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道德经第32章论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第32章论道(道德经第三章无为而治)

道德经第32章论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章的重点是无为在治理国家的具体做法,无为则无不治。统治者首先做到无为而治,才能对人民产生深刻的影响。否则上行下效,民心不正。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所谓的贤,不过是一个人为的标准。天地本来不存在这样的东西。有了标准,人们就会为了这个标准做事情。而不按这个标准行事的人,就会被指责为不务正业。不排除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贤人的标准,但没达到的有多少呢?为了这个标准做出不正当行为的有多少呢?还有假装达到的又有多少?

如果没有这些标准,人们就不会去竞争。就不会有因为竞争带来的不好的一面。如果放在现在,老子大概会说不尚钱吧:)。

不贵难得之货,也是一样的道理。本来世间的万物就是多少不均,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里用了一个“贵”字,突出了一种态度。如果大家认同它的稀有,是自然的属性。有无都无所谓。也不会有偷盗的产生了。正是因为别人有了,自己心里不平衡。千方百计也要得到。得不到就只好去偷盗了。

不见可欲,就是说一切引起人们的欲望的东西都不要去表现,不要去突出。这样民心才不乱。统治者要时刻把民心放在心上,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对民心的影响。比如说:统治者出行都要使用仪仗,前呼后拥。彰显自己的崇高的地位,就容易激发人们对地位的追求。都要做人上人。项羽看见秦王的排场,就发出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看见了,就说我可以代替他。还有一些统治者,穷奢极欲,自然上行下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世道怎能不乱?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后宫为了迎合统治者的爱好,命都不要了。更别说一些为了自己的私欲,刻意地逢迎统治者。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整个社会就乱了套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圣人治国,就要使老百姓吃得饱,身体好。不要有什么志向想法,顺应自然享受生活。形成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有那些所谓的聪明才智的人士也没有施展的土壤。看似无为,则天下大治。

孔子搞出来的礼,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等于就是尚贤,使民去竞争。孔子曾经问道与老子,说了点啥没人知道。但应该是不会很投机的。孔子的理论一方面固化人的思想,使人甘于处在被统治的地位,但也造就一批人不惜一切地往上爬。我相信孔子的初衷是好的。通过建立这种社会体系,尊卑有别。各司其职。君臣都是仁爱之君臣,百姓也安于现状。天下大治,其乐融融。但在春秋争霸时期,显然收效太慢了。结果法家大行其道,甚至从老子的理论中衍生出的兵法都大行其道。而孔子一生都郁郁不得志,死后儒家才被统治者所采纳。其实也只是采纳了其中的尊卑体系。达到虚其心,弱其志的作用。但正是因为尚贤,有了竞争的土壤。新的统治者上台,没几代就开始享受自己的竞争成果,穷奢极欲。造就一代又一代的王朝更替。

再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核心是“各司其职”,15岁之前,大家只学习音乐和体育,15岁之后,根据不同的天赋。善于格斗的去当兵保家卫国,善于各种技巧的去从事手工业,善于思考的去进修哲学准备去治理国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在于职司不匹配。这无疑是正确的。现在的社会问题也是这个原因。但问题是如何保障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职位上呢? 永远不可能。就像理想国里面,谁能保障这个制度可以被无偏差地执行?因为有了制度,就有打破制度的行为。有了规则,就有了打破规则。所以还是老子的境界更高一些。啥也不用争,自然发展就是最自然的。

纵观整个封建时代,还是基本上做到了无为而治的。重农抑商,压制手工业。一个朝代统治阶级腐败得太厉害了,搞得老百姓没饭吃,起来造反。创立新的朝代。但治国方针基本都是这一套。有一些例子可以说明,比如说,古代人很早就发现了煤炭可以烧,但也没有大规模开采。称之为“劫灰”。多么形象。而国内国外的一些工艺品,称之为“奇技淫巧”。闭关锁国自我发展了2千年。直到鸦片战争被西方列强轰开了国门。一步一步地被西方逼着自我发展,因为你不发展,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资源全部掠夺,去发展他们的国家。一次一次的科技创新,造就了如今我们的时代。

科技的发展动力在于人们的欲望,而发展后创造的条件可以满足我们更大的欲望。如此的循环,导致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其实我们现在就看到了。拿中国举例来说,过去2000年,人口的平均值是2个亿,最少的时候只有2000万。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是4个亿。短短的60年,人口14个亿。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人类的进步。我认为这是加剧了人类的灭亡。

我们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看,只要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就是好的。上仁不仁,天地之间都是客观存在,不存在仁还是不仁这一说。我们过多地攫取了不属于我们的资源,挤压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是一定要偿还的。各位可以去看看全球变暖的各种后果,不客气地说,世间的末日随时都会到来。或者说人类的末日。不管怎么说人类的末日一定会来的。但我们个人就幸福了么?若论幸福感,好像是越来越差。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欲望机器,驱使每个人为了自己或者不知道谁的欲望,终日奔波劳苦。连基本得吃得健康都做不到了,地球得土地自然生产得食物根本满足不了如此庞大人群得消费。那就只能自己造了。吃出各种疾病,各种细菌。然后再拼命地研究去解决。不就是陷入了老子说的结局,无法收拾了。还不如开始就无为。

总结来说,这一章老子结合当时的实际现象,劝诫统治者无为而治。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做法。我们用两千年的时间来验证,无疑是正确的。仔细想来,现在的结局又是必然的。人的欲望产生一切,毁灭一切。最终从有到无。大概老子看到了结局,看到了人们的疾苦,才留下5000字的道德经,希望能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也许这就是他写下道德经的原因。虽然我们改造不了世界,但最起码可以改造自己。在纷乱的世界中保持清醒,顺势而为。最起码可以减少一些烦恼,减少一些痛苦。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一些人活得幸福一些,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