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我们前面讲了这么多内容,又是笔又是段的,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一件事:定义最小级别中枢换句话说,把最小级别中枢从“三笔相同价格的交易”这样的定义,转变成我们人类可以直观看明白和分析的几何结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缠论中的线段比的详细教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缠论中的线段比的详细教程(大白话讲缠论9-笔和线段的意义)

缠论中的线段比的详细教程

书接上回。。。。。。

我们前面讲了这么多内容,又是笔又是段的,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解决一件事:定义最小级别中枢!换句话说,把最小级别中枢从“三笔相同价格的交易”这样的定义,转变成我们人类可以直观看明白和分析的几何结构。

我们现在从头来捋一捋:

首先,我们是想赚钱,赚钱就要搞清楚价格波动的秘密,要搞清楚价格波动的秘密 ,前提是能先对价格波动做最科学的描述,缠论的形态学就是干这事儿的。

价格波动的原始数据是一笔笔的成交记录,可以规定三笔价格相同的交易,就是最最小的中枢。但问题是一笔笔的成交记录不直观,人没法分析。咋办?

用K线图,将一串数据转化成平面图形,虽然有失真,但人可以分析了。平时用的最小的K线图周期是1分钟,那就在1分钟图里定义最小中枢。可以定义1分钟图里三根K线重合的区域就是最小中枢。

但问题又来了,中枢数量太多,人反应不过来。有两个解决办法:1. 把K线图周期调大(问题是失真更严重) 2. 设计出笔、段等结构,代替K线

笔和线段就是一系列K线的组合,能消除噪音,增加稳定性,而且不失真,用来作为最小周期图里的最小级别中枢的基本构件。

这里反反复复强调了最小周期,最小级别, 请大家记住一个结论:

笔和线段,只有在最小周期的K线图里才有意义

有人可能会问:缠师经常在日线,周线甚至月线图里画笔和段呢,为啥到你这里就变成只有在最小周期的K线图里才有意义?

没错,因为我们只有在最小周期图里才用笔和线段作为中枢的基本构件,其他级别的中枢的基本构件,就变成次级别走势了。次级别走势和大周期图里的线段并不是完全等价的,缠师之所以在日线、周线、月线图里画笔段,实际上是将次级别走势看做本周期图里的一段,但并不是说,本周期图里的一个线段,必然是一个次级别走势。

我被问过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日线图里一段必然是30分级别走势吗?理解了上面这段话,就可以知道,不必然,一个30分级别走势只是在日线图里可以被看做一段而已。这段话,一定要好好品品,否则就会陷入到笔和线段的泥潭中了。

另外,我还有个观点:在大周期图里没必要严格划分笔和线段!这是因为大周期图里,K线的失真程度更大,这时候还严格划分笔和段就是本末倒置了,因为有很多情况是大周期图里严格看不是一笔,但在小一个周期的图里看,却是一段,你说这时候以那个为准?

所以,大周期图里严格划分笔和段没有意义,笔和段只有在最小周期K线图里才有严格划分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