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朋友圈现在越来越不受待见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甚至连浏览的兴趣都没有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群内朋友圈裂变?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群内朋友圈裂变
你有没有发现,朋友圈现在越来越不受待见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甚至连浏览的兴趣都没有了。
前几年朋友圈很火,一天不发个圈,好像生活中少了什么,吃个饭、旅个游,有什么高兴的事,或者受到什么委屈了,都要发个圈,然后圈里点赞的、关心的、互动的一大片,其乐融融。
慢慢的,微商来了,卖这个卖那个的。再后来,各个单位的营销部门也看到了这波红利,于是各种名目的营销活动也发出来了,有节没节都发,有用没有都卖。再后来,就是各种名目的投票。然后,是水滴筹之类的,房产中介的,企业营销号的等等。商业化真是无孔不入啊,圈里渐渐就充斥着各种铜臭味。当这种味道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只好慢慢淡出圈了。
于是开始建各种各样的群了,同学群、发小群、战友群、团购群、家人群等等五花八门。各个单位也不甘落后,只要干工作,第一步先拉个群,所有工作指令、动态、交流都在群里完成,明明前后桌坐着,也不当面沟通,有话都发在群里,有关无关的,紧要不紧要的,好象只要发要群里就算工作完成了,责任撇清了,至于你看到或没看到,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最受不了的是什么呢?比如那种什么接福的,你不点开不转发就带着诅咒性质的。还有道德绑架的,什么同事的老公的什么什么,什么同学的姐姐的什么什么突患什么大病,呼吁你伸出友爱之手,救救这个家庭,奉献下爱心。还有孩子要免费听什么课,他要免费拿个什么门票、领个什么礼品求多少个赞的等等,让人既反感又无奈。
现在圈和群都没人了,这个舆论阵地又转到短视频领域了。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说叫做打卡,唱歌的、诉说的、讲故事的、灌鸡汤的、娱乐搞笑的,当然更少不了聚会的、旅游的、蹭热点事件的,但慢慢也在朝着商业化趋势发展,稍微有点人气和流量,小黄车就已经备好,等着变现收割了。
人的社会属性注定了你总得有个交际渠道,有个抒发自己生活动态和情绪的出口。从圈到群,到现在的短视频,从信件到电话,到现在的互联网,你总得在某一个社会编织的网上有一个点,因为我们总得找个地方安放我们的身体或者灵魂。
网不是问题,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可问题是这么多网,我们却似乎既无法安放肉身,也不能清静灵魂。而且各种网群越多,我们就愈加焦虑和不安。信息过剩,多维杂乱,把本来简单的生活冲击得一塌糊涂,糟糕透顶。我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得承受科技带来的身心疲累。
人活得就像一只蜘蛛,自己织一张网,网住别人,也网住了自己,还不敢断了连接网的那根线。真不知道,明天我们又会在哪张网上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