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用一生创立了“梅派”艺术,梅葆玖用一生传承了“梅派”艺术。

为京剧奉献一生,我的生命就是完美的、幸福的,死而无憾。

创造是伟大的,传承是不易的,几代人的无私奉献,让中国的京剧艺术走向辉煌。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

可传承两字何来轻松,梅葆玖用55年投身事业,热爱坚守的背后离不开妻子林丽源的默默守候。

他们少时因戏结缘,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不离不弃,相伴终老。

“我爱你,便也热爱你的事业,为之奋斗在所不辞。”

夫妻二人将所有心血倾注梅派,一生无子,将所有的爱都给了事业。

让我们一同走进艺术大师梅葆玖的人生,了解他与京剧的故事。

临危受命,挂帅出征

1934年,40岁的梅兰芳迎来了他的小儿子,为其取名“葆玖”,意为长长久久,幸福安康。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2)

童年梅葆玖

出生于梨园世家的葆玖自然跟着父亲学起了京剧,但他的京剧才华并不突出。

9个兄弟姐妹中葆玖的三哥是最出众的。

他嗓音清亮,身体柔韧,是一个学男旦的好苗子。

梅兰芳便把老三作为传承人来培养。

可命运弄人,老三8岁时得了白喉,小小年纪就走了。

余下的孩子中又有4人相继早夭。孩子们的离世让梅兰芳悲痛万分,但他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他需要重新确定梅派的传承人。

男旦是梅派的特色,而男旦需要从小练起。

葆玖的两个哥哥已经错过了学习唱男旦的最好的年龄,,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所有的希望放在小儿子梅葆玖身上。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3)

梅葆玖与父亲梅兰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吃唱戏这口饭,一颗汗珠落地摔八瓣。

葆玖天资并不出色,学京剧需要下苦功夫。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唱、念、做、打各项基本功夫一项不能落下。

分别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团清浊、五音四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技巧。

既要会韵律化的“韵白”,又要掌握接近生活语言的“散白”,将戏曲念白与唱相结合。

练腰、腿、手、臂、头、颈上的基本功,手、眼、身、步的多种程式同样是每天的必修课。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4)

梅兰芳夫妇和梅葆玖

梅兰芳不仅为父更为师。

在授课过程中,一旦发现葆玖有什么错误,他就会一改往日慈父形象,严肃对待。

直到葆玖自己悟出来并且改正,他才会让其休息。

经过3年的勤学苦练,13岁的葆玖首次登台,表演了《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

“呀!王法条条不容情。走上前说两句知心话,看他知情不知情:玉堂春好比花中蕊……”

尽管声音稍显稚嫩,但镇定自若的神态、柔美的身段、清冽的唱腔。

还是让小葆玖赢得了满堂喝彩。

梅兰芳骄傲地在台下为儿子鼓掌,他的心定了,因为这样的葆玖够格传承梅派艺术。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5)

梅兰芳先生指点梅葆玖

之后,梅兰芳请来更多的名师一起教授儿子,葆玖也不负众望越唱越好。

经过5年的打磨,18岁的葆玖开始与父同台演出。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生挚爱林丽源。

林丽源出身于四川富商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与梅葆玖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因为是梅葆玖的资深戏迷,两人因戏结缘。

“先生那句‘我不领兵谁领兵,我不挂帅谁挂帅’霸气威武,百听不腻……”

偷偷来到后台将心里的夸赞一股脑说出来。

林丽源也因此与梅葆玖一见如故,之后一直与其保持着书信联系。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6)

梅葆玖与林丽源

从唱腔聊到步法,从京剧聊到昆曲,两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梅葆玖发现林丽源是真的热爱戏曲,也是真的欣赏自己。

通过互通书信的了解,年轻的男子对聪颖智慧,文静端庄的女子慢慢生出了别样的情愫。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觅蹊径。

认清楚了自己的心,梅葆玖当即向林丽源表达了他的感情。

女孩惊喜地答应了她所倾慕之人的告白。

那时的爱情简单而坚定。

很长一段时间,林丽源跟着梅葆玖的脚步全国各地四处走。

一个在台上唱,另一个在台下如痴如醉地听。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7)

林家母亲发现闺女一有时间就四处跑,便询问她原因。

林丽源这才将自己与梅葆玖之间的感情如数告知。

林家家教森严,母亲对于女儿的隐瞒很不满意,便不准女儿再出门。

林丽源无奈之下只好给梅葆玖写信。

得知这一情况的梅葆玖立即带着聘礼前往林家,先道歉,后请求,诚意满满。

梅葆玖出生于有名的艺术之家,对林丽源也是真心实意,于是林家二老并未多过为难。

1959年,25岁的梅葆玖在家人的祝福下与林丽源喜结连理。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8)

苦难过后,从头再来

婚后夫妻俩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着梅派事业。

事业有成,爱情甜蜜,梅葆玖的生活幸福美满。

可1961年,梅兰芳突发心脏病去世。

27岁的梅葆玖只感觉天塌了下来。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他对未来充满迷茫。

葬礼上,来祭奠梅老的人很多,梅葆玖和他的哥哥姐姐痛哭不止。

老戏迷们也泪流满面,表达着深深的哀悼。

林丽源默默牵起丈夫的手,小声在他的耳边说:“爸走了,我还在你身边,坚持住。

在妻子的安慰持下,梅葆玖渐渐振作起来,慢慢开始经营戏曲事业。

梅派也才渐渐恢复了往日生机。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9)

可好景不长,1966年开始,从事文艺工作的一批人被推入至暗时代。

作为梅派传承人的梅葆玖也没有逃过这一劫,他被迫停止了一切工作。

每天都要接受他人的“教育”,直到梅葆玖承认“男旦的存在是异常现象”才能回家。

梅葆玖在日复一日的精神折磨下还是倒下了。

林丽源生性乐观,宽慰丈夫说:“一切都会慢慢变好,我俩在一起,有什么事情挺不过。

妻子每天给丈夫做饭,时常与他谈心。

在妻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梅葆玖的情绪才慢慢平稳下来,身体也有了好转。

尽管那段日子每一天都是折磨,夫妻俩相濡以沫,总算艰难地挺了过去。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0)

经过那段时间的苦难,各种艺术行业刚刚恢复发展。

梅派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需要重新组建戏曲团队,二是需要全国演出进行宣传吸引人气。

经历了这么多的梅葆玖早已不再迷茫。

他下定决心重振梅派,组建梅兰芳京剧团。

年过40,他更加明白了传承的意义与责任,也坚信梅派是瑰宝,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剧团成立初期,资金困难,林丽源将从事商业的多年积蓄全部拿出,以解燃眉之急。

“葆玖,拿去用吧,你的事业就是我的事业。”

梅葆玖在全地各地演出,妻子就紧紧跟随,为他收拾行李,照顾起居。

每当他满头大汗地下台,妻子都会拿着外衣迎上去为丈夫擦去汗水。

一场又一场,就算台下只有几个观众,也认真地唱完。

夫妻俩坚持之下,梅兰芳京剧团终于慢慢迈上正轨。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1)

舞台上梅葆玖

1981年,梅葆玖前往北京参加纪念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演出,连唱3天。

千头万绪的情融入了一句句的唱词中。

梅葆玖的每一声每一句,都唱着对父亲的思念,唱着这些年发展梅派的不容易,唱着对妻子的感谢。

台下的林丽源看着丈夫不似当年,47岁的他鬓间早已生出丝丝白发。

想起初遇之时,也是丈夫在台上,自己在台下,她不禁热泪盈眶。

记者将话筒递给林丽源,她激动地说:“葆玖你看,我们做到了。”梅葆玖热泪盈眶,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妻子一直站在自己的身后不离不弃,而自己却从未为妻子做些什么,他这辈子终究亏欠了妻子很多很多。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2)

推陈出新,为国争光

之后,梅葆玖与妻子全心全意投入事业。

为了更好地发展梅派,梅葆玖想培养更多的后继人。

“老人一走把所有东西都带走了,底下没有人,我们把京剧教给谁。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演出,而是把我们学到的东西抓紧时间传承给年轻人。”

可年轻孩子大多不了解京剧,也没有现场听过京剧。

梅葆玖就带着团队走进学校,走进年轻人,进行义务演出。

孩子愿意学,他就会尽心竭力得去教。

越来越多的孩子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开始学习京剧。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3)

梅葆玖与李胜素

梅葆玖一生共有弟子49人,其中魏海敏、董圆圆、李胜素3人成就较高,胡文阁是唯一的男旦。

魏海敏将京剧的发展当做自己的使命,多年来一只坚持以古典戏剧为基础,进行创新。

出演了《欲望城国》《楼兰女》等一系列莎士比亚剧作改编的剧目,给京剧界带来震撼。

李胜素,被称为“京剧界第一美人”,是国家京剧院的头牌,也是“最美青衣”。

2004年,她前往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京剧,以珠圆玉润的唱腔、雍容华贵的表演彻底征服了海外观众。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4)

胡文阁作为梅派唯一男旦传人,将众多经典角色重新塑造,从老师梅葆玖手中接过“贵妃醉酒扇”,将梅派艺术延续至下一代。

桃李满天下,梅葆玖十分欣慰。

他曾坦言:“虽然胡文阁是硕果仅存的男旦,但是大环境的原因,我并不怨天尤人,我培养了40多人,让梅派艺术后继有人,也算无愧于天国的父亲。”

梅葆玖对京剧的贡献还在于他对传统京剧形式的创新。

传统文化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梅葆玖曾在采访中说:“任何事物不往前发展是不行的,艺术需要革新。京剧发展只有‘旧中见新,新中有根’才能延续辉煌。”

为了给京剧注入新的血液,他一直在考虑将新的元素融入京剧。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5)

2000年末,梅玖葆对一位上海市的老领导说:“父亲的《太真外传》唱腔非常好,但由于剧本和舞美等原因没有完整流传下来,这一只是他生前的遗憾。”

老领导了解情况后,当即把这项任务交给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和文新报业集团。

梅玖葆与工作人员一起探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交响乐元素融入京剧演出,编排交响京剧《大唐贵妃》。

剧本初稿出来后,梅玖葆逐字逐句地推敲每一句唱词,反复哼唱,协调腔词和平仄。

经过反复推敲,剧本基本定型。

梅玖葆带领剧团成员共同排练,几个月后表演终于成型。

2001年,京剧《大唐贵妃》在上海首演,震惊四座,《梨花颂》更是广为流传。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6)

梅葆玖对于《大唐贵妃》寄予了很大希望。

他期盼这部作品能够走向世界,走向国际。

因为《大唐贵妃》代表着他对梅兰芳“移步不换形”理念的应用,是对父亲创作的推陈出新。

除了对父亲的作品进行再次创作,梅葆玖还将梅派艺术带向了世界。

他高龄出访美国、俄国和日本。

出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经典作品,让京剧之美走向国际。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国争光。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7)

坚守一生,安静离去

梅葆玖用一生将传承梅派,将京剧发扬光大,唯一的遗憾,是一生无子。

“遇见妻子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有她在我身边我已经很知足了。只是我对不起她,忙于事业,未与她孕育一个孩子。”

妻子一直喜欢猫,但因为梅葆玖气管不好,所以一直未养。

梅葆玖常常在外收养小猫。

每次将小猫带回家,林丽源就会冷着脸说自己讨厌猫毛。

男人只是笑了笑应了声:“我喜欢,小家伙们挺可怜的。”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8)

梅葆玖先生和他的猫

之后,梅葆玖经常看到妻子坐在沙发上抱着小猫,妻子的怀里再没有空过。

丈夫也不说破,只是带回了的小猫越来越多,足足有20来只。

小猫们环绕身侧,也缓解了他们老来无子的寂寞。

后来梅葆玖气管炎加重,他们也没有抛弃小猫。

小猫们早已成为他与妻子的精神慰藉,如同孩子一般。

晚年的时光里,梅葆玖仍旧坚持着戏曲事业,常常给学生们说课。

他与妻子本该开心顺遂地颐养天年。

却因为横空出世的李玉刚,说出了“我誓不原谅他”的话。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19)

没怎么学过戏曲的李玉刚凭借国风反串歌曲《新贵妃醉酒》大火,从而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但在名气提高的同时,他默认粉丝大肆宣传“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口号。

更是在节目生声称自己代表梅派。对于这种说法,很多京剧艺术家都气愤难当。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20)

梅葆玖先生与他辩驳:“不允许任何人打着父亲的名号进行炒作。男旦是纯碎的艺术,不应该掺杂任何杂质,被玷污。

而李玉刚却认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新世纪没有一个男旦比他更红”。

也是因为李玉刚的大言不惭,梅葆玖直至去世都没有原谅他。

梅派艺术在他的心中无比神圣,不能成为炒作的工具。

对李玉刚的怒火,是梅玖葆先生对梅派艺术的坚持。

2016年的某一天,梅葆玖如往常一样和妻子前往一家饭店用餐。

吃饭途中,他前往卫生间,可仅仅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梅葆玖因为突发支气管痉挛晕倒了。

林丽源立刻拨打了120,她紧紧握住丈夫的手:“葆玖,你不要吓我。

一路上妻子反复重复着这句话。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21)

梅葆玖夫妇

即使送医及时,悲剧还是发生了,梅葆玖陷入深度昏迷。

听到这一消息,林丽源跌坐在地,赶来的徒弟们赶忙扶起师母。

劝慰她一定坚持,等到师父痊愈。

可经过抢救,梅葆玖已经有90%脑死亡,只能靠仪器维持生命。

林丽源看到病床上紧闭双眼的梅葆玖,她捶打着自胸口嘴里不停念叨:“全是因为我,如果当时我能跟过去,如果我带了氧气瓶,他就不会变成这样。”

徒弟们怕师母悲伤过度,都在一旁阻拦,却怎么也劝不住。

提到梅葆玖看见她这样会很伤心时,林丽源才渐渐冷静。

梅葆玖昏迷的那段时间,林丽源就坐在一旁和他说话。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22)

晚年林丽源

一次,她将《梨花颂》放给丈夫听,梅葆玖的仪器竟然有了波动,她激动地喊医生前来,可很快丈夫的仪器恢复了平静。

一个月后,奇迹还是没有发生,梅葆玖安静地在妻子的陪伴下离开了人世。

后来,妻子将猫咪和剧团都照顾得很好,于5年后,与丈夫在天国相遇。

梅葆玖先生的一生无疑是精彩的,他为京剧奉献一生,与妻子相伴到老。

梅葆玖的夫妻们(与梅葆玖恩爱一生)(23)

梅葆玖

“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穆桂英挂帅》

他为梅派艺术战斗一生。

“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梨花颂》

他与林丽源相伴终老。

活得充实,爱得强烈,梅葆玖的一生值得尊敬!

,