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一入腊月就是年”。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就是我们常说的“腊月”。“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腊祭"通常都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举行,故秦汉以后每年农历最后这个月就被称为腊月。

腊月在岁尾,正值寒冬。并且腊月由于处在新旧交接的时段。所谓“辞旧迎新”,所以在腊月,会有各种传统习俗;那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大家一定要记好,传统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体现。

腊月初八——泡腊八蒜,喝腊八粥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1)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是一句老少皆知的民间俗语。意思是指过了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就会一天比一天好。而腊八喝腊八粥,也是全国好多地方的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一般情况多数是用多种食材熬制而成,并且不同地方,用料不同,味道也各不相同。

而除了喝腊八粥之外,还要泡腊八蒜,泡好的腊八蒜如同翡翠碧玉,再搭配早起熬的腊八粥,也算是庆祝腊八节。有的地方,还有制作食用腊八豆腐,腊八面等习俗。也都是非常的应时应景。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2)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一到“小年”,每家每户都开始张罗备年货,大扫除。为迎接新年做各种准备。除了新年要有新气象之外。也意味着劳动人民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大扫除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3)

北方地区习惯称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习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从里到外,全部都打扫一遍。腊月二十四大扫除,除了是打扫卫生之外,更是人们对于“辞旧迎新”的愿望和期盼;同时寓意也是把一年的“霉运”统统扫出去的含义,欢喜搞卫生,干净迎新年。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4)

老话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所以在含义上,也表示祈福的意思。并且现在好多地区也都延续着老传统。到腊月二十五做一些豆腐,可以当做年货,也可以当天炖着吃,都是寓意着来年平安多福。另外有些地区,还同样传承传统民俗活动,像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以各种方式祈福来年平安顺遂。

腊月二十六——宰猪割肉,置办年货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5)

古时候不如现在,一年到头,也许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一次肉;所以每年只有到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家里有猪的宰猪,没有的到集市上割一块,回去炖一锅;犒劳下一年的辛苦劳作。而肉,其实又有富裕的含义;所以腊月二十六,杀猪炖肉,也寓意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

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宰鸡赶大集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6)

不管是古时候,或是现在;每到年底备年货,好多人家还是习惯自己动手宰杀鸡鸭鱼肉。全家一起动手,一是备足鸡鸭鱼肉之外;其实大家相聚在一起,一起动手准备年货,也是一种团圆相聚的快乐。另外这天,赶集采购,大多也都是为了找补一些漏洞,少买了什么,忘了买什么,多少再准备一些,欢欢喜喜迎大年。

腊月二十八——各家各户蒸馍馍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7)

说到蒸馍馍,至今我们家都一直延续着这种传统习俗。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蒸上一大锅馍馍,并且还会做一些花样的面食,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进行祭拜使用。但各地习俗不同。先蒸馍馍,大多都是河北,山东一带的习俗。像南方一些地方,还流传“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但不管是那种说法,意思都是要为新年准备主食,寓意着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8)

小除夕,一般指的就是腊月二十八,或者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天;如果赶在农历腊月恰逢小月,那腊月就没有三十,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小编地标是河北,传统习俗上每年的除夕,全家都会“上坟请祖”,寄托对祖先的思念之情。

另外因为除夕除夕,其中“除”字又去除的意思,有“除旧部新”的含义。所以基本上在除夕这一天,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们,都是围绕着消灾祈福为中心。还有一点的是,不知大家是否关注到,今天过年也是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哦,正好赶上了小月,没有我们常说的“年三十”了。

大年三十——包饺子,吃年夜饭

2022虎年应注意什么(进入腊月这9个日子)(9)

到了年三十,也是一家团员相聚的重要日子。但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就是结婚的女子,不能在娘家过年三十,因为你已经嫁出去,是“外姓人”了;再者就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摆好供品奉祀,备好一桌丰盛的酒席,全家举杯共迎新年到来。

不管之前备年货,大扫货,宰鸡杀鱼等等,其实都是为了这一天而做准备。新年的含义,在现在人的观念中,虽然有些淡化了;但对于传统习俗来说,尤其是家里父母老人,最期盼的就是每年的这一天。年轻人出门打工,也只有这一天才能团聚到一起。所以过年,其实是大家期盼的团圆日。毕竟全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美满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