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会陈皮调研手记 》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陈皮收藏爱好以及研究。如对新会陈皮感兴趣,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作为新会陈皮领域在打假揭短方面“略有名气”的老李,最近收到一位朋友转发的关于“陈皮如何造假”的一个视频。说实话,老李是知道陈皮如何造假造旧,但如此直观地拍摄下来,还是第一次。这里借这个机会再说说陈皮造假,特别是新会陈皮造假的故事。

先说说视频内容。

视频是一位新会阿伯从自己家的阳台往下拍摄的,楼下估计就是陈皮门店的后巷。阿伯说的是新会话,作为新会人的老李翻译一下大概的意思:这个我从楼下拍摄的,看见他们用黑色的水洗陈皮,白的放进去,黑色的陈皮就出来了。他们还带着胶手套,不知道这是什么水呢?阿伯最后多次感叹,“这就是百年陈皮的制作方法啊”,语气中有愤怒,但更多是感叹。

视频中也有街坊路过,但瞄了一眼就走了,一脸见怪不怪啊?

是的,新会本地人不到陈皮专卖店买陈皮,也就是视频中路过的那位阿姨的态度吧。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1)

这么光明正大地对陈皮染色,这位商家也是厉害了!

冒充“新会陈皮”太容易,一般消费者无法识别

可能很多消费者会认为有新会陈皮的“地理标志”的产品会更放心,其实,这只是国家层面颁发和认可某一个道地特产的“标签”。那么标签是什么作用呢?很简单,就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让“新会陈皮”这个名字得以“品牌化”。同时,这个标签是国家层面认可了“新会陈皮”的身份,并证明新会地区出产的陈皮具备“道地”的特征,但目前很多陈皮商家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申请方式获得这个“地理标志”的使用权。

那么商家在其陈皮上使用了这个标签,就能否证明陈皮就是新会出产的吗?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标签充其量只算是这个产品是来自“新会”,但是不是新会陈皮,就得看是否符合传统定义里面的“新会柑,新会陈”了,几乎可以说是全靠商家自觉申报。

目前很多读者朋友在仔细读了老李的文章后,发现自己购买“新会陈皮”跟老李说的“真新会皮”不一样,而更多的读者表示买了假的“新会陈皮”吃用了很多年,却仍然没有起到所谓的“止咳化痰理气”等效果,甚至认定“陈皮”根本没效。这里老李想说的是,如果你吃的是“假货”,那么没效果才是正常的。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2)

真正的新会陈皮

传统中医药里面的“陈皮”,是指芸香科柑橘类植物果实的表皮经过多年陈化存放后制成的药材,其陈化周期一般需要三年以上才能被称之为“陈皮”,而陈化的基本原理,其实就是柑橘皮里面的各种化学成分的氧化,变成有药效的陈皮成分。

但“成本”和“利润”当前,不少商家真的耗不起等上三年时间啊,那只能通过人工手段加快陈化的速度,甚至用染色的方法造假!文章开始的视频,说的就是用这个方法造假。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3)

某商家出售的号称十年新会老陈皮,笔者随即鉴定为“染色皮”

说到人造假皮,那是你买回去也不会陈得起来的东西。因为一般发黑发亮的人造皮,在制作的过程中泡水、烘干的过程破坏了陈皮的油胞,没有了皮囊中的挥发油,即失去了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新会陈皮的含量为1.9%—3.5%)以及多种柠檬烯、柠檬醛、川皮酮、橙皮甙、肌醇、维生素Bx等脂类和醇类物质后,陈皮的陈化就没法进行,所以购买了人造皮,就别再奢望其可以再通过存放变成“真陈皮”了!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4)

看清楚了!但凡长这样子的陈皮,甭管新会不新会,都可以扔掉了!

无论是网上还是实体店,“造假陈皮”普遍存在

老李随手翻了一下某宝上卖的所谓“新会陈皮”,基本都是在5年到15年,有个别的商家会出售20年、甚至大言不惭说自己30年的!网上的行情价格基本稳定:5年陈皮40元左右50g,买五送一,还有优惠券,15年的50g/138元,买三送一等等。

网上陈皮“年份虚报”已是大势所趋,谁家没个30年陈皮都不好意思上新!

对此那些客服小妹大部分也是的一问三不知,估计绝大部分人连“新会”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陈皮了!网店的水太深,消费者们都会碰到各种价,而每个商家都说自己是正宗的新会陈皮,反正“7日包退”啊!买了不赔,吃了不亏,网购就是好······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5)

某陈皮品牌网店销售的新会陈皮动辄五年、十五年陈

再看线下门店,在新会的一个大型的陈皮交易市场,一般最高年份只有15年,而大部分门店的存货,都是3-8年之间,20-30年基本不会有,因为大家都是“行家”,都知道过去几十年新会柑的产量是什么情况。这中间水有多深,普通人压根完全没办法辨别。

分享几个适合大众的常规辨别方法

关于新会陈皮的简易辨别方法,老李也整理了一些很直接干货可以分享——

本地柑农带路:打开手机的光看油包是否大而圆,看内囊是否自然开裂,看外皮颜色是否有染色;

正规商家指导:看皮身的干爽程度,一般是干硬而不会脆,再看内囊的脱落程度,一定要看表皮是不是“猪鬃纹”;

厂家专业科普:尝是最直接的方法,开水煮30分钟,用嘴巴判断最好;

老李总结一下门道就是“看、闻、尝、价”

  • 怎么看——

♦看油包,真宗新会陈皮,油包大而密集,表皮是“粗糙感”;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6)

十一年新会陈皮的油胞

♦看颜色。外皮是随着年份的增长而一点点变暗褐红(大红、二红)或暗灰黑(青皮)的,很少出“焦黑”的颜色,如果你手上的皮是发“发黑且油亮”的,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是造假皮了;

♦看猪鬃纹。新会陈皮的外表,陈化时间越长,纹路越清晰,自然卷缩,舒张状态,也被称为“猪鬃纹”,就跟“猪皮”一样,可以清晰看到表皮的“洞洞”,也就是一个个的“油室”;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7)

八年的新会陈皮,猪皮干一样的质感

大家可以具体看看笔者收藏的不同年份陈皮的外观区别,一起来感受一下。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8)

五年的新会陈皮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9)

十年的新会陈皮

  • 怎么闻——

笔者一直说的“新会陈皮”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果香味”,在化学成分上,称之为“脂类物质”散发出来的清香,这也是新会陈皮特有的香气。而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香味不减反增,越发甘醇。

3年以下的皮,业内不称之为“陈皮”,而是“柑皮”,“三年为陈”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点。三年以前的柑皮会有较为的强烈“酸涩味道”,虽有果香,但气味会比较的“新鲜”;

3年到5年的新会陈皮,陈化期初步完成,这时候有略浓的果香,很容易闻到;

5到10年的,新鲜的果香味就会慢慢消去,陈香渐渐出来。行家称之为“成药”阶段,带有“药香味”;

10年后陈皮便“无果香”,只要用手轻轻刮表皮,甘醇厚重的陈香味也可以闻到。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10)

进入药香阶段的新会陈皮

  • 怎么尝——

真正的新会陈皮,入口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回甘”。不用泡茶,直接撕一小块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前调是浓郁的果香味,中调是陈皮香,最后是满嘴的回甘,持久不散。

如果是造假皮呢,入口便是“苦味”。因为柑皮(无论是不是新会柑)都带有柠檬苦素,消除这些苦素的方法就是“陈化”。陈化过程中,柠檬苦素等成分会转化为各种脂类、苷类物质,而这个过程,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但造假皮是用人为方式催化、泡水、烘干而成,因而果皮里面的苦素没有转化,口感发苦!

用于泡茶,新会陈皮可以冲泡多次,而假皮一两次就会失去香味。泡茶后的陈皮,新会陈皮就算再次入口嚼烂,还有很大回甘,而造假皮就是一片没味道的果皮而已。

十年陈皮是怎么做的(曝光百年陈皮制作)(11)

陈皮煮水方能尝到真滋味

  • 什么价——

老李曾经在 新会陈皮“定价公式”曝光:数着“年份”,算出陈皮价格“水份” 一文中曝光了新会陈的定价公示,以当年的6元钱一斤鲜果为例,当年的新皮成本就要170元/斤!很计算,十年皮计算各种成本,没有2000元基本是赔本买卖了。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

老李认为,如果没有“标准”,新会陈皮就没有未来可言。在暂时还没陈皮的检验标准和陈化标准时,应该先建立起了企业标准:即种植标准、加工标准、收储标准、定价标准和交易标准。

但遗憾的是,正如去年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某知名新会陈皮品牌“XB堂”事件以及这次被正面揭穿的造假视频,也正因为缺乏科学的鉴定标准。

很多人问,为什么官方不打假呢?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迄今为止无论线上还是线上,新会陈皮行业协会还没有对任何一家陈皮企业进行过处罚。这是否意味着,即使消费者买到了“假的新会陈皮”,也无法可依,最终不能追究不法商人的责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