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标》推荐小学生背诵的古诗文75篇中,收录哪位诗人的诗文最多?

——当然是李白!75篇中,收录李白7篇,等于收录杜甫4篇 王维3篇。

李白的诗文总是那么大气、豪放,他的人又仿佛总是游走在山川江河、月下酒中,有道是: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小学李白诗300首必背,用课标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首李白诗词给孩子讲述诗仙的一生(1)

古代诗人李白举杯邀明月

那么,如此才华惊世、放荡不羁的“诗仙”是如何炼成的呢?

诗仙李白,是个富二代,青少年时代在四川生活,25岁那年,怀抱伟大抱负从四川走向全国,开始四处游历。离家越来越远,思乡之情就成了人之常情。26岁的李白,病居扬州旅舍,写下了所有人都会背的这首: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一边游历,一边追寻自己“做大事“”的理想。虽然据说因为父亲经商,李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没事,他对自己的才华很有信心。想着科举考不成,才华来铺路,找人举荐吧。因为在当时,有才又考不上或者考不成科举的人,还有一个机会:拿自己的作品给大人物看。大人物欣赏你,会推荐给皇帝,皇帝也欣赏你,就能当官了。

在诗中,李白总是那么的清高而洒脱,但,一开始他也写了很多自荐的作品。可惜,也许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瑰丽夸张的写作手法,在人事简历上不太适用,反正李白的自荐之路没走通。那肯定郁闷呀,郁闷对于当时不缺钱的李白而言,怎么排解——旅游散心、以文会友吧。

旅游散心系列: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以文会友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就这样,玩着、写着、等着……李白一晃人已中年,42岁的李白终于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等来了皇帝唐玄宗的召唤,被授以翰林侍诏。然而,翰林侍诏的主要职责就是陪皇帝玩,玩得开心,玩出境界,但李白的理想可是经世济国。这下,可把李白搞得郁闷了,最后郁郁不得志的李白被人排挤,被皇帝疏远,皇帝很礼貌地送了一些钱财给李白,让他走了。那年他45岁。

45岁以后的李白,继续着喝酒、聊天、旅游的生活。人生果然是在不断地告别呀,告别少年初成的憧憬,告别御用文人的生涯,告别多了,李白写的离别诗,也更有力度。于是,又是一首大家都会背的: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游历在民间的李白,感怀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国家乌烟瘴气。在安史之乱前,他写了首《古朗月行》,现在的小语一上节选了前四句。前四句儿童视角看月亮,稚气盎然,但后面就开始触及现实了,如果感兴趣,以后再专门来展开。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好了,75首必背篇目中李白的诗文讲了6篇了,还剩一篇《早发白帝城》写在李白58岁时。由于李白总想为国家做点事情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去给永王当了下属,想跟随他打仗、立功、建业。结果,永王战败,朝廷判定李白同罪,被判终身流放夜郎国。去夜郎国的路上,李白突然收到好消息,皇帝高兴,天下大赦,“夜郎国不用去啦!”李白高兴啊,立刻坐船往回走,路上写出著名的《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完这首诗,过了三年,诗仙李白病逝,留下1000多首诗。

附注:李白诗文在小学阶段除了《课标》推荐背诵的7首以外,教材还收录了《夜宿山寺》《独坐敬亭山》。当然,他有不少五言七言绝句,由于节奏明快、感情充沛,画面感强,很适合用作诗词入门学习,欢迎评论区留言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