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著名的诗人。

毛主席的诗词,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洋溢着革命者的豪情壮志和浪漫情怀。其中,也还有一些悼亡致哀的诗词,读来感人肺腑。今天。我们来赏析毛主席的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从中来领悟一代伟人的细腻感情以及对生死的看法。

其实,大多数初读《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都会有几个疑问,比如,李淑一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专门给她写一首词?开篇第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骄杨”中的“杨”明明就是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为什么不用“娇”而要用“骄”?词中的“君失柳”,“柳”指的是何人?

杨玉环与柳如是(答李淑一骄杨)(1)

我想,只有把这些问题都理清楚了,才能真正读懂这一首词,读懂毛主席在细腻的感情背后所隐藏的伟人的家国情怀。

一、杨开慧是李淑一的闺蜜,还是她的“红娘”

杨开慧烈士,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这里不赘述。但很少有人知道,李淑一是杨开慧烈士的同学和闺蜜。

李淑一与杨开慧同岁,于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白箬铺镇桃林村,是书香门第,1997年逝世。李淑一上中学时与杨开慧是同学,并结为好友。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婚之后,将柳直荀介绍给了李淑一,1925年,柳、李二人结婚,所以,杨开慧是他们的“红娘”。

那么,杨开慧又是如何认识柳直荀的呢?根据对毛主席和柳直荀的简历可以判断,柳直荀1912年考入长沙广益中学,结识了何叔衡、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杨开慧与毛主席1920年结婚之后,就通过毛主席认识并熟悉了柳直荀,然后将柳直荀介绍给了自己的同学、闺蜜李淑一。1925年,李淑一与柳直荀结婚。

杨玉环与柳如是(答李淑一骄杨)(2)

二、“骄”“娇”背后,是一代伟人对妻子的怀念与敬仰

稍稍跳开一下,来讲讲“骄”“娇”二字。按照常理,对妻子一般都会用“娇”字,所谓“娇妻”嘛。而杨开慧烈士本身出自于书香世家,知书达理,也确实是一个弱女子,用““娇”肯定更加合适。但惯于炼字的毛主席,为什么在词中说“我失骄杨”而不说“我失娇杨”呢?

这还得从杨开慧烈士的生平说起。众所周知,杨开慧是早期的共产党员(1922年入党),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大革命失败之后,毛主席前往湘赣边界组织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敌人想通过杨开慧抓住毛主席,要她公开宣布与毛主席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坚定地说,“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牺牲我小,成功我大”。当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9岁!

这样一名娇滴滴的弱女子,其内心之强大,革命理想意志之坚定,有哪里有丝毫“娇”气呢?而“骄”的本义是“马背拱起”,隐含着“高大雄壮”的含义。所以,这里的“骄”暗含对比,用艺术的手法,形象写出了杨开慧烈士精神之崇高,人格之伟岸。

根据史料记载,这一首词中,原作本为“我失杨花君失柳”,诗人在草写时,灵感突发,将“杨花”改为了“骄杨”,并特别解释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一个“骄”字,瞬间让悲哀化作了敬仰!如果用“娇”字,就没有了这样深刻的含义,俗了!

杨玉环与柳如是(答李淑一骄杨)(3)

三、柳直荀是李淑一的丈夫,可惜英年早逝

“我失骄杨君失柳”中的“柳”,指的就是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

据百科介绍,柳直荀,189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中兰村,其父柳午亭学贯东西,曾执教日本陆军士官大学。柳直荀1912年考入长沙广益中学,后考入雅礼大学预科,在此结识了进步人士杨昌济(毛主席的岳父,杨开慧的父亲),以及毛泽东、何叔衡、张昆弟等人,在毛泽东等人影响下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1920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2月,经何叔衡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过南昌起义,组建了洪湖独立团,著名的洪湖赤卫队,就是其中的武装之一。1932年,因肃反扩大化被错杀,时年34岁。1945年4月,中共中央给柳直荀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玉环与柳如是(答李淑一骄杨)(4)

四、答李淑一,是革命战友对革命遗孀的慰藉

毛主席会专门给李淑一写一首词,而“答李淑一”,说明李淑一先给毛主席写了诗词或者信之后,毛主席回赠的。确实,身为共和国领袖的毛泽东,在繁忙的国事之余,并没有忘记那些早年和他并肩战斗而牺牲的烈士们。1957年5月,他给李淑一写信,请她代为祭奠柳直荀烈士。

李淑一接到毛主席的这封信后,即将她1933年夏夜梦中见到丈夫衣带褴褛,血渍斑斑,大哭而醒,连夜写下的《菩萨蛮•惊梦》一词寄给毛主席。全词如下: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接到李淑一的《菩萨蛮•惊梦》,1957年5月11日,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以寄托他对杨开慧和柳直荀的哀思。

在这里,我们就会发现,“我失骄杨君失柳”中的“杨柳”二人,皆为我党的革命烈士,“我”失去了拥有高远理想的妻子杨开慧,你失去了爱你一生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我们的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对你的悲痛,我完全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这一首词,既是寄托自己对爱人的哀思,是一首悼亡词,又是一首慰藉词,希望李淑一从对爱人的思念之中,振作起来。

所以,在“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沉郁之后,马上就是一句“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意境深远,格调为之一变,“杨柳二位烈士的英魂轻轻飘向深广的长空”。

然后,词人借此展开丰富的想象,“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烈士的英魂飘到皎洁的月亮上,还询问吴刚天上有什么? 吴刚捧出了月宫特有的桂花酒。特别是月宫仙女,寂寞的嫦娥看到烈士的英魂,也喜笑颜开,舒展起宽大的衣袖, 在万里青天为他们翩翩起舞。

背后的意思其实就是宽慰李淑一,你不必为烈士悲伤焦虑,也不必过于思念怀想,为国为民的烈士,不论在人间还是天堂,都会受到无比的尊崇。

前面6句,一句悲伤,5句浪漫,而这一首词的最后两句“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悲喜交集,感情喷薄而出,忽然听到凡间传来的捷报,两位烈士的忠魂激动泪流,天地有感而人间大雨倾盆。

看起来是词人想象两位烈士听说革命胜利之后,留下的激动之泪,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感念烈士们的英勇付出而流出的感激之泪、思念之泪呢?

总之,这一首词,景象雄浑苍茫的,既有细腻的悼亡之情,更有乐天达观、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可以带领人们走进让人心驰神的优美的意境!

确实,作为毛主席,一家人中,6位革命烈士,还有他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大儿子毛岸英,可谓满门忠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而作为烈士的家属,面对至亲的离去,痛苦与思念纠缠,也需要我们活着的人,多一些慰藉、关怀。

现在,全党都在开展党史学习,学思想也要学精神,更要把这种精神,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是对烈士最好的悼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