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的家庭原本和谐幸福,后因孩子不爱学习、迷恋游戏,成为典型的差生,由此引发家庭矛盾。孩子小学毕业后我决心陪伴教育,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改变了他,不仅摘掉“差生”的帽子,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优秀。应孩子要求,我将这个改变的过程以及陪伴教育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改变更多类似的孩子,为更多的家庭提供些许参考。(因篇幅较长,文章共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本文为“上”部分内容)

记录一年来三个女儿的成长(一起长大上)(1)

我和爱人的工作都很忙,因此我们像大多数家庭一样,孩子白天由爷爷奶奶照管,晚上妈妈陪伴。我们家境一般,但也还算幸福,爱人温文尔雅,孩子乖巧可爱,从幼儿园到小学,各种兴趣班也报了不少,周末我们会约上同学朋友几家人一块外出郊游。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大城市,没有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出差应酬较多,孩子学习主要由爱人管,上了小学,爱人跟我反映孩子学习习惯不好,阅读不认真,我觉得孩子还小,只要能跟上学校进度,没必要太在意。

问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趋于严重,不仅爱看电视,也偷偷玩网络游戏,甚至学会撒谎。爱人为教育孩子,从讲道理到辱骂、体罚、殴打,十八班武艺用全,孩子却变得更加逆反,从顶嘴发展到娘俩直接“爆发战争”。我一边教训孩子,一边也觉得爱人的方式不妥,慢慢地,他娘俩的斗争开始转化为我们夫妻之间的矛盾。爱人气急败坏时总认为我管教不严,孩子不听话是我纵容的结果。爱人的身体与精神状况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异常,脾气暴躁,吵架时认为我的眼里只有孩子而根本不在乎她的感受,言语变得难以理解,家里三天两头闹得鸡飞狗跳,我们几次都走到了离婚的边沿。有时候闹得我整夜失眠,隐约担心着孩子可能想不通而做出极端的反应,好几次因为没睡好,第二天在高速上上开车差点引发车祸,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亲朋好友聚会交流时,发现有类似悲剧的家庭不在少数,因为孩子的问题引发家庭矛盾。也不乏和谐幸福的家庭,有一位好友,每次提到孩子他的脸上都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他的孩子比我孩子大两岁,从小听话,学习优秀,知书达理,我听着也只有羡慕的份。

在一家人吵吵闹闹中,小学终于毕业了,成绩好的孩子考取了民办初中,我也动用社会关系联系了一所杭州市排名前三的民办初中,关于孩子的学习我感觉自己也无能为力,自己又不会教,只能给他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有几个在名校当老师的朋友,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他们帮忙“把脉”,最终在各方意见下放弃了这所名办初中,理由是这种成绩必定垫底,而民办学校是唯成绩论的,担心孩子的自尊心受打击而起了反作用。真的好纠结啊,心塞!

这个时代,花钱找关系为孩子择校的例子并不少,但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分析,孩子自己不爱学习,依靠父母的社会关系进入名校的,无论是希望孩子学有所成,还是希望孩子未来有个优秀的朋友圈,事实上最终绝大多数仍一无所获。我考虑再三,还是选择直升学区里的普通公办初中,也许,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在恐惧中也隐约感觉到,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这种状况不改变很可能愈演愈烈,甚至家庭也因此而破碎。于是在小学毕业的暑假前,我找机会跟爱人好好谈了一次,希望给我一次机会,孩子的学习由我接管一段时间。万般无奈下,爱人被迫答应了我的请求,并约定这段时间她不能插手。于是我把她已经报好的假期辅导班全部退掉,制定了一套计划——带着孩子走长征路,一边体验艰辛一边跟他讲人生道理。

从贵州到四川,父子俩穷游了整个暑假,玩的很开心,沟通也再无障碍。一边玩一边天南地北地聊,聊我自己的过去,告诉他爸爸小时候在长辈眼里也不是个好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差,初中留了一级还是倒数。在一次班主任的鼓励下,我突然开窍了,变得特别用功,每天晚上做作业到12点,趴在桌上就睡着了,早上5点钟起床背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就考出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领奖台上的感觉真的很好。儿子表示一定向爸爸学习,用红军的精神去面对学习。旅途虽然艰辛,但我很幸福。

回到家没几天就开学了,儿子看上去的确有所改变,很喜欢这所中学,还参加班干部竞选,当了数学课代表,老婆给了我高度的肯定,一个暑假就改变了儿子,在她看来我简直是个救世主。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半个学期一晃就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可谁想,成绩出来后,天一下子变了,总分年级排名290名,而全年级只有340个同学,爱人向我要成绩单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天要塌下来了。

我再一次跟爱人商量,希望再给我一些时间,一定能想出提高成绩的办法。这次爱人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情绪似乎平稳了许多。但是期中考试后,原本性格内向的儿子说话更少了。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花高价请回了家教,可是到了期末考试,成绩没有丝毫变化。

爱人的情绪压抑一段时间后,以另一种表现方式再一次爆发了,不再与我们大吵大闹,而是故作镇定地与我沟通。她说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新闻,未来将全面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将出现更严重的两极分化,高知识分子开发并掌控人工智能,绝大部分工作岗位将被机器人取代,而中国的职业教育短期内难有改变,几乎完全可以想象出来,我们儿子长大后,就算找到一份简单的工作,也是拿着最底层的工资,然后谈个像他一样的女朋友,两个人除了上班就是玩手机游戏,没有尊严、没有思想,就这样啃老,儿子被我废了,这个家也就完了。

爱人讲的道理我何尝不懂啊,我一个看电视只锁定新闻频道的人,对未来的社会走向比她更清楚。正因为感到未来竞争之激烈,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关注“素质教育”,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养成尊老爱幼的价值观,提高综合处事能力,读书并非唯一的出路。然而事情发展到今天,我才突然意识到,不好好读书没学到基本的文化知识,所谓的处事能力从何谈起?通过这段时间的关注,发现这个时代与我们小时候有着天壤之别,我们那时候父母管得少,学习主要靠自己,一旦懂事了追上去较容易。现在的孩子都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优秀的孩子更努力,而我们孩子基础实在太差,短时间想追上去客观上存在很大难度。

这段时间里,工作之余我就思考如何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却百思不得其解,黔驴技穷之时也有过放弃的念头,退一步想,不会读书也不至于饿死。。。。

未完部分,请看《一起长大(中)》

作者:董阳军

作者微信公众号“育儿可道”(yuer_ke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