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此不善矣(通行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是什么 道德经中的教育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是什么 道德经中的教育观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是什么 道德经中的教育观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此不善矣。(通行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句意:当所有的人都说什么是美的时候,那么丑就出现了。当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那么不善也就应运而生了。

另一层意思是:所有的人都说某个事物、者某种现象或者某种行为是美是善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不美不善的。

我们得辩证的去看待人、事、物,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事是绝对的。正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结果肯定不同,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结论也是不一样的。当所有人都说某个行为是美的时候,这个现象背后肯定有不善的现象在做支撑。

例如:当整个社会都在对学生以成绩论成败的时候,其背后正是走偏了的教育观作为支撑。都说成绩好是美的将来肯定是有前途的,那也就意味着成绩不好就是丑陋的将来没前途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以学习成绩这一个标准来评判孩子的话,那这个行为本身它就是不美好的,就是不善的

首先,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些孩子发育他就是比较迟,开悟得比较晚。如果仅仅因为成绩不好我们就把他打入“坏孩子”的行列,那只会让他失去信心,也更加丧失对学习的兴趣,最终他也不得不接受自己成为了所谓的“坏孩子”。难道他心底善良、乐于助人就不是好孩子吗?难道他唱歌唱得好,画画画得好就不能是好孩子了吗?

其次,对于社会来说,如果大家都认为学习是唯一出路,学习不好,考不上好的学校将来就不会有前途。那与之而来的必将就是拼命的鸡娃,各种补习班,各种家教,各种培训,一来让孩子几乎失去自由,二来也导致整个教育都充斥着浓浓的邪恶的商业气息。

故而,我们培养自己的孩子过程中,不能执着于某一件事,不能被惯性思维束缚,不能被别人语言误导。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持有时刻怀疑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