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它也带来了工作场景和模式的不断变化。一个写字楼里的格子间工位,成为了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在城市里待得最久的地方。

每日上班开会,回家就睡,周周996,月月不倒休,连想谈个恋爱,想要认识个新的朋友都要考虑下,会不会占用自己想要休息时间。

面对这种生活,“社畜”一词便成了当代年轻人形容自己的代名词。

一 | 你是"社畜"吗?

你是"社畜"吗?

你可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

“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

“全民社畜”,可以说在2019年开始就掀起了一股风潮。甚至成为了年度热词,那究竟“社畜”一词究竟如何来的?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1)

社畜”,该词源自日本,属于新造词,是"会社"与"畜生"两个词组的组合。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2)

它其实是用于指代在公司不断顺从工作,像畜生一样被压榨的员工。

无论是当代的日本或是中国,社畜已经成为一种职场的普遍现象,年轻人们纷纷自嘲为社畜本畜,好笑之余又透着辛酸。

他们戏言自己“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领着微薄的薪水,承担着大量的工作,每天挤在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车厢,忙碌又疲惫地往返于公司与家庭,过着枯燥乏味两点一线的生活。总之,工作令他们无法感受到快乐。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3)

那些自认为是“社畜”的办公一族,他们的日常是怎样的呢?

1.人还没到公司,工作已经安排得爆满。

当“社畜”早上带着还未睡够的困意睁开双眼,还没来得及思考早饭吃什么,你刚刚打开微信,就被各种工作信息轰炸,一瞬间今年的日程立马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此刻的你还有心情好好地吃一顿早饭吗?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4)

2.替人收拾烂摊子,默默承受委屈。

一个合格的“社畜”必须要能收拾好烂摊子,明明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但需要你来解决,明明不是自己的错,但是为了公司利益,也要忍着给甲方道歉,甚至替同事背黑锅,让甲方满意,让老板满意,留给自己的只剩委屈。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5)

3.无时无刻,各种地点的工作。

在半夜12点,你已经睡着,老板一个电话让你起来修改方案,尽管心里可能已经骂了无数次,但是嘴上依旧好的,艰难的爬起来工作。在每一个饭局、休假时,电脑都要随时带在身边,因为,可能下一刻你就要修改方案。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6)

4.拿着不高的薪水,还得拼尽全力。

一天天的,你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无数次想过辞职,但是又无数次被现实拉了回来,还不是因为自己太穷。有时候在地铁和公交上被挤到手机都快拿不住,也不敢少回客户和老板一条消息。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7)

以上种种情况是不是也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你被戳中了吗?

二 | 社畜的“畜”感从何来?

也有的人会说,只要是工作就会有压力,但是“畜”这个词还是用的极端,况且白领们每日坐在办公室格子间,并没有从事任何繁重的消耗性劳动,那大家的“畜”感究竟从何而来呢?仅仅是因为每日繁忙的工作吗?

其实大家的“畜”并不是来自工作本身,而是背后的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的概念由社会学家阿利·罗素·霍奇柴尔德首次提出,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她将其定义为“公众场合中,员工利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方式对情绪的管理”。在其《组织中的情绪》一书中,霍奇柴尔德表示:“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8)

从睁眼就开始的消息轰炸,即使很烦都要充满热情地回复每条消息;即使背黑锅,也只能保持微笑;越来越多的工作安排也只能坚持。

这些都是大家在职场中常常面对的事情,为了生存,无数次的辞职都被现实拉了回来,强颜欢笑的动作都让每天的工作感到疲惫,每天为了应对各种突然情况,都在消耗着你的情绪。情绪长久的累积,它不断的消耗着你的能量,让你感觉越来越累,让人越来越有“畜”感。

而我们在工作中,公司给到你的薪水只是支付了你的劳动价值,但是却没估计到员工的情绪,这也是“畜”感来源的一部分。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9)

社畜,他累的其实是情绪。当情绪长久的消耗你时,你会变得自卑、生活丧失上进心、安于现状,甚至你的决策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受情绪的影响,你会更加偏向于依靠直觉、经验、感性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此外,情绪越是压抑累积,越是会耗费个人的能量,令人疲惫到只想当一条咸鱼。也正是因此,每到周一,“不想上班”、“只想躺着”等表情包都会频繁出现,“人间不值得”等词语,也成为了当代社畜之间的流行语。

三 | 如何消除员工的“畜”感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尽快消除这种情绪,也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取得更好的个人发展,企业也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做呢?

管理心理学中著名的霍桑实验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主持,其中的“霍桑”指的是实验对象——制造电话交换机的霍桑工厂中的员工。霍桑实验主要通过改变工作环境与条件,考量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其对管理学的突破点在于:实验结论将管理从工作和物的因素上,转移到了人的因素上,引导管理者对人的社会面与行为面有更深入的了解。而社畜背后的情绪劳动,显然属于人性重要的一面,与员工满意度密切相关。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10)

为了提升员工的满意度,有的管理者会定期组织聚会、徒步、骑行、K歌等团建活动的方式来为员工适度放松心情,但效果其实因人而异,毕竟也确实会有人不擅长交际,甚至在这样的活动中会表现得不自在因而更排斥。

相较于此,提升员工满意度更直观的方式是为员工提供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从中他们更能感受到自己收获尊重,个人价值得到认可。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11)

将工位以符合人体工学的理念去设计,让员工尽量以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工作,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比如,为员工提供具有升降功能的办公家具,采用“坐站交替式办公”,在身体和精神上舒缓员工的疲劳。

在国外或是国内许多外企,这股"站坐交替式办公"的潮流早已悄然兴起,通过为工位配备统一的升降桌或升降台,有效改善员工不良的办公坐姿,养成坐站交替的办公习惯,也提升了员工的福利保障。

久而久之,员工的身体更健康,办公效率也自然更提高了。与此同时,员工也会感受到企业的温暖的关怀,自然而然就会拥有更加高涨的工作热情。

职场性格歧视(职场中的年轻人)(12)

疲惫的生活里,工作的压力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社畜”也就成了这个社会中最常见的人。但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能给到足够的关怀与保障,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被尊重,那所谓的“社畜”也能重新找回生活的热情、工作的动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更多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