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水梅

  二、君子好逑

  (1626年,蔡玉卿15岁)

  天启六年(1626)蔡玉卿嫁入黄家,“事姑以孝闻”。在夫婿辅导下,博览群书,涵养德性,逐渐成为有见识,有才学,有骨气的奇女子。

  蔡玉卿出身书香门第,

  伯父蔡乾釜是户部郎,

  明万历二年进士。

  督饷江右,厘弊剔奸。

  二伯父蔡乾鎜别名兴公。

  严父亲蔡乾鎏,

  在家排行老三,

  耿介而不喜为官。

  隐于龙溪鹤峰,

  教子读书、著书作文。

  那一天父亲大人说:

  “玉卿,你兴公二伯父

  给你说门亲事。卿儿的

  长兄春洁,兄春澧,

  均已成人立业。

  长姐嫁官田潘家,

  二姐嫁天宝卢家,

  玉卿在家排行老三,

  也到婚嫁年龄。

  漳浦黄道周先生博学多才,

  是可以托付之人。”

  蔡玉卿红了脸,对父亲说:

  “我和四妹年纪都小,

  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可卿儿还想在家多陪伴父母。”

  父亲颔首笑笑:

  “你个女娃,就是嘴甜!

  跟了黄道周先生,学习书法,

  学习为人之道,

  一定会有大长进!”

  蔡玉卿手里正擦拭的瓷碗,

  透出神秘奇幻的光泽,

  这件完美大气的作品,

  是她磨了不少嘴皮,

  才从春溶兄那儿得来的。

  精致的花纹,细腻的质地,

  青花瓷器优雅静谧的气质,

  不加掩饰的生命的律动,

  令人对其爱不释手。

  蔡玉卿深知:父亲的思想

  如同这瓷器上的鸟儿——高翔于天外。

  那一日春光明媚,

  蔡玉卿见到了黄道周。

  黄道周先生名满天下,

  为官清正、不谐流俗,

  工书善画,潜心易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蔡玉卿,

  愿意跟随黄道周先生

  与之同甘共苦、白头偕老!

  对先生的理解与支持,

  以及这以后漫漫长长的一生,

  都起于遇见先生的第一眼。

  这第一眼,

  是分开人生醒与醉的一瞬间;

  这第一眼,

  是照亮心灵各个角落的火炬;

  这第一眼,

  是人心之琴的第一根弦

  奏出的神奇乐音!

  紧紧靠在一起的心灵会

  重听往日的故事,

  谱写新的篇章——

  欢乐从此弥漫心间!

  丰富的精神生活

  是长长一生的开端,

  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是生命之树开出的一朵花。

  他们把生命的意义编成书卷,

  供人们白昼阅读,

  供人们黑夜吟唱,

  也许将两个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

  是为了从容地抵抗灾难。

  天赐红绳联双珠,

  爱把大海酿成酒。

  他的爱宽广博大,

  弥漫了她的灵魂。

  却从未将她淹没。

  夕阳给远处的云层,

  染上了绮丽的色彩。

  蔡玉卿温柔娴静的身影,

  像无云的夜空。

  明与暗的最美形象,

  交集于她的容颜和双眼。

  美在她绺绺黑发间荡漾,

  美在她脸上洒满柔辉。

  安详、和婉在她的眉宇间,

  迷人的笑容,让清秀的心灵,

  分享纯真的欢乐。

  聪慧的蔡玉卿学识深奥,

  显出生动照人的光彩。

  春天,百花盛开,

  十五岁的蔡玉卿迈着轻盈的步子,

  她的摩挲是温存的,

  她的言语是甜美的。

  一双黑眼的目光率直而迷人。

  她在荔枝树下汲水,

  喜鹊在枝头啼鸣,

  风儿吹皱了池水,

  龙眼树叶闪闪发光。

  新婚燕尔,新娘蔡玉卿

  素淡之中见雅致,

  如荷花出水,似睡莲怒放,

  黎明来时朝霞显现出金黄,

  纯洁而美丽。

  因为先生满腹经纶,

  蔡玉卿受到启迪、开导。

  他对她娇美容貌的记忆,

  多年以后依旧是这样新鲜,

  依旧盘桓于他的心田。

  一条水晶般的小溪两旁,

  树枝相互拥抱,

  花儿彼此偎依,

  鸟雀对歌争鸣,

  那是充满纯与美的时刻。

  她的微笑多么甜美,

  爱情是幸福与光明的源泉。

  她饱含着少女爱情的火热,

  身段如同枝条般柔软,

  像夜一般乌黑的秀发,

  像牙一样白皙的长颈。

  水仙花似的眼睛,

  玫瑰花似的面颊,

  牡丹花似的小口,

  爱赋予他们忍耐的品性

  和吃苦的精神,

  他听到一种低微柔和的声音。

  她在自己心中建造了爱情的殿堂:

  “永恒的世界只保存爱情,

  因为爱情像永恒的世界一样永恒!”

  ……

  屋檐上跳着小麻雀,

  奏起了欢乐的结婚进行曲。

  窗口上忙碌的花蝴蝶,

  为他们编织出一张漂亮的窗帘。

  爱在那密密的树林里,

  爱在朝阳中闪着金光,

  爱在那高高的山冈上,

  爱在静静的深夜里,

  爱在屋子里的书桌旁,

  爱是他提着笔的深思默想,

  爱他的慷慨激昂!

  爱他的坚强勇敢!!

  日月相继,岁月不居,

  蔡玉卿给婆婆端茶送水,

  细心照料婆婆的饮食起居,

  老人家的脸笑成一朵菊花。

  相敬如宾的日子放慢了脚步,

  婆婆突然离世,

  黄道周先生心痛万分。

  去年十二月葬父于漳浦北山,

  不多时日,再遭不幸,

  犹如雪上加霜。

  夜阑更深,

  先生向她透露心里的凄苦,

  寂静的夜里,

  他向娇妻诉说男子汉的雄心壮志。

  蔡玉卿暗自打量、沉思,

  思绪徘徊在家国的忧愁和

  爱情的甜美之间。

  蔡玉卿理解先生的伤心。

  黎明时分,

  揉揉疲惫的眼睛,

  她起身给先生熬粥。

  每天在身边细心照顾。

  当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

  当江水的吟唱消失在季节深处,

  请不要忧伤,请不要流泪!

  让心与心一起分担,

  让心明白永恒的真谛,

  他因为她坚定的目光

  而感到无限的欣慰。

  那亲切的声音,

  因为体贴而变得更加扩大,

  更加明亮。

  黄道周将父母合葬于北山家墓,

  黄家几代人耕读传家,

  先生是黄家唯一有功名的人,

  蔡玉卿日夜忙碌不停奔走,

  从不让黄道周因为钱物操心

  日子再穷也要把该做的事情做下来!

  这一天,先生心情略有好转,

  研磨写诗,诗写好后

  蔡玉卿吟道:

  “小鸟劳天地,巢苕系好风。

  衔恩如夜独,顾影与人同。”

  ……

  漳浦。家墓旁。

  先生在墓旁结庐而居,

  蔡玉卿看见先生研究学问,

  时而眉头紧锁,

  时而含笑颔首,

  天井四周的紫罗兰和文竹

  共同生长、郁郁葱葱。

  夜的幻影来访时,

  她坐在他身旁,

  用松软的泥土将悲伤掩埋。

  这里开出的花朵,

  散发出馥郁的芳香。

  离开这个地方时,

  先生写在大地上的“孝”字。

  蔡玉卿铭记于心,

  人之为孝天经地义。

  一缕炊烟接走了暮色,

  也把温暖的记忆,

  用宽容梳理,

  过去的时光,

  相互的倾听及树枝投下的影子,

  全都留在彼此的心里。

  “盈盈二八东邻女,

  翠鬓云鬟轻罗苎。

  结伴姗来采莲花,

  莲花池畔清溽暑。

  微风拂拂扬霞裙,

  兰心寂寂浑延伫。

  却恨谁家轻薄儿,

  痴婢荡桨笑与语。

  举袖障面向荷丛,

  绿盖油油藏深处。

  水姿皎洁花见怜,

  花怜薄媚香容与。

  陈王老去少知音,

  洛浦神人在何许。

  女心只期养双亲,

  不羡当年金屋贮。”①

  东邻周蕙芳美而志洁采莲

  曲阳池,诗记之。

  日以继夜挑灯学习,

  蔡玉卿的学问大有长进。

  位于闽地东南隅的漳州,

  处在海洋文明的框架里,

  山脉、水系、海岸、港湾,

  塑造了具有太平洋

  视野的漳州历史。

  河流规划出文明的走向,

  “闽在海中”喻示了远古

  时期福建发生的地理变化。

  海峡两岸被波涛冲刷成

  优美的弧线,如同一双紧紧

  相拥的臂膀。漳州安详

  地躺在双环臂的西边。

  蜿蜒曲折的海岸线,

  塑造出幽深的岛屿和港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个世纪后的今天,

  当我们回顾大航海时代,

  黄道周先生的胸怀与气魄,

  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铜山、漳浦、镇海古城

  依然坚守在岁月的长河里,

  成为我凭吊最佳的依托。

①见载于《蔡夫人未刊稿》。

来源:龙文报、龙文新闻网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洪婷婷

欢迎在漳州微信矩阵、今日头条上做品牌宣传,开业广告,产品推广,各种活动直播等,18359614989( 微信同号,请备注“推广”)

五律闲吟的诗意(闺阁铁汉蔡玉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