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8日18:43:49,辛丑年正月初七,雨水节气来临。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

雨水,是继立春后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其节气意义并非名词的“雨水”,这里的“雨”,是动词,有“落、下、降” 的意。节气“雨水”其实就是说天上落下来的不是雪、冰雹或者雾、霜,而是水。这和《诗经·小雅》中“雨雪霏霏”一句的用法相似,“雨雪”在这里不是雨夹雪,而是天正在下雪。那么“雨水”,就可以理解为冬去春来,天上落下来的大都是液态的水滴而非固态的雪了。

雨水前五日,夜雨敲窗淅淅沥沥、点点滴滴落下,彻夜未息。确能令人体会出易安居士所言“乍暖还寒时候”之意境,而到晨曦初现之时,你便会忍不住会像杜工部那样发出“好雨知时节”的感叹来。也就不过是一夜细雨,竟能让新柳吐绿芽、玉兰含苞开!农谚春雨贵如油,诚不我欺也。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2)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3)

夏日的滂沱大雨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但滂沱大雨会带来灾难;绵绵秋雨则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耽于凄凉哀伤意味着生命伤逝;雪花漫天飞舞常带来浪漫情思,但茫茫大地此时已失去万千生机。唯有春雨称得上一个“润”字,可以让韩退之吟唱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让陆放翁深情到“小楼一夜听春雨”,可以让杜少陵惊喜其“随风潜入夜”,可以让韦端己迷恋到“画船听雨眠”……

杏花春雨带来的,总是无限的生机盎然。正如同春天、春心、春水、春花、春宵等词语一样蕴含着青春的希冀一般,“润”,总是饱含着生意、深情与希望!东方人崇尚君子如玉正是对这种“无声润泽万物”之德的选择与表达。

万千诗句中的春雨,都不如《周易·说卦传》中的一句更加精炼——“雨以润之”!“润”之于何物?万物。通此,“雨水”雨什么?雨——水!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4)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5)

雨水节气到来,此时太阳运行到达黄经330°,《月令》篇说“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日行玄武之墟,而斗柄指壬之向。玄武者,龟蛇盘蜷之象,正乃贞下起元之时,合龙马河图“一六同宗”之位。天一生水而地六成之。天一者,先天之时;地六者,后天之位。时位俱全,天地交泰,是为夏历正月之渊源。天地交泰则万物化生,《尚书·洪范》称“木能曲直”,所谓“曲直”者,能使贞固之物(直)化生为蜷曲之形(曲),此乃“大化同圜”之本义,亦为老子所云“曲则全”之正解。

正月,正乃天地交接、万物往复之太极玄关所在,故腊月之腊乃遍祭群神之祀,正月之正其义则为太极旋转滋生万物之机!《易》曰“知几其神乎”,此之谓也。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6)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7)

雨水节气何来?天一生水之时,正文明肇造之始,《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亦乃言此滋润万物之水其所来处。故《易经》之“萃”卦大象辞曰:“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可见,天一生水处,非地六所可见也。雨水之水,确为一年之大时所在。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8)

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

一岁而日行三百六十周天之度,其所余者,大时不齐之运,大衍万物之数。一岁十二月有余,故十二月合地支之节,其余乃有闰余成岁之月祭。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故乾坤往复而有否泰之机,四六廿四正六爻发挥之行。一岁有七十二候,正以五为体分年之成数,亦乃悟空变化、孔门贤者之集数,其所源者七八九六,其所余者天地之机。

故候者,观天之道、待时而动之机者之谓也。

是故《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易经》乾和益两卦都言及“与时偕行”,不同之处恰在先天后天之别。乾卦所言之时,先天也。益卦所说之时,后天也。故“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者,自后天“泽上於地”之形而体悟天行健之大道之意而已。孔夫子曾言“逢大水必观”,此大水者,非水势水形之大,以其水所渊源之谓,大水之中,可有此“当春乃发生”之雨水乎?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9)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0)

雨水三候,獭祭鱼,鸿雁北,草木萌动。

初候:獭祭鱼。水獭不懂祭祀之事,所谓獭祭鱼者,比类取象之易也。来看看后来的儒生们对此一本正经的注释:“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看不懂的会觉得人家真的是学问高深,看明白的会摇头叹息——纯粹一本正经的瞎扯淡而已!

如果你关注过动物世界类似的节目,便会发现,熊会在入冬之前大量进食以迅速积累体内的脂肪准备冬眠,它们会在捕杀鱼类的时候只吃掉含脂肪较多的内脏而把鱼类的其他部分扔掉,松鼠同样也会为过冬储存大量坚果。而孟春时节的“獭祭鱼”,绝对不是腐儒所云的“祭天以报本”,其“祭鱼”背后的真相只有一个,春回大地,该生生不息了!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1)

二候,鸿雁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鴈,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鴈自彭蠡而北矣。”把鸿雁与时偕行的习性说明白了,迁徙路线也大致不差,但最重要的关键之处却选择性地遗忘了。我们来看《诗经·齐风·鸡鸣》一篇: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2)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3)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4)

《毛诗序》谓“刺不说德也,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符合一个一本正经的老夫子思想。朱熹《诗集传》以为“此诗人述贤夫妇相警戒之词”,和他的真实所思没有区别。闻一多《风诗类钞》则以为 “乐新婚也”,多少见到了些许饮食男女风情。但如果真的明白了古人“以雁为礼”的思想内核,你便会明白为何汉语世界里面与鸿雁相关的那么多词汇:鸿雁来宾、雁字回时、鸿雁传书、雁阵、雁行、归雁、雁塔、孤鸿、断鸿声里……你便会明白鸿雁北返背后的亲情之温暖与期待!

你再细细品味“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其中的春日绵绵风情,便会明白古往今来文学中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春女思、秋士悲”,便会明白万千众生被天地阴阳所困所化的悲欢离合。

鸿雁北返,又是一个新的岁月轮回,看懂的是因为已经入戏,而所有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春天来了。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5)

三候,草木萌动。古人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万物之灵长的痴男怨女、红男绿女们,如果你还不能明白鸿雁北返背后的太极氤氲而成为一个“与时偕行”的人,可能就永远被五日一候的时空所困,永远走不出这一段阴阳二气之旋涡。你看看,连注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人都明白,春日苦短,五日之后“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是为可耕之候”,连无情的草木都在天一之水的滋润下开始萌芽!要不了多久,绿叶枝头便会变得姹紫嫣红、繁花锦簇、蜂飞蝶舞热闹非凡起来,二月二、三月三、花朝节、上巳节纷至沓来,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柳浪闻莺,西子湖畔湖断桥之上,多少前世今生的因缘又开始演绎着新的淡妆浓抹、花好月圆与离合悲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当年,想必定是在彻悟了雨水背后天一所之大爱大慧,方能写出如此奇绝之名句诗章的吧!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6)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7)

雨水前后,有心之处,皆是杏花江南。

雨水润田万物生(雨水天一生水润物无声)(18)

所谓雨水养脾胃、红枣山药蜜银耳粥之类凡俗养生的话,就不再啰嗦了。天地之大德曰生,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行为时,天地氤氲万物化生之谓情。

人有真情在,天地不相负。

春日正好,莫辜负好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