成了儒家文化圈。东亚各国都处于这个文化的影响之下,因此形成了东方文明。

东方与西方的贸易形成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而中国文化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而蜚声世界,其中最令世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陶瓷,而中国的英文名China也是由陶瓷而来。

中国向外输出的文化中陶瓷和茶叶是其两大文化体系,并且又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体系,因为喝茶需要茶杯,因此茶文化的弘扬也促进了陶瓷文化的发展,而与中国比邻的韩国和日本则更是得到真传。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1)

陶瓷起源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这漫长的历史形成了陶瓷文化,成了东方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日本在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丰富了陶瓷文化,现在我们就来深入了解日本陶瓷的历史。

在深入了解日本陶瓷的历史之前,我们先普及几个与陶瓷相关的基本常识。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2)

1、中日韩历史对照表:

了解日本陶瓷的历史,离不开历史时间轴,因为在讲述陶瓷的历史时,经常会出现中日韩三国的朝代表述,为此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中日韩三国的朝代对应关系,以便对陶瓷的发展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中日韩三国历史年代表对照表: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3)

2、“中国瓷器”与“日本磁器”的区别?

我们通常称陶器为“陶瓷”,但是日本的陶器不叫“陶瓷”,而是写做“陶磁”,为什么日本写做“磁”而不是“瓷”呢?

从文字的演变来看,“磁”是“瓷”的俗称,“磁器”原本是指中国磁州窑所产的瓷制品,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瓷制器具。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窑址在河北邯郸磁县附近。从北宋开始创烧,历经南宋、辽金元等朝代,直到明清时期仍在烧制。

磁州窑悠久的烧制历史对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影响很大。不仅仅是瓷器,连同“磁器”两字的书写方式传到了日本。

按照日本人的研究,“瓷器”与“磁器”两个词的内涵也不一样。

中国把烧制的器物简单分为“陶”和“瓷”两大类,而日本则分为四大类:土器、陶器、炻(音Shi)器、瓷器,所以严格来讲,不能把中国“瓷器”与日本“磁器”简单的画等号。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4)

3、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我们通常讲的“陶瓷”,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东西,“陶”和“瓷”两字不分家,但实际上“陶”和“瓷”不是双胞胎,而是亲兄弟的关系。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中国的陶器生产有一万多年的历史,而瓷器的生产距今只有三千多年,两者除了有历史差别之外,还有几个明显的区分:

第一点:烧制温度不同

陶器素烧温度通常在900到1000℃度之间,瓷器的素烧温度为1100到1350℃之间。

第二点:原料不同

陶器以自然界中普通的黏土为胎,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国内特别是景德镇以多高岭土作坯。一般的黏土制坯,在烧制温度达到1200℃时,就会被烧熔为玻璃质,而不是瓷质,所以瓷对原料的要求更高。

第三点:施釉不同

陶器通常不施釉,或只施低温釉,因此表面略粗,透气性好,而釉的原料多为粘土、石英和长石等。瓷器表面则施有一层高温釉,表面显得光滑易清洁。

了解了以上基本常识之后,我们现在正式讲述日本的陶瓷历史。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5)

日本陶瓷历史的整体脉络

日本自绳文陶器以来,陶器的时代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

按照目前的史学观点,日本本土催生的陶器烧制历史一万五千年以上。公元5世纪左右,日本从韩国引进高温烧制的苏烧,公元7世纪才从中国的唐代引进釉料技术。日本的传统制陶工艺由此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茶道在日本的普及,为日本陶瓷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本从室町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随着茶道的普及,具有日本独特文化的陶器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制作了许多茶陶杰作并流传至今。

丰臣秀吉曾经发动侵入朝鲜的战争,在文禄庆长战争(1592-1598)期间,从朝鲜半岛带来的陶艺家在日本西部各地开设了窑炉,极大地提高了日本陶器制造的技术能力和生产力。

17世纪初,日本采用韩国的烧制技术,在有田、肥前这两个地方成功烧制瓷器,由此瓷器的制造方法得到普及,遍及九谷、濑户、京都、户部、会津本乡等地,从此瓷器逐渐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日本的陶瓷文化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有田制作的“柿右卫门式”等高雅的釉面瓷器作为“伊万里烧”出口到了欧洲,令当时欧洲的皇室贵族们非常着迷。

日本从明治后期到大正时代及昭和时代,以致于今天,在流水线方式陶瓷制作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活跃起来,比如以柳宗悦先生为首倡导的“民间艺术运动”,直到今天对日本的陶瓷审美情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6)

陶器制作的开端,从绳文时代到古坟时代

日本陶瓷(陶器)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陶器可以追溯到绳文时代(大约在公15,000 到 2,300 年前)。

此后的弥生时代及古坟时代,出现了埴轮。

公元5世纪左右,从朝鲜半岛引进了新的制陶技术,出现了经过还原和高温烧制的苏瓷。这是日本陶瓷史上首次使用玻璃状物质的釉料,这一时期的釉料主要由植物的灰烬制成。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7)

土偶:(山梨県東八代郡御坂町上黒駒,東京国立博物館所蔵)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8)

台付钵( 弥生时代)

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的陶器制作

经历了奈良时代(538-794)和平安时代(794-1185)之后,地方统治家族掌权,各地出现了制陶的窑口,其中在爱知县,高温烧成的陶器已经开始量产。

此时的猿投窑从名古屋市东部到濑户市南部和丰田市西部的广大地区,共散布着1000多座古窑址,被称为日本三大窑址之一。

平安时代(794-1185)末期,在常滑、厚海半岛、三重县信乐、兵库县丹波、冈山县备前等地区则出现了耐水性强的陶器,因为这个时期的民众开始大量的使用陶制餐具,促进了陶器的大量生产。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9)

埴輪武人(群馬県太田市飯塚町,東京国立博物館所蔵)

从镰仓时代到桃山时代,是日本陶瓷史的黄金时代

镰仓到室町时代(1185-1568年),日本从中国进口而来的陶器在京都受到重视,并开始烧制中国陶器的复制品。

从室町时代后半期开始,随着千利休的出现,唤起日本独有的侘寂感陶器的地位飙升,产生了日本独特文化的审美意识,从那时候起,日本陶艺与中国陶艺在审美情趣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

时间来到桃山时代(1568-1615年),许多窑都出产了美浓的黄濑户、濑户黑、志野、织部等陶器以外,信乐、伊贺、唐津等茶具也逐渐诞生,这个时期被称为日本陶瓷史的黄金时代。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10)

志野烧

诞生于江户时代的日本瓷器已经成为日本独特文化的名片

时间来到江户时代,御本手技术的野野村仁清、尾形乾山等陶艺家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创了京都的黄金时代。京烧开始流行的时候,来自朝鲜半岛的陶艺家(李参平等)开始在九州的有田地区烧制瓷器。

1610年左右,这些朝鲜半岛来的陶艺家在有田烧制了第一块瓷器,有田瓷器有时通过伊万里港口进行航运,所以也被称为“伊万里烧”。

伊万里烧以中国景德镇青花瓷为蓝本,逐渐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瓷器产区,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出口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

陶瓷基本知识带你了解陶瓷 一文看懂陶瓷基本常识和日本陶瓷历史(11)

色绘山水文壶(伊万里・柿右卫门风格)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明朝的陶瓷制作出现了釉上彩的技术革新。

日本引入该技术之后制成的瓷器被称为具有“古九谷风格”,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柿右卫门风格”。

日本早期的制瓷技术,源自中国及朝鲜。但是经过五百年的历史发展,今天的日本瓷器已经深深打上了极具鲜明的日本文化风格,从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